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消费品是指以满足居民生活消费为主要目的的工业制成品(在很多文献或官方的提法中,有时也将工业消费品称为日用工业品。但在统计数据,只有工业消费品的统计指标———作者注)。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运行状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业的成长与发展,决定着经济运行的速度和质量,也决定着流通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在我国流通领域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工业消费品流通是“改革起步较早、步伐较快的领域”。目前我国工业消费品流通已形成各类专业市场(交易市场)、多种零售业态和新兴网上销售等多元化渠道并存的发展格局,基本上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工业大生产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但与国外发达国家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相比,还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秩序差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其承载的培育制造业品牌和扩大居民消费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当前我国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
1.流通渠道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功能薄弱
理论上讲,流通渠道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批发商、经销商、零售商等多元化流通主体的参与,能够有效调节商品生产与消费之间在数量、品种、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从而使生产得以顺利进行、消费得到极大地满足。但从现实发展情况看,我国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在促进制造业发展、扩大居民消费方面的功能还十分薄弱,突出表现在:
(1)流通渠道品牌孵化功能弱化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我国生产能力却严重依赖发达国家的全球供应链。我国制造业大多是两头在外的“三来一补”、代工或贴牌生产(OEM)等组装和加工型,研发、设计、品牌、供应链管理和营销等附加价值高端环节薄弱,只能从国际分工中获得微薄的利润。“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这种尴尬地位,尽管与制造业发展模式有很大关系,但一定程度上也与中国流通业没有承担起培育制造业品牌的责任密切相关。制造业的商品价值往往要通过流通企业、流通渠道来实现,但目前我国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作为“品牌孵化器”的短板问题突出,大卖场、超市等零售业态大多以“出租铺位、收取租金”的模式来经营,而大多数的专业市场也只是履行物业管理和部分销售、展示功能,这使得生产企业自己要花费很多资金、精力来培育品牌、做营销。而对于中国大多数行业“小生产”的状况,企业根本就没有实力通过营销渠道建设培育品牌。因此,“中国制造”的渠道控制权和商品定价权基本掌握在外国流通企业的手中。
(2)流通渠道促消费功能不足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和流通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消费决定流通,流通带动消费。据统计,在我国国民经济最终消费中,通过城市商业和流通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部居民消费的比重接近80%。各地专业市场、小商品市场在满足城乡居民日用工业消费品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流通渠道建设相对滞后,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引领和促进居民消费的功能。突出反映在,长期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大幅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我国逐步走出东亚金融危机,最终消费率回升到62.3%,居民消费率回升到46.4%,但此后不断下降,2010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48.1%,居民消费率为34.3%,10年间分别下降了14.2和12.1个百分点,降幅分别达22.7%和26.1%。这表明,即使在国家积极实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如果不能构建完善的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网络,打通工业消费品流向居民的消费通道,居民消费在短期内也难以实现真正的稳定增长。
(3)流通企业没能担负起有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任
流通渠道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功能薄弱,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流通业集中度低,单体分散经营的流通主体所占比重较高,缺乏健全完善的纵向和横向组织系统和网络。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10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经营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为16.8%,而发达国家连锁企业经营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都在50%以上。由于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作为流通领域最活跃、最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能更及时、更准确地研究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到生产企业那里,引导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市场细分、流程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少生产的盲目性,进而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更加有效的对接。因此,要提升流通渠道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功能,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2.批发渠道建设滞后与“去批发化”矛盾突出
批发商、经销商以及其构建的专业市场是工业消费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流通体制改革和“去批发化”浪潮的推动下,原本承载着工业消费品流通的重要载体———批发体系逐步萎缩,在发达国家肩负工业消费品流通重任的专职大批发商也没有成长起来,流通环节出现了批发功能弱化的趋势。
(1)专业市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不重视对批发市场的规划,造成了一些批发市场布局不合理,“有场无市”,资源浪费严重。究其原因,一方面,全国批发市场的产权构成较为复杂,批发市场的产权存在国有、私有、及其他性质所有者等多元化主体。产权的多元化造成批发市场难以进行统一规划。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基于追求经济形象和政绩的目的,不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在还不具备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建设规模巨大的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结果导致同一地区内同质专业批发市场的市场总量供给过剩,出现不少市场“有场无市”,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同时在建设专业批发市场过程中,对市场调研不足,市场建设往往出现脱离市场需求的投入建“市”,也是“空壳市场”的成因之一。
(2)现代化专职批发商建设滞后
现代化的专职大批发商是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的重要主体。在美国,代理形式的批发机构占商业批发机构总数的比例为9%,代理批发销售额占全部批发销售额的比例为11%,代理批发机构从业人员数占全部批发从业人数的比例为5%。而我国批发商一般规模小、经营分散,缺乏市场竞争力。以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为例,虽然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但市场中也多是个体商户,规模小,竞争力不强,依托现代科技手段、经营管理手段和财务结算手段的专职大批发商严重不足。
(3)批发渠道整合能力薄弱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市场的竞争日益表现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非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市场竞争中,生产商、供应商、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已超出了原有的市场竞争和交易关系,日益发展成为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供应链战略联盟。因此,实现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当前流通渠道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主流方向。目前,由于我国的生产企业、供应商、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批发商没有在供应链中形成主导地位,对整个供应链的整合能力较差,已成为制约我国流通渠道建设的一大瓶颈。
(4)批发市场发展模式亟待创新
我国批发市场的运营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一是交易手段落后。许多市场交易和结算方式比较原始、单一,普遍采用对手交易、现货交易的方式,采用拍卖交易、代理交易、网络交易等现代化交易方式的很少,远期合同交易更少。二是服务功能不完善。许多中小型批发企业只注重市场的交易功能,而不注重市场的信息、物流配送、会展、结算等服务功能,在经营过程中引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的较少。三是管理水平落后。目前,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多采用出租、出售摊位的方式经营,管理者只是进行“物业管理”,没有发挥服务商户的功能。
3.流通渠道效率低、成本高、秩序差
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为何在海外的售价更便宜”的讨论不断,其中讨论的最大焦点就是国内流通渠道效率低,流通成本高,使“中国制造”在国内销售的价格层层叠加,导致国内商品价格高昂,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费。
(1)渠道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我国流通整体效率偏低、物流成本较高。国际上一般用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来衡量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率,2010年我国这一比例为18%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比例为10%左右;我国工业消费品的流通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20%~40%,而发达国家为9.5%~10%;我国商品的库存周期为35~45天,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库存周期一般不超过10天。从批发零售企业存货周转率来考察我国商品流通速度,可见2006年~2010年,我国批发业的存货周转率要高于零售业,但批发业存货周转率却出现下降趋势,而零售业存货周转率则缓慢上升。这表明一方面,我国零售业的流通速度较慢,零售业在流通渠道中的效率尚不及批发业;另一方面,批发业和零售业在流通效率提升方面进展十分缓慢,甚至还出现后退现象。
(2)零供关系矛盾突出
零供关系矛盾问题是导致我国流通渠道成本高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零售商采用与品牌商联营、引厂进店及向供应商收取包括进店费、上架费、条码费、堆头费、店庆费、促销费、活动费、销售折扣等在内的各种“进场费”的经营模式已成为一种商业习惯。这种经营模式,不仅使各种费用追加到商品价格上,转嫁给消费者,最终抑制了消费需求,而且导致我国大多数零售企业依靠供应商的销售返点、延长账期和收取名目繁多的“进场费”赚取利润,如家乐福的大部分门店约30%~40%的利润来源于渠道进场费,自我经营功能弱化,逐步从商品经营者蜕化为地产商或零售物业管理者。同时,由于商业信用制度还不健全,零售商拖欠账现象严重。供货商要向零售商提供1~3个月的账期,资金占用周期长,大大增加了供货商的经营成本和风险。
(3)渠道中商品质量可追溯性差
由于目前我国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中各主体的相对独立性较强,互动性较弱,导致玩具、服装等商品在渠道中流通的可追溯性较差,也使渠道主体难以控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尤其在批发市场渠道中,由于商品批发领域批发环节过于分散,进货渠道不稳定,假冒伪劣商品肆行,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利益。
(4)流通渠道信息化建设滞后
工业消费品流通成本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构建渠道的技术和设施落后、网络不建全等,导致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浪费更多时间、金钱、资源,从而加剧产品成本提升。突出表现在,目前我国各地所开办的连锁商业在商品销售自动化、信息流通标准化、商品选配自动化、商品补货自动化和会计记账标准化诸方面的开发利用水平很低,许多连锁店根本就没有建立起销售时点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电子订货和库存自动化管理系统、自动记账系统、自动化最佳运送路线选择系统等现代化手段;物流设备设施现代化程度低,集装箱专用车辆、封闭式专用车辆不足,适合零售业企业需求的、大规模服务销售终端的分拣系统尚未建立起来。流通渠道电子化存在安全支付等问题。
4.外贸流通渠道短缺且与国内渠道分割严重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立“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格局的发展思路已经确定多年,但迄今为止我国国内国际市场仍然多有阻隔,真正实施国内外市场一体化战略、建立全球性营销网络的中国企业屈指可数。
(1)海外市场分销网络缺失
尽管近年来在国家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以海尔和华为为代表的生产企业已初步形成成熟完善的海外市场和分销网络,但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步伐缓慢,国美、华联等有实力的国内商业龙头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渠道建设仍处于摸索、探路阶段,浙商建立的专业市场虽然已在遍布全球多个国家,但成功经营案例较少。海外自建的流通渠道少,“中国制造”更多依赖海外代理商和经销商,缺乏对渠道的控制权和商品定价权,致使中国大量的工业消费品纵深拓展海外市场困难重重。
(2)出口产品内销渠道障碍重重
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口转内销”已成为众多外贸企业发展的一条新出路。但要实现产品内销,必须要解决外贸企业“无品牌、无渠道”的困惑。然而,如前文所述,由于目前国内流通渠道大型专职批发商缺失、零供关系矛盾突出以及出口产品多缺乏品牌,出口转内销困难重重。目前,国内尚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专门的转内销商品交易平台,也没有形成外贸出口企业与国内流通企业建立的战略联盟,出口商品转内销任重道远。
(3)进口商品流通渠道尚不健全
全球金融危机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由以出口为主转变为进出口平衡发展,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目前我国进口渠道和经销网络局限很大,一些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非常高,除征收关税外,大部分的利润都掌握在进口商手中。这也是大量国民到国外采购商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目前在一些地区的保税港区,已对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总体上进口商品流通渠道还不健全,尤其专门针对国外奢侈品的进口销售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
二、加快完善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建设的基本思路
要改变目前我国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小型化、分散化的发展格局,必须要通过整合和创新,探索新型的流通渠道模式,以适应现代化、国际化大生产、大流通的形势要求。根据我国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发展现状和国外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模式可着力培育批发商主导模式、零售商主导模式和生产企业主导模式。
1.批发商主导的流通渠道模式
这种流通渠道模式的特点是批发商在整个渠道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工业消费品供应链上的核心环节,批发商具备良好的融资、物流配送等能力,能够很好地协调供应链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零售商之间的关系。
这种模式的实现,一是要积极引导和培育大型化、国际化的专职大批发商和代理商。这种大型专职批发商和代理商的培育,可以考虑以下途径:
——鼓励原有国内有实力的批发商和代理商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发展主营批发业务,增强物流、融资能力,拓展分销网络,培育批发商品牌,促进其向现代化专职批发商转型。
——鼓励有实力的外贸进出口公司向大型批发商、代理商转型。外贸进出口公司既与众多的外贸生产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又与国外的进口商有着长期的业务关系,通过加强物流能力、融资能力、销售网络建设和当地人脉关系,促进其向大型国际化的批发商、代理商转型。
二是要打造功能完善的现代化专业市场平台,可以采取贸易中心形式,也可以采取批发市场形式。其主要功能包括:
——工业消费品集中采购和分销中心。依托专业批发市场形成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的行业集中采购和分销中心,引进工业消费品生产企业、贸易公司,通过进一步增强信息采集、加工、发布和展示、配送等功能,打造集展示、贸易于一体的国际商品采购和分销中心。
——工业消费品品牌孵化和营销中心。通过集聚世界品牌厂商和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利用“中国制造”品牌的展示、专业会展的宣传、网络平台的推介和面向零售的精品消费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工业消费品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使其成为制造业品牌的孵化、营销策划和市场推广中心。
——工业消费品产业服务中心。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是联系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重要枢纽,要向产业的上游和下游拓展或聚集服务功能,引进产品设计工作室、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会展运作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培训机构等,使其成为服务整个产业链的服务中心。
2.零售商主导的流通渠道模式
这种流通渠道模式的特点是零售商在整个供应链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业态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百货商场、综合超市、专业大卖场、品牌专卖店、网上销售、直销中心等等。这种模式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流通效率,形成合理有序的零供关系。
要形成新型的零售商主导的高效畅通的流通渠道模式,未来应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要提高零售商自营比例,加快从联营到自营转变。要转变零售企业短视的经营理念,改变零售企业以联营、保底、扣点等方式为主的经营模式,鼓励零售企业提高自营业务比重,扩大品牌代理业务,拓展零售商自有品牌,培育核心竞争力。
二是要建立和谐、稳定、高效的现代供应链,加快由单个企业竞争向供应链竞争转变。大型零售企业要通过转变观念,积极采用现代化商业技术,加强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形成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三是要建立零售企业联合采购联盟,加快由无序竞争向协同合作转变。针对具有国际品牌商品,包括奢侈品,要组织零售企业建立联合采购联盟,提升渠道控制权和品牌商品定价优势,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生产企业主导的流通渠道模式
生产企业自建流通渠道是对现有的批发、零售渠道的一种有效的补充,也可能成为现有流通渠道模式的一种创新。这种流通渠道模式的特点是生产企业自建渠道,对渠道有完全的控制力,渠道不仅销售自己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可以代销其他企业的产品。目前,在家电领域,海尔的日日顺模式、格力空调的股份制区域销售公司模式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这种流通渠道模式的实现,一般要求生产企业实力较强,产品品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未来可以通过鼓励大型生产企业通过发展直销店、工厂店或合营店等模式,促进生产企业自建渠道的发展。同时,针对目前我国很多制造行业生产企业规模小的现状,一是可以鼓励区域内中小生产企业建立品牌联盟,发展区域制造品牌直销中心。二是可以鼓励企业建设企业销售联盟,支持优势产业的关联企业,进行销售终端共享,推行整体销售,共同培育产品品牌。例如,佛山有五家家居用品出口企业组成家居用品销售联盟,建立了共同的零售品牌门店“几米几何”(Joyhere),联手进行商品销售。为鼓励这种模式的发展,可以以格力区域销售公司或海尔日日顺为试点,探索建立联合品牌专卖店,专门销售入股的品牌产品。这样通过丰富的品牌产品,既扩大了品牌效应,又分摊了高昂的成本,从而解决了上述产品单一、成本太高的矛盾。
三、加快我国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建设的政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其中,要实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扩大居民消费两大重任,必须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动员各种力量,加快推进我国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建设。
1.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提升流通渠道主体竞争力
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包括大型批发商、零售企业集团,是工业消费品流通的主导力量。“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完善财政、税收、融资等政策,加大对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通过连锁经营、兼并、重组、上市等途径,快速做大做强。支持有条件的流通企业实行跨区域乃至跨国经营战略,努力发展一批拥有自有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2.推动建立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升流通渠道效率
在开放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我国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主体应从“单兵作战”转变为“供应链协同”关系。要通过研究出台支持供应链管理发展的政策,鼓励批发商、物流商、零售商、生产商通过并购、组建战略联盟、签订供应合同等方式实现供应链的整合,逐步形成以贸易商(批发商或零售商)为主,生产商和物流商共同参与的高效的工业消费品流通模式,进而提升工业消费品流通渠道的效率。
3.加快推进流通信息化建设,提高流通渠道服务效率
针对流通渠道建设中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技术投入不足的问题,要加大流通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商业技术投入,加大信息技术在商贸物流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鼓励商贸、物流企业广泛采用条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和标识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等,实现商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物流流程可视化。支持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与物流企业、生产企业通过共用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和供应链管理水平。
4.鼓励培育多种新兴渠道发展,丰富流通渠道形式
根据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积极鼓励工业消费品生产企业发展品牌直营店、网上销售、直销中心以及微博营销、手机营销等新兴渠道。适应工业化大生产“大进大出”的需要,推动专业批发市场向国际贸易中心、品牌孵化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转型。针对库存积压商品,推动发展库存折扣商店、库存商品直销中心等形式,拓展库存积压商品销售渠道。
5.贯彻落实物流业“国九条”,降低物流成本
要深入贯彻落实物流“国九条”政策,加快建立畅通高效的工业消费品物流体系。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仓储、贸易和加工增值服务,促进工业消费品进出口。二是以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广泛开展原材料精细加工、半成品组装和产成品包装、分装等流通加工服务,增强生产性物流服务功能。三是以促进消费和保障民生为目标,支持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建设物流配送中心,鼓励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网货配送与快递物流业务,解决配送中心、城市快递、配送车辆通行、停靠和装卸作业等问题,提高城市配送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6.打造工业消费品海外和内销渠道,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一是鼓励有实力的流通龙头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推进境外营销网络和海外贸易中心建设,着力获取渠道控制权和商品定价权,提升外贸产品附加值。二是加快专业贸易平台的建设。以国内重点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市场为依托,打造品牌孵化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商品定价中心和进出口集散中心,实现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对接、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融合,推动传统的平台向专业贸易中心转变,通过服务平台的专业化,形成工业消费品的双向流通。三是实施外贸转内销工程,探索建立一批专业的内销商品交易平台,鼓励外贸企业组建销售联盟,组织一批质量较好、适合国内市场销售的外贸产品与国内知名百货企业、连锁超市进行对接,推动优质外贸产品逐步投向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