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农业经营过程中,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集合系统,涉及到农业的生产、销售、消费、服务等各个层面。系统中信息部门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数据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市场需求信息,以帮助生产经营主体进行预测和决策;科技部门根据食品安全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为生产经营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以便生产出国标化、高质量、高效益绿色环保的产品;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土地流转、生产、流通等环节提供资金服务;生产经营主体在信息、科技、金融等系统的支持下,可以精准种植、精准养殖、精准加工、精准投放,以减少生产的盲目和从众性提高农产品生产、市场投放的目标性;运营机构为产品提供寻找市场、拓展渠道、多元营销服务;物流部门为农业产品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产品转移服务,为消费者提供鲜活的、原汁原味的高品质农产品;消费者在整个系统中承担着产品检验和反馈的角色,他们不仅要验证体验产品,同时会向市场进行反馈,提出新的需求。因而农业电子商务有了大数据云计算的保驾护航,在整个平台上可以方便地通过信息的流动,充分发挥各个要素的作用,为农业供给侧的深化改革提供便利。二、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一)市场主体之间缺乏粘性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因而,农业电子商务的主场主体应该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企业或机构、科学技术机构、农业信息共享机构,金融机构、农产品销售、物流公司企业等相关涉农机构和企业组成。近年的“蒜你狠”、“蒜苔滞销”、“大葱滞销”,“蔬菜烂地里”,“牛奶倾倒”等现象充分证明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活动主体小而散乱,农民、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农庄主相互之间在纵向和横向上联系不强,没有纽带关联,出于利益和私密问题,相互之间不能互通有无,基本单纯停留在网上买卖东西的单一模式,对于种植养殖层面的预测决策信息、销售渠道的拓展等不会或不知道如何获取,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去获取。提供农业信息资源、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和配置、农业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以及电子商务扶贫等服务的主体,在农业产业链上没能建立一个利益共同圈,各自为战,自成一体,形式松散。(二)农业信息化程度低农业电子商务在我省虽然已有一定成效,但目前在一些相对闭塞的地方,涉农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信息基础工作没能普及,农业信息化标准不完备、体系不健全,农业信息需求渠道狭窄;农业信息化内容仅仅是一些面上的通知、文件、供应和需求信息,没能融入市场元素,不能为农业提供实用性服务;农业信息化产品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差,对于农产品的市场趋势信息,农业的种植养殖等预测信息匮乏;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支离破碎,农业信息化人才匮乏;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不强,以致电子商务的作用在农业经营过程中发挥不力。经过深入调研,在河南省的18个地市中不同程度地均有农业信息平台,但多数县的农业信息平台结构不全,内容适时性和适应性差,信息平台从县到乡,再到村不是一个完备的纵深垂直体系,不能服务三农的生产、经营和销售。而且在一些住户稀少,贫穷山区,宽带光纤和光缆没能铺设到村,宽带网络和移动网络应用不高或零使用率,这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增加了屏障。(三)乡镇物流薄弱现阶段,由于农村人口分布的分散性,对农业电商物流布点带来了一定难度,增加了每单次包裹的配送成本高,由于利益所致山区村落快递网点设置密度过低,在偏远山区甚至零网点。直接出现的问题就是下行产品配送不及时,上行的农产品不能保质保鲜地适时发出。加上农村道路质量问题特别是山路的崎岖性,为农产品物流增加了运送成本。农村的物流配送人员多为农民出身的临时人员或者农村供销点人员,大都缺乏储存、运送、保护、管理知识和经验,造成物流配送商品效率低下、质量没有保障。(四)农业产业化规模不大目前,以农产品为主的线上线下商品多为处在产业链最低端的非标原始产品或初加工产品,其投资少、成本低、收入低,这些产品与现时代需求端的消费需求存在偏差,一方面没有需求不能规模化大量生产,另一面,供给端不能按照需求种植养殖和加工,刺激不了更多的消费量,也影响了农产品的大量生产,实现不了规模化;同时,农民不会发挥品牌价值,许多地方的特色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影响力小,低需求量,也使其不能规模化生产;再者,农庄、产业联盟、生产合作社等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土地承包责任制的革新、农业科学技术的探索、农业资本注入形式尝试、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等缓慢推进,对农业规模化生产、种值、养殖、加工来说都是短板。因而,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不具备规模效应。(五)农业电商从业队伍力量单薄发展农业电子商务,需要专业的素质高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士支撑,需要他们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运营,农产品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工作来完成。目前,虽然在广大农村都在尝试通过电子商务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但受待遇、发展环境、成长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愿到农村工作,在现有农民中培养的电子商务人员尚没有成长起来,因而农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能满足农业电子商务运营的需要。据调查在登封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村淘的时候,在一千多人中,经过测试仅遴选了36名合格人员,在当地扮演农业电子商务操作人员,他们在运营管理方面毫无经验。另据统计,河南省高校电商专业每年培养的毕业生大约四千人左右,这些毕业生毕业后受利益和自身发展的影响,他们大都选择到大企业、知名商业等单位就业,到北、上、广和杭州等电子商务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工作,鲜有到农村将电子商务与农业融合发展创业就业的。据阿里研究院与淘宝商学院联合发布的《县域电子商务人才研究微报告》预测,未来两年,全国县域网商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量超过200万人。再加上,河南省大部分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只是宽泛的面向全行业的电子商务,没有农业电子商务专项教育和培训,农村电商专业人才的输出与输入存在较大缺口,制约着河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三、河南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一)培育复合式的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电商运营、农产品流动、国内外贸易、金融机构和售前售后服务等类型的主体参与农业电子商务,在支持第三方平台创新和优化涉农电商业务的同时,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催生现代化专业数字化运营服务机构,为借助电子商务的现代农业提供信息共享、种植养殖精加工技术、平台建设优化、现代化营销、物流仓储配送等专业化服务。拓展农业电子商务产业链,培育一批具备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农业电子商务市场参与主体,从技术、运营、服务、物流等层面多个角度入手武装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提高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在引导农民网络购物的基础上,培养农产品上行的意识,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积极推进农业新零业态,建立多元经营渠道,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构建懂技术、有知识、能创新、会服务的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二)持续完善农业电商发展环境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必须要有宽带网络、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因而,在农村建立光纤光缆网络,4G网络,实现村村通网,家家有网,人人用网的愿景。加快农村生产、加工、生活、娱乐的数字化进程,开发针对“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1)以农村宽带网络、移动和联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推动农村互联互通的进程,提高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4G网络的覆盖面,促使网络运营商“提速降费”,开发针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普及。(2)政府与“三大”运营商联手实现“精准扶贫”,政府补贴、政策扶持、运营商让利,对基础实施的铺设和建设实行减免,实现网络服务对广大农村特别是穷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经营进行服务。(3)做好整体规划设计,科学地设计农业物流布局。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企业、“三通一丰”+邮政物流快递行业等主体间合力协同,共同打造河南省农村的物流网点,在尽可能低压缩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网络,共享资源,节省成本。(4)搭建多层次发展平台,借助“阿里巴巴、中华粮网”等第三方平台,联合自建商城,发挥微商的作用,多元化多维度建设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企业民间资本的投入,扩大农业投融资渠道,为农业电商的发展注入更多的资本;引导约束规范电商运营,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筑巢引凤,引领回归,营造政府支持、企业投入、农民加入的全社会关注、支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氛围。(三)做好农业电商人才队伍建设(1)营造现代化农村环境,创造条件引进有技术、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端电商人才,为农业电子商务运营提供技术支撑、运营保障、方案策划和问题解决等服务,促进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高效发展。(2)内生农业电子商务专才,当今以农村联盟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具备大学经历、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拥有运营经验、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他们进行电子商务运营认知和应用,为他们输入网络技能,装备网络营销能力,训练网络平台优化,可以尽快地掌握电子商务运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快速建立一支潜在的农业电子商务从业队伍。同时,成立农业电子商务技校,将没有进入大学深造的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集合起来进行培训,引导他们在家乡利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一方面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素质,另一方面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再者还可以让农村实现安居乐业。(3)积极设立县域电商创业孵化园区,免费或低投入地提供创业空间,提供种植、养殖、深加工技术服务,提供物流、仓储、金融服务,为企业量身订做电子商务方案,引领广大农村青年回归农村,挖掘农业资源的最大优势,以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创业。(4)政府对农业院校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鼓励已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增设农业电子商务,以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突出三农特色,在专业核心课的设计、内容选取、理论与实践教学中以“三农”为对象,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农业电子商务运营的元素。(四)探索创建省县垂直型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要求,拓展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络的功能和作用,打造河南省农业电商省级+县级的“互联网+合作社”的运营体系统。省级农业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借助云服务、数据式信息化服务和智慧农业等新型业态,改造优化提升已有服务形式,组建集商务、融资、预测分析和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系统,与新型农业合作社、有实力的农业企业联合,充分发挥平台上各个主体的作用,辅助农业经营主体有目的的种、有目的的养、有针对性的生产、有标准的加工。县级运营中心、村级服务站等由县乡供销合作社牵头,利用现有经营服务网点,成立网上供销合作社。在实际经营中线上线下融合,一方面网络+实体开展O2O式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增加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整合技术含量少、服务内容不全、质量不高的实体营业连锁点。同时投资建设具有农产品特色的物流仓储中心,在各乡镇村设立分拣配送中心,提高二次派件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开展农村快件派送服务,解决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总之,对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提出的“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创业、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平台,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个目标,打造河南省的包含新理念、新要素、新动力和新转型的农业电商,一定能够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华丽转型,快速升级增长的助推剂。点击查看>>农业电子商务论文(优秀范文10篇)其他文章
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农业电子商务论文阅读推荐范文10篇之第九篇: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农产品贱价销售、牛奶倾倒、蔬菜烂掉等事件的发生,使得产品输出量大于需求量出现了“伪过剩”,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农业经营模式,使得供需双方信息失衡造成的,因而通过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打破农业经营失衡壁垒,是助推农业健康发展的法宝。论文首先在分析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主体间粘性少、农业信息化程度低、乡镇物流薄弱、农业产业化规模不大、电商人才匮乏等问题,然后以河南省区域为定位,河南省农产品为特色,描绘了培育复合式农业电子商务主体、完善发展环境、加强队伍建设、探索省县垂直型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策略。关键词:农业电子商务;粘性;农业产业化;垂直型农业电子商务;从2013年河南省农业试水电子商务居今已有五年,在应用过程中复制、挪移现象严重,没有考虑地域特色,没有发挥区域优势,各自为政,人力物力缺失,农业应用电子商务呈现片断式态势,相比全国发达地区和城市来说尚处于摸索和发力追赶的时代。一、农业电子商务(一)农业电子商务的涵义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农业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数据传输技术开展农业商务活动,消除传统商务活动中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时空障碍的一种模式。但是,实际上农业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到“农业、农村、农民”三个层面的现代农业中应用新型商务模式,因而农业电子商务应该概括为:电子商务是以农业商务活动中交易的产品为对象,为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物流链、运营链和服务链提供服务的,集产供销服务与一体的综合型商务模式。(二)农业电子商务的构成要素农业电子商务实际上是互联网、农业、贸易、加工、生产的一次跨界与融合,是将互联网的技术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充分应用到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新型的农业运作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粗放盲目型耕种、养殖方式,种什么、养什么、产什么,如何种、如何养、如何产可以适时动态地获取市场需求,做到有预测、有标准的多元规范品质化的种植和养殖方式。因而从农业经营整个流程来看,农业电子商务应该由农业经营主体、运营平台、产品、消费者、物流、服务等要素构成,如图1所示。图1农业电子商务的基本构成要素
在整个农业经营过程中,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集合系统,涉及到农业的生产、销售、消费、服务等各个层面。系统中信息部门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数据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市场需求信息,以帮助生产经营主体进行预测和决策;科技部门根据食品安全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为生产经营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以便生产出国标化、高质量、高效益绿色环保的产品;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土地流转、生产、流通等环节提供资金服务;生产经营主体在信息、科技、金融等系统的支持下,可以精准种植、精准养殖、精准加工、精准投放,以减少生产的盲目和从众性提高农产品生产、市场投放的目标性;运营机构为产品提供寻找市场、拓展渠道、多元营销服务;物流部门为农业产品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产品转移服务,为消费者提供鲜活的、原汁原味的高品质农产品;消费者在整个系统中承担着产品检验和反馈的角色,他们不仅要验证体验产品,同时会向市场进行反馈,提出新的需求。因而农业电子商务有了大数据云计算的保驾护航,在整个平台上可以方便地通过信息的流动,充分发挥各个要素的作用,为农业供给侧的深化改革提供便利。二、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一)市场主体之间缺乏粘性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因而,农业电子商务的主场主体应该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企业或机构、科学技术机构、农业信息共享机构,金融机构、农产品销售、物流公司企业等相关涉农机构和企业组成。近年的“蒜你狠”、“蒜苔滞销”、“大葱滞销”,“蔬菜烂地里”,“牛奶倾倒”等现象充分证明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活动主体小而散乱,农民、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农庄主相互之间在纵向和横向上联系不强,没有纽带关联,出于利益和私密问题,相互之间不能互通有无,基本单纯停留在网上买卖东西的单一模式,对于种植养殖层面的预测决策信息、销售渠道的拓展等不会或不知道如何获取,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去获取。提供农业信息资源、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和配置、农业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以及电子商务扶贫等服务的主体,在农业产业链上没能建立一个利益共同圈,各自为战,自成一体,形式松散。(二)农业信息化程度低农业电子商务在我省虽然已有一定成效,但目前在一些相对闭塞的地方,涉农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信息基础工作没能普及,农业信息化标准不完备、体系不健全,农业信息需求渠道狭窄;农业信息化内容仅仅是一些面上的通知、文件、供应和需求信息,没能融入市场元素,不能为农业提供实用性服务;农业信息化产品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差,对于农产品的市场趋势信息,农业的种植养殖等预测信息匮乏;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支离破碎,农业信息化人才匮乏;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不强,以致电子商务的作用在农业经营过程中发挥不力。经过深入调研,在河南省的18个地市中不同程度地均有农业信息平台,但多数县的农业信息平台结构不全,内容适时性和适应性差,信息平台从县到乡,再到村不是一个完备的纵深垂直体系,不能服务三农的生产、经营和销售。而且在一些住户稀少,贫穷山区,宽带光纤和光缆没能铺设到村,宽带网络和移动网络应用不高或零使用率,这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增加了屏障。(三)乡镇物流薄弱现阶段,由于农村人口分布的分散性,对农业电商物流布点带来了一定难度,增加了每单次包裹的配送成本高,由于利益所致山区村落快递网点设置密度过低,在偏远山区甚至零网点。直接出现的问题就是下行产品配送不及时,上行的农产品不能保质保鲜地适时发出。加上农村道路质量问题特别是山路的崎岖性,为农产品物流增加了运送成本。农村的物流配送人员多为农民出身的临时人员或者农村供销点人员,大都缺乏储存、运送、保护、管理知识和经验,造成物流配送商品效率低下、质量没有保障。(四)农业产业化规模不大目前,以农产品为主的线上线下商品多为处在产业链最低端的非标原始产品或初加工产品,其投资少、成本低、收入低,这些产品与现时代需求端的消费需求存在偏差,一方面没有需求不能规模化大量生产,另一面,供给端不能按照需求种植养殖和加工,刺激不了更多的消费量,也影响了农产品的大量生产,实现不了规模化;同时,农民不会发挥品牌价值,许多地方的特色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影响力小,低需求量,也使其不能规模化生产;再者,农庄、产业联盟、生产合作社等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土地承包责任制的革新、农业科学技术的探索、农业资本注入形式尝试、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等缓慢推进,对农业规模化生产、种值、养殖、加工来说都是短板。因而,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不具备规模效应。(五)农业电商从业队伍力量单薄发展农业电子商务,需要专业的素质高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士支撑,需要他们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运营,农产品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工作来完成。目前,虽然在广大农村都在尝试通过电子商务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但受待遇、发展环境、成长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愿到农村工作,在现有农民中培养的电子商务人员尚没有成长起来,因而农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能满足农业电子商务运营的需要。据调查在登封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村淘的时候,在一千多人中,经过测试仅遴选了36名合格人员,在当地扮演农业电子商务操作人员,他们在运营管理方面毫无经验。另据统计,河南省高校电商专业每年培养的毕业生大约四千人左右,这些毕业生毕业后受利益和自身发展的影响,他们大都选择到大企业、知名商业等单位就业,到北、上、广和杭州等电子商务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工作,鲜有到农村将电子商务与农业融合发展创业就业的。据阿里研究院与淘宝商学院联合发布的《县域电子商务人才研究微报告》预测,未来两年,全国县域网商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量超过200万人。再加上,河南省大部分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只是宽泛的面向全行业的电子商务,没有农业电子商务专项教育和培训,农村电商专业人才的输出与输入存在较大缺口,制约着河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三、河南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一)培育复合式的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电商运营、农产品流动、国内外贸易、金融机构和售前售后服务等类型的主体参与农业电子商务,在支持第三方平台创新和优化涉农电商业务的同时,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催生现代化专业数字化运营服务机构,为借助电子商务的现代农业提供信息共享、种植养殖精加工技术、平台建设优化、现代化营销、物流仓储配送等专业化服务。拓展农业电子商务产业链,培育一批具备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农业电子商务市场参与主体,从技术、运营、服务、物流等层面多个角度入手武装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提高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在引导农民网络购物的基础上,培养农产品上行的意识,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积极推进农业新零业态,建立多元经营渠道,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构建懂技术、有知识、能创新、会服务的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二)持续完善农业电商发展环境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必须要有宽带网络、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因而,在农村建立光纤光缆网络,4G网络,实现村村通网,家家有网,人人用网的愿景。加快农村生产、加工、生活、娱乐的数字化进程,开发针对“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1)以农村宽带网络、移动和联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推动农村互联互通的进程,提高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4G网络的覆盖面,促使网络运营商“提速降费”,开发针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普及。(2)政府与“三大”运营商联手实现“精准扶贫”,政府补贴、政策扶持、运营商让利,对基础实施的铺设和建设实行减免,实现网络服务对广大农村特别是穷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经营进行服务。(3)做好整体规划设计,科学地设计农业物流布局。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企业、“三通一丰”+邮政物流快递行业等主体间合力协同,共同打造河南省农村的物流网点,在尽可能低压缩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网络,共享资源,节省成本。(4)搭建多层次发展平台,借助“阿里巴巴、中华粮网”等第三方平台,联合自建商城,发挥微商的作用,多元化多维度建设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企业民间资本的投入,扩大农业投融资渠道,为农业电商的发展注入更多的资本;引导约束规范电商运营,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筑巢引凤,引领回归,营造政府支持、企业投入、农民加入的全社会关注、支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氛围。(三)做好农业电商人才队伍建设(1)营造现代化农村环境,创造条件引进有技术、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端电商人才,为农业电子商务运营提供技术支撑、运营保障、方案策划和问题解决等服务,促进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高效发展。(2)内生农业电子商务专才,当今以农村联盟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具备大学经历、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拥有运营经验、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他们进行电子商务运营认知和应用,为他们输入网络技能,装备网络营销能力,训练网络平台优化,可以尽快地掌握电子商务运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快速建立一支潜在的农业电子商务从业队伍。同时,成立农业电子商务技校,将没有进入大学深造的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集合起来进行培训,引导他们在家乡利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一方面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素质,另一方面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再者还可以让农村实现安居乐业。(3)积极设立县域电商创业孵化园区,免费或低投入地提供创业空间,提供种植、养殖、深加工技术服务,提供物流、仓储、金融服务,为企业量身订做电子商务方案,引领广大农村青年回归农村,挖掘农业资源的最大优势,以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创业。(4)政府对农业院校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鼓励已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增设农业电子商务,以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突出三农特色,在专业核心课的设计、内容选取、理论与实践教学中以“三农”为对象,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农业电子商务运营的元素。(四)探索创建省县垂直型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要求,拓展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络的功能和作用,打造河南省农业电商省级+县级的“互联网+合作社”的运营体系统。省级农业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借助云服务、数据式信息化服务和智慧农业等新型业态,改造优化提升已有服务形式,组建集商务、融资、预测分析和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系统,与新型农业合作社、有实力的农业企业联合,充分发挥平台上各个主体的作用,辅助农业经营主体有目的的种、有目的的养、有针对性的生产、有标准的加工。县级运营中心、村级服务站等由县乡供销合作社牵头,利用现有经营服务网点,成立网上供销合作社。在实际经营中线上线下融合,一方面网络+实体开展O2O式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增加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整合技术含量少、服务内容不全、质量不高的实体营业连锁点。同时投资建设具有农产品特色的物流仓储中心,在各乡镇村设立分拣配送中心,提高二次派件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开展农村快件派送服务,解决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总之,对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提出的“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创业、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平台,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个目标,打造河南省的包含新理念、新要素、新动力和新转型的农业电商,一定能够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华丽转型,快速升级增长的助推剂。点击查看>>农业电子商务论文(优秀范文10篇)其他文章
在整个农业经营过程中,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集合系统,涉及到农业的生产、销售、消费、服务等各个层面。系统中信息部门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数据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市场需求信息,以帮助生产经营主体进行预测和决策;科技部门根据食品安全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为生产经营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以便生产出国标化、高质量、高效益绿色环保的产品;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土地流转、生产、流通等环节提供资金服务;生产经营主体在信息、科技、金融等系统的支持下,可以精准种植、精准养殖、精准加工、精准投放,以减少生产的盲目和从众性提高农产品生产、市场投放的目标性;运营机构为产品提供寻找市场、拓展渠道、多元营销服务;物流部门为农业产品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产品转移服务,为消费者提供鲜活的、原汁原味的高品质农产品;消费者在整个系统中承担着产品检验和反馈的角色,他们不仅要验证体验产品,同时会向市场进行反馈,提出新的需求。因而农业电子商务有了大数据云计算的保驾护航,在整个平台上可以方便地通过信息的流动,充分发挥各个要素的作用,为农业供给侧的深化改革提供便利。二、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一)市场主体之间缺乏粘性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因而,农业电子商务的主场主体应该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企业或机构、科学技术机构、农业信息共享机构,金融机构、农产品销售、物流公司企业等相关涉农机构和企业组成。近年的“蒜你狠”、“蒜苔滞销”、“大葱滞销”,“蔬菜烂地里”,“牛奶倾倒”等现象充分证明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活动主体小而散乱,农民、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农庄主相互之间在纵向和横向上联系不强,没有纽带关联,出于利益和私密问题,相互之间不能互通有无,基本单纯停留在网上买卖东西的单一模式,对于种植养殖层面的预测决策信息、销售渠道的拓展等不会或不知道如何获取,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去获取。提供农业信息资源、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和配置、农业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以及电子商务扶贫等服务的主体,在农业产业链上没能建立一个利益共同圈,各自为战,自成一体,形式松散。(二)农业信息化程度低农业电子商务在我省虽然已有一定成效,但目前在一些相对闭塞的地方,涉农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信息基础工作没能普及,农业信息化标准不完备、体系不健全,农业信息需求渠道狭窄;农业信息化内容仅仅是一些面上的通知、文件、供应和需求信息,没能融入市场元素,不能为农业提供实用性服务;农业信息化产品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差,对于农产品的市场趋势信息,农业的种植养殖等预测信息匮乏;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支离破碎,农业信息化人才匮乏;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不强,以致电子商务的作用在农业经营过程中发挥不力。经过深入调研,在河南省的18个地市中不同程度地均有农业信息平台,但多数县的农业信息平台结构不全,内容适时性和适应性差,信息平台从县到乡,再到村不是一个完备的纵深垂直体系,不能服务三农的生产、经营和销售。而且在一些住户稀少,贫穷山区,宽带光纤和光缆没能铺设到村,宽带网络和移动网络应用不高或零使用率,这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增加了屏障。(三)乡镇物流薄弱现阶段,由于农村人口分布的分散性,对农业电商物流布点带来了一定难度,增加了每单次包裹的配送成本高,由于利益所致山区村落快递网点设置密度过低,在偏远山区甚至零网点。直接出现的问题就是下行产品配送不及时,上行的农产品不能保质保鲜地适时发出。加上农村道路质量问题特别是山路的崎岖性,为农产品物流增加了运送成本。农村的物流配送人员多为农民出身的临时人员或者农村供销点人员,大都缺乏储存、运送、保护、管理知识和经验,造成物流配送商品效率低下、质量没有保障。(四)农业产业化规模不大目前,以农产品为主的线上线下商品多为处在产业链最低端的非标原始产品或初加工产品,其投资少、成本低、收入低,这些产品与现时代需求端的消费需求存在偏差,一方面没有需求不能规模化大量生产,另一面,供给端不能按照需求种植养殖和加工,刺激不了更多的消费量,也影响了农产品的大量生产,实现不了规模化;同时,农民不会发挥品牌价值,许多地方的特色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影响力小,低需求量,也使其不能规模化生产;再者,农庄、产业联盟、生产合作社等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土地承包责任制的革新、农业科学技术的探索、农业资本注入形式尝试、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等缓慢推进,对农业规模化生产、种值、养殖、加工来说都是短板。因而,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不具备规模效应。(五)农业电商从业队伍力量单薄发展农业电子商务,需要专业的素质高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士支撑,需要他们通过农产品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运营,农产品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工作来完成。目前,虽然在广大农村都在尝试通过电子商务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但受待遇、发展环境、成长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愿到农村工作,在现有农民中培养的电子商务人员尚没有成长起来,因而农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能满足农业电子商务运营的需要。据调查在登封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村淘的时候,在一千多人中,经过测试仅遴选了36名合格人员,在当地扮演农业电子商务操作人员,他们在运营管理方面毫无经验。另据统计,河南省高校电商专业每年培养的毕业生大约四千人左右,这些毕业生毕业后受利益和自身发展的影响,他们大都选择到大企业、知名商业等单位就业,到北、上、广和杭州等电子商务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工作,鲜有到农村将电子商务与农业融合发展创业就业的。据阿里研究院与淘宝商学院联合发布的《县域电子商务人才研究微报告》预测,未来两年,全国县域网商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量超过200万人。再加上,河南省大部分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只是宽泛的面向全行业的电子商务,没有农业电子商务专项教育和培训,农村电商专业人才的输出与输入存在较大缺口,制约着河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三、河南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一)培育复合式的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电商运营、农产品流动、国内外贸易、金融机构和售前售后服务等类型的主体参与农业电子商务,在支持第三方平台创新和优化涉农电商业务的同时,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催生现代化专业数字化运营服务机构,为借助电子商务的现代农业提供信息共享、种植养殖精加工技术、平台建设优化、现代化营销、物流仓储配送等专业化服务。拓展农业电子商务产业链,培育一批具备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农业电子商务市场参与主体,从技术、运营、服务、物流等层面多个角度入手武装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提高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在引导农民网络购物的基础上,培养农产品上行的意识,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积极推进农业新零业态,建立多元经营渠道,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构建懂技术、有知识、能创新、会服务的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二)持续完善农业电商发展环境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必须要有宽带网络、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因而,在农村建立光纤光缆网络,4G网络,实现村村通网,家家有网,人人用网的愿景。加快农村生产、加工、生活、娱乐的数字化进程,开发针对“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1)以农村宽带网络、移动和联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推动农村互联互通的进程,提高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4G网络的覆盖面,促使网络运营商“提速降费”,开发针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和普及。(2)政府与“三大”运营商联手实现“精准扶贫”,政府补贴、政策扶持、运营商让利,对基础实施的铺设和建设实行减免,实现网络服务对广大农村特别是穷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经营进行服务。(3)做好整体规划设计,科学地设计农业物流布局。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企业、“三通一丰”+邮政物流快递行业等主体间合力协同,共同打造河南省农村的物流网点,在尽可能低压缩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网络,共享资源,节省成本。(4)搭建多层次发展平台,借助“阿里巴巴、中华粮网”等第三方平台,联合自建商城,发挥微商的作用,多元化多维度建设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企业民间资本的投入,扩大农业投融资渠道,为农业电商的发展注入更多的资本;引导约束规范电商运营,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筑巢引凤,引领回归,营造政府支持、企业投入、农民加入的全社会关注、支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氛围。(三)做好农业电商人才队伍建设(1)营造现代化农村环境,创造条件引进有技术、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端电商人才,为农业电子商务运营提供技术支撑、运营保障、方案策划和问题解决等服务,促进河南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高效发展。(2)内生农业电子商务专才,当今以农村联盟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具备大学经历、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拥有运营经验、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他们进行电子商务运营认知和应用,为他们输入网络技能,装备网络营销能力,训练网络平台优化,可以尽快地掌握电子商务运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快速建立一支潜在的农业电子商务从业队伍。同时,成立农业电子商务技校,将没有进入大学深造的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集合起来进行培训,引导他们在家乡利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一方面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素质,另一方面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再者还可以让农村实现安居乐业。(3)积极设立县域电商创业孵化园区,免费或低投入地提供创业空间,提供种植、养殖、深加工技术服务,提供物流、仓储、金融服务,为企业量身订做电子商务方案,引领广大农村青年回归农村,挖掘农业资源的最大优势,以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创业。(4)政府对农业院校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鼓励已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增设农业电子商务,以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突出三农特色,在专业核心课的设计、内容选取、理论与实践教学中以“三农”为对象,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农业电子商务运营的元素。(四)探索创建省县垂直型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要求,拓展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络的功能和作用,打造河南省农业电商省级+县级的“互联网+合作社”的运营体系统。省级农业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借助云服务、数据式信息化服务和智慧农业等新型业态,改造优化提升已有服务形式,组建集商务、融资、预测分析和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系统,与新型农业合作社、有实力的农业企业联合,充分发挥平台上各个主体的作用,辅助农业经营主体有目的的种、有目的的养、有针对性的生产、有标准的加工。县级运营中心、村级服务站等由县乡供销合作社牵头,利用现有经营服务网点,成立网上供销合作社。在实际经营中线上线下融合,一方面网络+实体开展O2O式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增加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整合技术含量少、服务内容不全、质量不高的实体营业连锁点。同时投资建设具有农产品特色的物流仓储中心,在各乡镇村设立分拣配送中心,提高二次派件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开展农村快件派送服务,解决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总之,对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提出的“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创业、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平台,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个目标,打造河南省的包含新理念、新要素、新动力和新转型的农业电商,一定能够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华丽转型,快速升级增长的助推剂。点击查看>>农业电子商务论文(优秀范文10篇)其他文章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