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经济效益审计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经济效益审计问题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经济效益审计及审计工作及审计监督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经济效益审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从经济效益审计的定义入手,认识了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公示交流促进经济效益审计及时地有效地综合地实施的可行性.探讨了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与建立专家信息库、引智工程制度化,从而在财政财务审计等审计工作中适当向经济效益审计延伸,实现审计监督的深化,推广经济效益审计.
[关 键 词]经济效益审计综合实施公示与比较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机构对被审单位有关经济效益方面的情况所实施的一种审计”.这是我国对经济效益审计的长期认识,我们将其归类为“种类论”.
经济效益审计从我国恢复审计以来就一直是审计种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经济效益审计实施得怎么样呢?从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看,经济效益审计在所有开展的审计工作中仅占不到百分之二的比重,远远低于美国占85%的水平.为什么我国经济效益审计是现在这样一种情况?这是值得系统研究的.
各国都将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设定在监督“节约、效率、效果”.因此经济效益审计也称为“三E”审计.“三E”是指“economy”、“efficiency”、“effect”.“经济”指尽量少花钱,也称“节约”.“效率”,指少投入多产出.“效果”指产出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好的效用,通俗地说就是把事情办好.加强经济效益审计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资产流失,防止贪污腐败,促进充分有效利用资源.这样的审计在政府审计中实施,简称为效益审计.但是把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一个审计种类来单独地开展是否切合实际?这是值得商榷的.
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一种审计单独实施有其先天性的欠缺.经济效益审计在我国被定义为一种审计,作为一种专门的审计工作而存在,看似没有什么值得怀疑,实际工作中进行专门的实施因而也被认为是十分正常的.我们在地方审计局的调查也证明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情况确是如此.审计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专门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效率是值得商榷的.审计的原始意义是查账.(陈荣法,审计手册,经济日报出版社,1986年3月版,369页)我们可以推理为经济效益审计也要审查账目.即经济效益审计不仅要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审核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各项资料、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而且必须以核对账目为基础.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组织对被审对象有关经济效益方面的情况所实施的审计监督.即是说经济效益审计仅仅是审计工作中刻意实施监督的一个方面,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任务单独地实施它,也可以根据需要、任务把它作为整体监督工作的一部分来综合实施.经济效益审计作为按审计内容划分的一个审计种类,在学习中单独认知有其必要性,甚至还可按其侧重点不同分为业务审计、管理审计等.但是,在实施中没有必要非得分开计划,分开实施.可见把经济效益审计孤立地看成一个审计种类,机械地单独地去实施,这在定义理解上有失准确性,在工作上是不可取的.因此,为了有效地指导工作,笔者认为,经济效益审计应该是审计机构对被审单位有关经济效益方面所实施的审计监督.从而避免机械地单独实施而给经济效益审计带来困扰.通过将经济效益审计纳入整个审计工作中,综合地实施的方式,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实现审计监督向深度发展,提高审计监督的威慑力.
二、经济效益审计实施的问题
我国审计工作中经济效益审计开展较少,基本处于初步偿试阶段,导致其形成这一情况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基本的认识问题,也有深层次的理论问题,还有具体程序中的问题.笔者将其整理为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1.经济效益审计单独地实施缺乏效率
经济效益审计被孤立地看成一个审计种类,单独地去实施不仅认识不准确,也是缺乏效率的.缺乏效率的审计工作在人力、物力既定的条件下必然难于大范围推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效益审计开展的难点主要在这方面.
现实中进行的许多审计工作都可以归为财政财务审计这一大类中.在财政财务审计中,对账簿资料的查证其实已经走到了再进一步就可以核实分析经济效益问题的边界了,对信息资料失真的追究也基本走到了再进一步就可以明确经济效益问题的边界了.
怎样写经济效益审计毕业论文
播放:39821次 评论:4802人
专门进行经济效益审计也必然涉及到查实账簿资料这一工作环节.只有对账簿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查实后,对节约、效率、效果所进行的分析认定才有意义.
除财经法纪审计以外的审计工作,其工作计划中没有必要不将经济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合并一起综合实施.经济效益审计不采用综合实施方式,既阻碍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也阻碍经济效益审计经常性地开展,也不符合审计本身就是对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节约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监督的基本原理.将经济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结合进行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审计监督应该是今后政府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
2.经济效益审计实施中准确把握理念的问题
经济效益审计被孤立地看成一个审计种类,单独地去实施不仅有基本定义的认识问题,还有审计理念不清楚的问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效益审计开展不理想也有这方面的认识原因.
经济效益审计在认识上的准确与否会影响到实施效果中来.审计中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的认定过程中,许多分析是与经济效益的判断交织在一起,不可完全截然分开.例如政府审计中广为开展的基本建设投资审计,如果仅就开支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方面进行审查,不分析项目的经济性,不分析项目的开支与效果是否合理,这样的分开就会有意无意地形成审计监督的缺口.如果谁执意要将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与节约性、效率性、效果性割裂开,其实就是不重视或否定真实性.
对经济信息真实性的任何回避,都将带来不可估量的问题温床.美国回避“真实和公允”,强调“公认”形成的安达信袒护安然的现象决非偶然,这与其长期的随意性处理风潮和理论上的会计艺术论有紧密联系.可见规范上的正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理论上的旗帜鲜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经济监督的审计,对经济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是理顺审计运行机制的关键.
3.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缺乏
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是实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发达国家有公共部门等的资金使用效益衡量指标体系.我国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的东西可供使用.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经济效益审计开展有难度,缺乏经济效益审计标准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建造一项工程,既有它的开支是否真实、正确、合理、有效,也有它建成后产生的效益是否合理或者其在社会范围内的效益是否及时、合理、有效.我们在这方面尚无切实可行的东西,其交流也比较欠缺.在没有形成适用的指标体系之前,对这方面的监督工作多少都会有所影响.这是我们应该逐步建立健全的.否则就有可能对效益审计的开展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给审计监督的效果造成冲击.
4.缺乏经济效益审计操作模式
2006年修改后的审计法中对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甚至于社会审计都有条款专门规定.但是依然对经济效益审计或政府审计中的效益审计没有具体条款的规定,这本身说明经济效益审计理论尚不成熟,缺乏现存操作模式.调查中也发现没有现存操作模式的困难阻碍着效益审计的开展.笔者发现基层审计工作者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方面比以前有了巨大的进步,目前正在尝试争取在经济效益审计方面取得突破.可见这是十分值得注意
经济效益审计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经济效益审计问题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