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与研究
作者:未知【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区域、一个国家悠久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更体现了作为文化传承纽带的重要作用。当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始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主要是传统的一种保护模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了比如抢救性的,生产性的保护。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元、多样的特点,单一地使用一种保护方式,不能够很好地让非物?|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只有因地制宜的创新保护模式,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时代内涵,才能让更多的人乐于自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模式研究
一、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尤其是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这些文化遗产形成了我们国家灿烂绚丽的多元文化。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和传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保护模式:
(一)政府主导型保护模式。地方政府主导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目前较为普通的一种保护模式,主要由当地的文新广体局部门或者下属的一些部门组织负责统筹管理和保护。所执行的政策主要是国家制定并颁布的各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2006年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并同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为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下了准基调。此外还积极组织除官方以外的社会知名人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新闻媒体等进行交流和研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源与社会上的相关人员能力相互整合,进一步发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济效益,还实现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共存理念。
(二)大区域覆盖保护模式。政府及相关部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对亟待濒临消亡的,具有民族独一无二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采取强有力地保护措施,甚至可以出台一些强制性的政策或法规,扩大保护范围。通过政府顶层设计,大区域覆盖保护的模式,激发出覆盖省份群众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性,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发地尊重保护非遗,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还可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依托群众文化形成社会保护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脱胎于群众文化,在成为非遗文化后,不能束之高阁,还是需要回到群众中去不断的传承和发扬。依托群众的社会保护模式关键是依托当地固有的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但是这种生态在面对外来文化的时候又显得较为脆弱,如果不及时的进行环境、人文方面的保护,就很容易消失。比如蒙古长调,皮影戏,学的人越来越少,当地渐渐没有了学习的氛围,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在政府介入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发挥群众的创造性和内生动力,成立自发性组织,人人参与起来保护非遗文化,政府加以引导,形成新型文化产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延续,让保护模式更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变化。
二、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保护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以“一带一路”为依托,打造内外共保护模式。据统计,目前我国成功申报的3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有几乎一多半的项目是在“一带一路”沿线上。这种地域的分布,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契机下推动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文化当中民心相通的一个最好的桥梁。比如蒙古族长调民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等等,都是具有文学、史学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开放增值型保护模式适用于对具有文艺、史学特色及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仅仅就停留在率先申报这样的环节中,还要适当的进行开发利用,保障我们的文化遗产同时,开发市场的潜力,让其依托民族和区域的特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新时期的使命。这样,就实现了保护、创城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的结合,经济发展与非遗保护并行的局面。
(二)将非遗保护和文化发展同步发展。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需要将其与文化产业发展一起重视起来。很多地方在申报成功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没有及时的将后续的文化产业跟上,导致错过了最佳的发展窗口期。将保护开发非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探索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规律、价值延展、保护方式等,并将当地的经济、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进行调研,最后分析市场调研结果。这样就可以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获得更多地经济效益,进而服务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接班人。人才的培养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非常的重要,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在这一方面,需要在两个地方下力气:一个是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机制,确保其生活状况改善的情况下,传播技能,让更多的人喜欢和热爱上这门技艺。二是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在学校中大力倡导和鼓励学生在兴趣课的选择上倾向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将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教育体系当中。编写相应的教材,开设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课程,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意识更好地融入到高校的教育中。
三、结语
保护以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兹事体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会越来越多。必须要将政府、社会、个人的力量凝聚到一起,坚持科学的传承方法,保护我们的珍贵历史文化,使其不断发扬光大,彰显出我国的文化底蕴,增强我国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万兆彬.基于协同创新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
[2]廖恒,邓朝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素及模式创新研究[J].天府新论,2013(03):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