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指的是由全体师生共同建立和谐、轻松、热烈的教学氛围,促使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属于合作或协作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注意力分散、兴趣不高等现象,学生表示“数学课太枯燥”。在这种枯燥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参与度非常低,就会对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不利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重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具有乏味、枯燥等特点,课堂学习氛围比较沉闷,无法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感染作用,使学生逐渐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课堂的参与度比较低,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初中数学参与式教学,必须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例如,在讲“概率的简单应用”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的做法是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教学内容,然后进行例题分析,最后以练习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参与式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特点,以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提出问题:我们都喜欢中奖,而中奖又不能以我们自己的意志所决定,大家都将获奖与否归结为运气,其实就是概率,那么如果买饮料可以中奖,如何提高中奖的几率?这个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且会思考的一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在思考之后,学生热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学生各抒己见,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环境中,调动课堂学习氛围。这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参与式教学,必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参入学习活动,实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目标。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持续推进,对促进教育领域的发展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应该融入素质教育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在讲“概率的简单应用”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然后以问题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扔硬币的时候,是不是想扔到哪一面,就可以扔到哪一面?为什么?学生根据常识对问题做出了准确的回答。在学生通过问题融入课堂教学氛围之后,教师引入本单元研究的重点“概率”,引导学生对概率的计算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再次提出问题:扔硬币,扔出正面的概率是多少?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硬币扔出正面的概率是50%,原因是由于硬币有正面和反面两面。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问题探索中提高学习能力,而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素质教育要求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参与式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三、合理进行分工,提高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参与式教学,要想让学生在合作和协作学习模式下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就必须对合作中的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例如,在讲“数据的集中程度”时,数列中涉及的数据比较多,为了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由一个学生找出数列中的中位数,一个学生找出众数,一个学生计算出数列的平均数。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准确、迅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从而提高整个小组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进行参与式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提高合作或协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总之,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