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管理的敏捷供应链流程创新_交通运输经济论文

时间:2021-06-16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敏捷供应链(agilesupplychain)是一种基于所有供应方、买方在动态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各种信息冲击的网络协同机制,敏捷在包括物流在内的企业任何经营活动中的定义为快速响应。供应链从上至下表面上是物质流的流动,实质上是包括创新技术、管理内涵、市场冲击在内的无数种信息知识的移动,这些信息经过供应链实体的作用成为终端产品,一体化的供应链系统是社会扩大再生产效率提升过程中组织变革的延伸,改变了传统企业管理理念中的各自为政,从产业集聚角度扩大了“范围经济”,实现了资源的合理整合和配置。近年来一些世界知名企业积极采用知识管理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高露洁的全球SCM管理系统、联泰的D2S供应链战略等。在理论界对于知识管理与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关系有一些较为成型的探讨,研究从提升响应市场需求的速度、动态联盟组织的资源整合功能、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可利用性、业务流程快速再造等方面阐述了知识管理作用于供应链特点[1]。研究认为知识管理为敏捷供应链创造了知识交流平台,使得更大氛围内的资源整合变为可能,以提高整体管理的敏捷程度[2]。研究从一体化和灵敏性角度探讨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具体来说是当伙伴之间缺乏共享的信息时,其不确定性很大,供应链的灵活性和一体化程度会降低[3]。当伙伴间非严格保密性的关键数据(如制造商知道订货信息之外的需求预测、库存量和库存策略等)在链中能够保持透明,链中企业就可以更好地组织自身的生产等活动。这些研究结论为敏捷供应链构建及运营过程中知识管理作用的发挥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将知识管理和供应链流程管理两个概念进行合并,提出知识链概念,再对知识管理在敏捷供应链流程管理中发挥的知识集成作用进行探讨,最后对敏捷供应链流程管理效率提升的知识管理策略进行构想。
一、“知识链”内涵
“知识链”(knowledgechain)在企业资源整合、规划过程中自然而生,通过将物流、资金流的数字化和符号化将其转化为一种信息,以简化物流和资金流的操作,提升企业价值。GilbertProst则将知识链分为知识获取、开发与创新、共享与传播、使用和保存等环节[4]。李顺才等将知识链界定为:基于知识流在不同市场主体间转移和扩散、整合与创新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网络结构模式[5]。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产学研”体系已经构建多年,科研成果数量逐年攀升,但在世界上看仍然属于知识链的低端,高数量低附加值成为特征。关于知识链的研究,可以总结为以下4个方面。
1.“知识链”是企业层面的虚拟管理系统
马克思理论的世界观告诉我们世界万物之间均存在联系,企业在生产运用活动中,内部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发生物质和信息的交流,这是企业生存的前提,他们之间被一些无形的信息链条所连接,在实际中需要规章制度予以其运作保障。企业生产实质是围绕市场需求、自身资源情况、技术创新水平等一系列信息而进行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活动,最后形成的终端产品不仅仅是人财物的综合,也是信息集的集合。从价值创造角度看,信息链是一个使初段产品经过价值增值而形成终端价值的过程,信息的搜集、吸收、存储、传递、运用、再创新等一系列过程组成的动态增值链条,其中每个过程形成一个知识链元,链元之间的非简单加总式的协同运作,使得知识链成为高效益和高增值的代表。在企业之间知识因知识链进行扩散和转移,实现技术外溢。从这个层面看,信息知识掌控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实现了对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的全方位管理。
2.知识链实现了企业间虚拟联盟
一个企业在某些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将会带动上下游企业相关业务流程的变动,产业集聚体中核心企业被供应链所围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出相应调整,通过知识的流动,会将自身的知识进行扩散传播,并引导相关企业再创新,反过来相关企业的再创新业会导致同样的信息扩散。刘勇军(2007)认为知识链构成的基础条件是不同主体间的动态作用,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与顾客等其他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实质就是知识流的扩散与转移。孤立的知识链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组织均呈辐射状与外部众多组织发生基于知识流的密切联系[6]。
3.知识链加速了全社会“科研—生产”的协同
科技产业园区的建立代表着科技孵化器在社会功能中的诞生,具有科研能力的大中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知识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以科技园区为试点,意图打造高效的生产体。这使得科研和生产的衔接性大大增强,降低了脱节的可能性。目前我国知识链体系主要是研究所、国家实验室和高校,与实现真正的产学研综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4.知识链实现了物流效率的提升
传统的物流模式以销售为中心,知识链同时应用了知识资源的生产和应用,生产信息定位知识资源的搜集、筛选与存储,应用信息是对已有信息的甄别、运用和评估。具体可以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和系统仿真方法进行评估,目的在于实现知识链中的高效率、低消耗和平衡性以提升物流效率。
二、知识管理在敏捷供应链流程管理中的知识集成作用
现代企业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实现经营业务流程优化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敏捷型供应链的建立具有不同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很难被复制,是难以被模仿的知识资源。知识管理在供应链敏捷化过程中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供应链管理的知识集成先通过大量的数据搜集,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归档,并采取相应索引在必要时进行检索。
1.知识管理有助于优化供应链流程
企业运作中存在无数的隐性和显性知识,它们之间互相转化和延伸。形成一个永无止境的知识循环系统,有助于新知识的创造(原有知识的合并与发展),下面将根据有关文献对知识集成过程进行阐述。
第一步是外部知识的吸收,通过技术学习、培训以及信息搜集部门从外部获取与企业经营有关信息,当然这些属于显性知识的引进。同时也包括调研和行业交流获取来的隐性知识。
第二步是所吸收知识的甄别和选择。从集成流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甄别选择,特别是隐性知识,如一些管理经验但并未正式成文,可以通过甄别吸收后编码化。
第三步是内部创新活动。管理经验等隐性知识不可能完全被复制而适用于本企业,通过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
第四步是知识内化过程,通过ERP等现代信息软件实现信息在企业各部门的合理分布,各部门之间将各自的显性知识进行共享和交流。
第五步是知识“产出”化。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消耗,通过知识的运用将知识的价值附加在产出上。
供应链管理知识集成系统中信息流是纵向和横向同时流动的,造成了循环往复的流动并不断创造新的知识,这些知识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产品上,有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2.知识共享的价值规模经济
知识集成目的在于博取众家之长,使企业之间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单信息的发散,达到超过信息价值简单加总的超额价值。杨瑾(2006)认为知识的有效共享和集成能促进供应链内知识的良性流动和增值。共享知识可以提高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增强协作能力,并使成员之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共同拥有知识。这是建立长期信任伙伴关系的基础,供应链也将变得更富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知识共享通过共享机制将知识、经验在流程中进行最大范围的传播,使知识、经验的价值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体现;知识集成则将分散于流程中的个人知识、团队知识和组织知识进行挖掘,并将之融合到供应链的知识系统中去[8]。其中人的作用不可磨灭,员工将隐性知识采取逻辑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进行集成共享后,通过员工将信息价值体现在经营过程中,人是一种信息知识流动的载体,具有很强的能动性。
3.知识集成实现了供应链管理的灵敏性
内部联网技术实现了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各节点上知识库的建立,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首先提高了传统供应链管理中信息交流速度的限制,根据市场一个需求信息,生产、供货等信息都可以根据知识集成系统快捷地进行产生和传递;其次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灵敏性,通过员工不断学习和自我创新,企业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增强外部环境适应能力。郑薇(2004)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战略管理模式,通过供应链参与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和信息共享,对产品的原料供应、加工组装、分销配送等过程进行集成,贯穿整个供应链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协调、控制,实现供应链参与企业共同降低经营风险、共同提高竞争力、共同获利的目标[9]。
三、知识管理在敏捷供应链流程管理中的实施
为了敏捷供应链流程管理中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做好客户知识管理
产品的最终购买者是客户,在现代市场理念下,顾客是上帝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口号。客户知识管理(CKM)对客户信息进行辨别、吸收、转化,能够对自身的供应链体系进行完善。目前敏捷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着知识库体系中的信息无法满足最新的客户需求,应着力构建企业—客户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将新的信息存储于企业信息库中。在企业和客户不断交互的过程中,企业要能准确反映出在交互中获得创新的知识,以便企业能把这些客户知识存储于企业知识库中,同时企业需要确定这些知识中哪些对企业和客户来说有用,然后分类、编码和存储这些知识以便共享知识。建立知识库,实现知识编码化。供应链的知识库的作用主要是供应链的成员将各自现有的知识识别、分类,进行加工和提炼,形成系统的、不断发展的知识资产。在知识库中可以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则存贮,实现编码化。目前对显性知识(包括专利、商标、商务计划、市场研究以及客户名单等)的编码化工作已基本完成,但隐性知识往往涉及成员的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隐性知识所具有的特征不便于知识的格式化,因而在供应链知识库中占的比重较低。要实现隐性知识的价值,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企业知识管理人员组织各方面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等相关人员,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市场竞争、长远发展和形成、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采取知识地图、专家系统和知识工程等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地识别和挖掘。然后对所识别和挖掘出的隐性知识从重要性、获取难易程度、可共享性、独有性等方面进行科学分类和系统测度;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使零散、无序化的员工隐性知识有序化、组织化,最终实现编码化,逐渐培育和形成企业的核心知识。
2.增强知识管理的抗风险能力
供应链流程管理目的在于发挥企业信息共享优势,形成范围经济。但实际上各类风险在供应链协同的作用下也会产生恶性连锁反应,使得小风险蔓延升级成系统风险。故在选取供应链联盟企业和部门过程中,应积极进行风险防控,做好一定的保密工作,使得共享知识与产权保护界限分明。建立企业之间的信任机制。只有创造信任的气氛,才能发挥知识管理的效用。然而在供应链中,由于各结点企业的背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相互之间经常无法达到完全的信任程度,这就给知识的交流和传播带来障碍。建立信任机制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机制保证环境下,使供应链各成员要保持自己的核心知识,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也要参与供应链成员间的知识共享与交流,在交流与共享知识的同时使自身获得新的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库。
3.动态联盟机制的建立
知识转移效率是决定知识管理成败的关键,应当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行业间三个层面建立动态联盟机制,敏捷型供应链要求机制具有灵活、机动、信息的可转移意愿三个方面。敏捷供应链联盟内部按照统一的标准将自身的知识分门别类,然后由统一平台进行汇总。定期对联盟内企业的信息知识水平进行评价,对其知识转移能力、接受能力、创造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联盟机制的有效性。改善企业组织结构。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自然而然地共享知识的行为环境是在整个供应链中进行知识共享的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对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作一定的调整。
四、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国家进一步开放了原来相对封闭的业务市场;另一方面,各行业中有实力的企业进入中国内地,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更加依赖于对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管理和运用。知识管理体系总体上分为知识管理理念和知识管理的软硬件两大部分。其中,知识管理理念分为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两个方面。企业制度包括确立企业的知识资产和制定员工激励机制,从而加强管理者对知识管理的重视并鼓励员工积极共享和学习知识。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共享文化、团队文化和学习文化,帮助员工破除传统独占观念,加强协作和学习;知识管理的硬件对应的是知识管理平台,它是一个支撑企业知识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平台,通过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和知识门户等技术工具将知识和应用有机整合。
知识管理与敏捷供应链流程管理相结合是一种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理想路径,新经济时代下要求企业具备充足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运用能力,自主创新的过程较引进吸收更为烦琐,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和共同学习模式,可以增加研发能力;同时应注意控制知识管理中的风险,避免共享机制引发的风险蔓延。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