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碳金融方面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我国碳金融碳金融机制策略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碳金融及经济发展及金融市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碳金融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温室气体减排的金融活动,碳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碳金融发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
关 键 词: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
中国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9)10-0026-04
碳金融就是与碳有关系的金融活动,也可以叫碳融资,大体上可以说是环保项目投融资的代名词,也可以简单地把碳金融看成对碳物质的买卖.说得通俗一点,即企业若拥有节能减排项目,可向银行申请专项贷款,该贷款不需要企业的固定资产抵押,而是按照该企业节能项目的减排量进行授信.“碳金融”业务主要涉及碳卖家(项目业主,核证减排量出售方)、碳买家(碳基金、国际金融机构等,核证减排量购买方)和碳减排收入的国家收费管理
关于碳金融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一、碳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主要功能
碳金融发展的基础是全球碳市场,这个市场由两个不同但又相关的交易系统组成:一种是以配额为基础的交易.在欧盟、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和英国等排放交易市场创造的碳排放许可权:另一种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减排量交易,通过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行以及其他减排义务获得的减排信用交易额.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规模显著增长,2007年达到640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的6倍,碳市场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碳金融包含了市场、机构、产品和服务等要素.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灾害管理三重目标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其主要功能有:
该文地址 http://www.sxsky.net/guanli/00417397.html
第一,减排的成本收益转化功能.碳排放具有外部性,其影响不易直接在市场交易的成本和价格上体现.碳交易发挥了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作用,使碳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治理污染成本.在碳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具有商品属性,其价格信号功能引导经济主体把碳排放成本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促使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随着碳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碳货币化程度提高,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积极有效的碳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碳成本向碳收益转化的有效手段.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碳金融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电大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5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第二,能源链转型的资金融通功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能源链差异很大,对减排目标约束的适应能力也不同.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一国经济发展对碳素能源的过度依赖,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快清洁能源、减排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等多元化融资方式具有动员金融资源、促进可持续能源发展的能力,有利于改变能源消费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惯性,使能源链从高碳环节向低碳环节转移.
第三,气候风险管理和转移功能.气候变化增加了天气的不确定性,使气象灾害增加.不同产业受到的影响和适应能力有所不同,但大部分都要通过金融市场这个载体来转移和分散气候风险.1997年以来,天气衍生品和巨灾债券市场成为金融市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新增长极.能源产业利用天气期权等天气衍生品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农业则通过天气指数及相关的保险产品,把天气风险转嫁给有风险吸纳能力的交易者.巨灾债券发挥了资本市场对灾害损失的经济补偿和转移分担功能,使风险从保险业向资本市场转移.
第四,国际贸易投资促进功能.碳交易特别是清洁发展机制在降低发达国家减排成本的同时,促进减排的资金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上的合作符合双方利益,为国际贸易投资和技术转移提供了便利.据世界银行估计,从2007年到2012年,清洁发展机制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大约40亿美元的资金,而这些资金一般会形成6倍到8倍的投资拉动效应.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及主要障碍
在2005年《京都议定书》框架机制的推动下,全球碳交易的配额市场和项目市场逐步形成,并出现了爆炸性增长.特别是随着前不久G8会议的召开,发达国家愿与其他国家一起至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并且发达国家排放总量届时应减少80%以上承诺的兑现,预计未来5年将是全球碳交易市场真正蓬勃发展的开端.对于中国而言,由于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碳交易及其衍生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我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居全球第二.据世界银行测算,全球二氧化碳交易需求量超过2亿吨,发达国家在2012年要完成50亿吨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其中一半要以CDM(清洁发展机制)的形式实现,可见CDM市场潜力之大.不过,尽管中国是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最有潜力的供给方.却仍不是定价方.由于碳排放权的“准金融属性”日益凸显.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碳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因此,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已经形成了碳交易货币.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碳金融大大推动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价值链分工.一国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甚至关键货币.通常遵循计价结算货币――储备货币――锚货币的基本路径.而与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的计价和结算绑定权往往是货币崛起的起点.碳交易权的计价结算与货币的绑定机制使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定价能力,这是全球金融的又一失衡.目前,欧元是碳现货和碳衍生品交易市场的主要计价结算货币,日元也正在摩拳擦掌,试图使日元、美元成为碳交易计价结算的第二货币.
金融机构的参与使得碳市场的容量扩大.流动性加强,市场也愈发透明;而一个迈向成熟的市场反过来又会吸引更多的企业、金融机构甚至私人投资者参与其中,且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二氧化碳排放权批发市场的日益壮大让私人投资者对二氧化碳排放权零售商品的兴趣也与日俱增.2006年10月,巴克莱资本率先推出了标准化的场外交易核证减排期货合同.2007年,荷兰银行与德国德雷斯顿银行都推出了追踪欧盟排碳配额期货的零售产品.除了单纯地进行配额交易和设计金融零售产品外,投资银行还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参与碳市场.2006年10月.摩根士丹利宣布投资30亿美元于碳市场;2007年3月,参股美国迈阿密的碳减排工程开发商,间接涉足了清洁发展机制的减排项目;8月成立碳银行,为企业减排提供咨询以及融资服务.气体排放管理已经成为欧洲金融服务行业中成长最为迅速的业务之一.对于发达国家的企业而言,尽管在发展中国家减排的成本要低于本国,但由于项目建设的周期长且审批手续繁复、项目初期的不确定性大,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碳资产的成品或是半成品,缩短资金投入周期.而对于基金而言,一方面,“碳资产”像传统风投或是私募所投的项目一样本身就能带来收益,另一方面,项目建成后能实现的减排量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给有需要的企业又能再次创造利润;因此当碳市场的流动性加强且价格波动趋予平稳之后,“碳资产”的双重收益模式自然赢得了基金的青睐.此外,“碳资产”的价值与传统的股票、债券市场几乎完全不相干,与非能源类的商品市场也关联甚微,基金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对冲传统投资的风险.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努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必将有大
关于碳金融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我国碳金融碳金融机制策略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