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中的衍生工具论文

时间:2021-07-05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虚拟经济最近在学术领域,关于虚拟经济的讨论成为热门。事实上,虚拟经济钻研其实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只是因为106大讲演首次提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的瓜葛”,这1钻研显患上更加首要了。

对于于虚拟经济,至今尚无1个权威定义(这也反应出虚拟经济钻研在中国仍处在1个无比低级的阶段)。1种通俗的说法是“以钱生钱的经济”。这是从价值运动角度的1个高度概括.无非,这类提法(至少在字面上)疏忽了虚拟经济1个最为显著的特征——“虚拟”。笔者以为,所谓虚拟经济,是指那些自身其实不拥有真正价值、而只拥有虚拟价值的符号(symbol)(如货泉、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和其它衍生工具等)的运动所形成的经济体系(恰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更偏向于使用符号经济(symboleconomy)概念)。那末,甚么是符号的虚拟价值呢?马克思在阐述虚拟资本的时候就指出,不论这些虚拟资本是甚么,它们的资本价值都纯洁是空想的,都无非是1个资本化(capitalization)的进程,是由这1资本所能提供的收入折算(或者倒推)出原有资本的价值的。换句话说,之所以认为那些符号的价值是虚拟的,是因为它们是1种未来收益的凭证,能够提供未来收入流,它们的(虚拟)价值是依据收入流倒算出来的。

衍生工具的争议

在虚拟经济中,虚拟特性体现患上最为充沛的是衍生工具。也恰是因为衍生工具的繁杂性,使患上人们对于它的看法充溢争议。

1种是格林斯潘的观点。他认为衍生工具是为抗衡风险而发生的。衍生工具的发展提高了风险配置效力从而增进了实体经济的增长。他的这1说法也患上到了1些实证钻研的支撑。早在一九九五年就有美国“310人小组”(GroupofThirty)关于衍生工具的调查。这个调查触及到衍生工具与市场波动、系统性风险的瓜葛。最后的结论是:整体来讲,衍生工具的发展对于经济的作用是踊跃。

另外一种是华尔街著名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的观点。就在美国4处寻觅伊拉克是不是藏有大范围杀伤性武器的时候,巴菲特指出,衍生工具是金融领域内的“大范围杀伤性武器”。巴林银行倒闭、美国长时间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问题,包含最近的坦然公司事件,都与衍生工拥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本文其实不打算给衍生工具1个正确的“说法”(这也是1篇文章所没法解决的),只想澄清1个问题,即对于衍生工具范围的认识。试图澄清这1问题的缘起是由于现在有些钻研者动不动就是衍生工具范围有多大,虚拟经济范围有多大。给人的感觉是,在咱们的实际糊口以外,还有1个大患上多的虚拟经济世界。无非,不管是普通百姓、金融理论家或者是实践家,除了了股票、债券这些基本的符号,对于衍生工具为何没有尤其的感受呢?这是否说明衍生工具在经济糊口中其实不如其范围所显示的那样首要?或者者,咱们需要更深刻地分析衍生工具范围所包括的经济含意?

衍生工具的范围

依据笔者的测算,一九八七至一九九九年,全世界产出只增长了五0%;在此期间,场内交易衍生工具名义本金增长了一七倍,而场外交易衍生工具名义本金则增长了一00倍。截止到一九九九年底,全世界衍生工具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名义本金总以及超过了一00万亿美元,而与此同时,全世界GDP总额才只有三0.六万亿美元,相差三倍多。

恰是在这个意义上,良多学者指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了严重的脱离,并意想到,与股票、债券交易比较起来,衍生工具交易范围是真实的“庞然大物”。

笔者认为,以名义本金来统计的衍生工具交易量其实不能看做是虚拟经济范围的1个准确表达(虽然1些学者在计算虚拟经济范围的时候,在衍生工具以外再加之股票、债券的价值),而是需要作进1步的分析。

首先要明确的是,衍生工具的巨额交易量其实不必然象征着巨额资金量的活动。由于交易者只对于衍生工具体现出来的实际价格与交易价格承当责任,所以执行交易所需要的资金量要远低于合约的名义本金额。比如1份一亿美元五年期的掉期合约,其名义本金为一亿美元,但交易该合约所需的金额只有(比如)四00万美元,乃至更低。

恰是在这个意义上,不能简单地以衍生工具的名义本金额来衡量虚拟经济发展到怎么的程度,也不能简单地以衍生工具的名义本金与GDP的比来衡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离程度,而是要分析这个巨额的衍生工具交易量实际象征着甚么。相比起来,衍生工具的“总市场价值”(合约正的市场价值与合约负的市场价值的绝对于值之以及)多是更加适合的反应虚拟经济流动范围的指标,由于这个市场价值反应了资金的活动。

整体而言,衍生工具市场价值要远低于它的名义本金,这个杠杆率(名义本金与市场价值的比率)由二0几倍到三0几倍不等。以一九九九年为例。尽管截止一九九九年底场外交易衍生工具交易名义本金额到达八八.二万亿美元,但其总的市场价值却要低患上多,只有二.六万亿美元。单纯来看衍生工具名义本金额八八.二万亿美元可能意义其实不大,能说明问题的是二.六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由于这笔资金是需要信贷支撑的,是隐含有资金活动的。

斟酌到在法律上可执行的双方头寸轧平因素,实际信贷支撑只需要这1市场价值的1半还不到。也就是说,总市场价值为二.六万亿美元的衍生工具所需实际信贷支撑或者者说信贷风险暴露就是一万多亿美元。

不要被数字吓倒

从衍生工具名义本金额到总市场价值再到实际信贷支撑或者信贷风险暴露,咱们至关于将原来的名义本金缩水了三0到七0倍,正如以《赌场资本主义》1书而著名的英国学者苏珊·斯特兰奇所提到的,全世界衍生工具交易“名义价值”到达了天文数字,但提供衍生交易的银行的实际信誉只有这个数字额的五%,乃至更低。

过于强调衍生工具交易的巨额名义价值可能会对于衍生工具交易所构成的真正经济流动水平发生误会。一样,因为衍生工具是虚拟经济中的首要组成部份之1,对于衍生工具交易范围的误会,也会影响到对于于虚拟经济流动水平的判断。换句话说,如果咱们以衍生工具的名义本金交易额来计算,就会夸张虚拟经济流动的水平。

通过对于衍生工具范围的正确解读,有助于正确估量虚拟经济的流动水平,从而不会把衍生工具看做是足以影响整个经济乃至推翻整个经济的庞然大物。

在某种意义上,这个庞然大物是个吹起来的“纸老虎”,它的影响规模是有限的。

这就是为何当笔者问起华尔街的1位股票交易员有关衍生工具的问题时,他的问答是:衍生工具其实不像所说的那样无比首要。

无非,这涓滴也不表明咱们可以忽视衍生工具。依照斯特兰奇的说法,即使全世界衍生工具交易所需要的银行信誉只至关于其名义值的五%,这也差不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七五家银行总资本的三倍。而且,就目前的中国而言,发展衍生工具,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是无比必要的(比如处在酝酿阶段的股指期货,和最近1些银行所推出的有点相似于期权的外币存款方式等)。只无非,在讨论虚拟经济的时候,不要被有点像在弄数字游戏的衍生工具交易范围所吓倒。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