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基金方面论文开题报告,关于2016投资盘点?金融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基金及法律法规及市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基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钻石底
2012的股市纠结:
是不是该坚决抄底了?
I新闻回放I
2012年,当所有人都开始正视残酷的现实—牛市不再,熊市到来的时候,所有投资者都只能悲伤的问同一个问题:中国股市的底部在哪里?
在大众仍然没有摆脱做多的传统思维的束缚之下,坚定信念,恢复做多信心成了市场最重要的期盼.于是有市场专业人士开始在逆境之中呐喊:底部到了!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2012年因在其个人微博提出“2132点是A股‘钻石底’”言论而卷入舆论漩涡,并引发大面积热议,多空双方各执一词,战队明显.
这次,李大霄对了吗?
“李大霄这么坚持,就是因为对的次数多了,才会越来越胆大,越说越确定,最后成为这次炮轰的焦点”,对于“钻石底”引发的舆论风暴,一位资深投资者如是评价.
2012年,中国股市最低探至1949.46点.这让人有意思的1949,就有投资者认为,这是一个代表新生的吉祥数字.
李大霄年初提出了股市“钻石底”言论.当时给出的六大支持理由分别为:其一,外围市场的情况较预期略好,市场有望走出恐慌;其二,房价、CPI等去年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均已受控,此前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出现改善;其三,市场经过调整后的估值已与1664点时相近,投资价值突显;其四,“政策之手”将带来转机,包括汇金、社保等“国家队”的入市及近期研究的养老金入市等;其五,产业资本积极“抄底”,其增持规模连续两个月超过减持规模;六,此前唱空做空的外围资本近期大举买入中国股票ETF,转向做多中国股市.
2012年,一些现象,似乎在支持李大霄对于股市的判断.在后面大盘的一步步下跌中,沪深两市市盈率大幅下跌,并且出现银行股二级市场价格跌破净资产的现象,随后产业资本出手购买自家股票,首先就是宝钢股份通过二级市场市场回购自己公司股票,截至10月15日,公司已回购了2.17亿股自家股,占总股本的比例约为1.2%,累计动用资金9.98亿元,已达到了50亿上限额度的20%.
随后在10月31日,国电电力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国电集团10月30日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买入方式增持公司股份11,100,000股.
随后汇金也在10月份宣布将在未来6个月内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四大行股份,并于10月10日当日迅速买入了四大行股票共计1711万股
产业资本的增持往往被看作是股市底部的象征.投资者抄底不能看到具体点位,只要在一个合理的价值估值区间和同比于历史相近的低点位置,就不应该继续彷徨,以至于机会在犹豫中失去.当然,股市没有神,不可能步步精准,但你必须做出选择:要么提前布局,要么就是迟钝而踏空.
2012年,利空积累所爆发的能量是相当巨大的,对于仍在犹豫抄底的人来说,这种能量相当刺眼.2012年12月5日,沪深两市双双大涨,量能开始有效放大,并一直反弹站上60日均线;2012年12月14日周五,当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在平开之后就一路稳步向上,分时均线始终保持一个三十度角的斜向上走势.当日,沪市上涨89.15点至2150.63点,幅度达4.32%沪市上涨家数1010,下跌仅2家,深市上涨359.55点至8530.90点,上涨幅度4.40%,上涨1681家,下跌53家.申万23个一级行业指数全线上涨,涨幅居前的是金融服务、农林牧渔和建筑建材行业指数,其中金融服务行业指数大涨超过7%,涨幅最小的食品饮料也有2%以上的升幅.
在量能方面,上证指数为1.068亿手,这一量能创2012年3月14日以来的最大量,期间时间跨度刚好整整9个月,而2012年3月14日的天量却以大阴线收盘,导致大盘从此开始走上慢慢寻底之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记者在对比了2008大熊市的情况来看,这次行情的爆发跟2008颇有相似之处,一是前期利好不断,二是利好也都解读为利空,三是两市组多股票估值已经低于2008年,三是热钱和社保资金的介入,四是产业资本的大局增持自家股票,五是出现股价跌破净资产的现象.所以此轮投资者踏空的主要原因还是一个没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从而纠结于钻石底的舆论之中,而没有坚决地去抄底.
100万亿
危机与制度引发货币供应“倍增”
I新闻回放I
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94.48万亿元,同比增长13.9%,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9.69万亿元,同比增长5.5%,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2.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当月净投放现金924亿元.
记者做了个简单的推算,按照2012年11月份M2环比涨幅0.9%来计算,那么剩下的约6万亿将会在2013年的上半年发完,因此2013年中国M2突破100万亿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统计数据显示,在1990年以来的22年里,除了1994年、2007年之外,其他年份“变量”都是正值.以2009年为例,央行年初M2增速目标值是17%,而最终的结果却是27.7%.当年GDP增长8.7%,CPI下降0.7%,意味着“变量”激增了19.7%.
长达20多年“变量”和CPI的不断累计,使得2011年中国的M2/GDP的比值变大达到了181%,而美国的该比例只有86%.基于此数据,包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在内的学者认为,我国货币超发已经十分严重了.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年报》就曾提到:考虑到金融创新不断增多等因素加快了传统存款分流,现有M2统计较实际货币条件可能有所低估.这意味着:我们可能还要比公开的数据提前进入百万亿时代.
而在2008年年末,该数据还不过47.52万亿元,仅用4年便实现了“倍增”.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2008年就曾发文说:乱花钱必闯大祸.然而更令人关心的问题在于:中国的货币为什么在2008年之后爆发,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超发呢?
2008年,为了抵御金融危机对我国GDP可能造成的巨大波动,中央政府匆忙启动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让世界为之震惊,有舆论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凯恩斯主义的做法.然而,比较美国70年代的滞涨教训,我们知道,在全球开放的大背景下,在信用货币主导的市场环境下,凯恩斯的局限性和缺点越来越明显.
到了2009年,经过金融危机的调整,我国的货币存量按照当时汇率价格统计已超过10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货币存量与GDP的比重达到200%.
前国家统计局局长姚景源表示,改革开放的30年里,大型的通货膨胀出现了两次,一次是1988年,另一次是1994年,其共同特点就是货币的超量发行、经济过热和农业减产.因此,要控制通货膨胀,就必须在货币超量发行等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记者了解到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年末中央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中,中央一级财政其实只出了一万多亿,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地方政府配套和带动的资金约18万亿,这部分资金占了当年中国30万亿经济总量的16%,
另一方面,我们虽看到中央提的是财政刺激计划,但财政政策对中国的股市也好,货币也好,影响是一个等同于中长线的过程,而货币政策由于实质上对财政上的跟随性,其影响往往是短期的刺激性相当强.而在财政闯祸导致了流动性泛滥以后,货币政策又充当了做善后工作的灭火队.
货币政策是一项有力的经济调控工具,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离不开货币政策的调节.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科学合理,需要通过货币统计,获得全面的、真实的、科学的货币信息,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因此,与时俱进、博采众长、完善货币统计制度,做好货币统计工作,应该是下一步的重点.同时,应进一步彰显中国人民银行的央行作用,掌握更多独立的货币政策制定权执行权,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
在2012年,市场上,资本圈层就一直在说中央会再次进行大部制改革,很多人就关心到人民银行是否会真正从现有身份
基金方面论文范文集,与2016投资盘点?金融相关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