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经贸论坛国别合作的战略重点背景探讨_贸易经济论文

时间:2021-06-03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很多领域的经贸合作,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突出的互补性,在世纪之交双方往来已迈开成功步伐,形成平等互利、双向投资、形式多样的良好态势。这种互利合作建立在互有需求的共同利益基础上,在新世纪“中阿经贸合作论坛”成立等因素的推动下,战略意义深远,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中国;阿拉伯;合作
阿拉伯世界是一个拥有22个国家,1426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3.39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群体。中国视发展中国家为外交的基石和战略依托,所以十分重视加强和发展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自1956年5月同埃及建交起至1990年7月同沙特建交止,中国同22个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阿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2004年9月随着中阿经贸论坛的举行,“中阿合作论坛”将经贸、投资、能源、教育、文化、新闻、人力资源、科技、医疗卫生和环境等诸多领域均纳入其发展框架内,遂成为中阿合作的总纲。同年7月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合作,六国财长集体访华,中国与“海合会”签订了《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为双方的长期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刚刚过去的2010年,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举行,银川也成为中国政府承办“中阿经贸论坛”的永久地点。
目前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都在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改革国企和金融市场是中阿面临的共同任务。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和经验颇有兴趣,而阿拉伯国家在能源、金融、税收和出口管制等方面也有不少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因此,双方应该也能够通过不同方式加强交流。扩大经贸合作,中阿双方应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双方在更广泛领域里进行更高层次上的合作。目前,中阿贸易仅占阿拉伯国家进出口总额7800亿美元的5%,未来仍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为中阿继续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从目前和长远来看中阿经贸合作的重点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贸易领域。自上世纪70年代中阿贸易仅仅几千万美元,到2004年中阿贸易激增至367.1亿美元。海合会六国已成为中国在全球第8大贸易伙伴和第9大进口来源地。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情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xml:namespace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1994

1996

1997

2002

2003

2004

2007

2008

2009

数额

38.07

57.8

92.3

1775

254.3

367.1

864

1328

1082

(二)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上世纪80年代,中东是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与中东的合作占中国对外合作的65%;在工程承包方面,至2004年底,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累计签订了承包工程合同210美元,完成营业额135亿美元;到2010年上半年累计完成营业额700亿美元;据统计,在阿拉伯国家的中国工程技术和劳务人员达7万多人。在承包工程中,我国大多数公司工作规范,重合同,守信用,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并注意以经营所得回馈当地社会,影响比较好。从另一个方面讲,阿方有的国家接受投资和承包项目的政策法规还不规范,变化较多也是要注意的问题。同时我国企业的业务范围从城建住宅、道路和桥梁项目,拓展到通讯、电力、油田开发、石化,交通和农业等更广阔的领域。
(三)资本市场合作。目前海湾阿拉伯国家是世界上拥有外汇游资最多的地区,具有巨大的融资市场和投资市场。但是自9.11事件后,由于美国反恐扩大化的影响,海湾阿拉伯国家逐步撤回了在美国的资金,这笔资金至少在3000亿美元以上。近年来的世界油价暴涨,海湾产油国获得了大约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和游资除了少量的在阿拉伯国家内部投资消化外,大量资金亟须寻求投资市场。而中国是当今世界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第一大投资市场,因此中阿间的投融资合作具有巨大互补性和广阔的合作空间。
(五)市场合作。众所周知,中国和阿拉伯世界都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商品生产与消费市场,双方在这两大市场的合作方面潜力巨大。根据国际投资署发表的报告,自2004年开始,阿联酋的迪拜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转口贸易中心。中国销往中东阿拉伯世界的各类商品,绝大部分是通过迪拜中转贸易的,中国从阿拉伯国家,尤其是从海湾国家进口的非石油类商品,也主要通过这里交易中转。同时近年来,中阿双方的有识之士都强烈呼吁再铺中阿经贸丝绸之路。此外,中东阿拉伯世界也是中国劳务输出最早、规模最大的地区,双方在人力资源市场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
(六)能源合作。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无庸讳言,目前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能源瓶颈”的障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能耗国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虽然中国的能源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属于中等水平,但人均占有量低。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人均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2.1%,天然气占0.85%;9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79%,原油消费年均增加5.77%,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近十年来我国石油供应缺口迅速扩大,石油对外依赖度不断上升。1993年净进口石油893万吨,2004年原油进口达1.228亿吨,原油对外进口依赖度已达41.2%;石油净进口总量高达1.515亿吨,在约3.1亿吨石油总消费量中,进口依赖度已达48.87%。具体见下表:
1992-2004年中国从中东、北非原油进口量(单位万吨)

进口来源

1992

1994

1996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8

沙特

18.75

14.64

23.06

180.76

249.70

573.02

877.84

1139.04

1517.62

1724.43

36368395

阿曼

306.04

336.74

565.46

579.34

502.08

1566.08

814.84

1139.04

1517.62

1724.43

14584609

伊拉克

60.74

97.42

318.32

37.21

53.68

130.65

1860080

科威特

28.23

33.04

43.34

145.98

106.97

90.72

125.40

5896301

苏丹

26.21

331.26

497.34

642.56

625.84

577.05

10499190

利比亚

29.47

163.91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