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观念中,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为被学习者,教学方式太过于古板,观念老套,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师设定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兴趣度不高。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改的理念下,灌输新的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
1.1倡导师生互动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师生互动教学法的实施,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能增强学生的分析、解决能力。首先,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其次,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然后开展小组式的交流讨论,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认识钟表》一课中,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开展认钟表交流活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然后讲解钟表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再引出时间的概念和对时间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珍惜时间的认知;再将多钟表数值运算的题目列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正确答案由每组小组长上讲台填写出来,运算完毕后,再由师生间共同分析运算过程,相互交流。课尾,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分。师生互动教学法以交流为教学主导,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1.2借助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
多媒体教学是相对新颖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扩大教学内容范围,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该教学方法是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屏幕上,利用信息化技术收集教学外的数学信息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宽阔的学习空间。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教学目标。比如在《位置与方向》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不同的位置与方向呈现在学生的视角中,然后对学生提问,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方向表述出来,使学生明确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还可以利用位置与方向展开学生未来方向和人生规划的探讨,确立学生的人生主体地位,然后再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位置与方向延伸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
1.3巧用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
实践性教学是通过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而进行的一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2]。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倡导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在《面积》这一课中,首先,教师通过列出相关的面积题目,然后安排小组,要求分别测量出课本、笔盒、课桌等的数值,计算出面积,数值要绝对准确,计算方法由学生联想所学知识计算出来;另外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需要重点讲解,特别是在差值上,应端正学生的混淆问题。实践性教学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和想象,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2.结语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同时也为生活而服务,是一门实物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借助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从而优化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