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作者:未知[摘要]通过剖析我国低碳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并结合当今低碳物流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希望本文既能从理论上丰富低碳物流,又可以对低碳物流的发展实践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低碳物流;低碳经济;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0029-02
低碳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融入低碳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低碳物流也由此产生。随着低碳技术与低碳理念的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以低碳为标志的经济发展模式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发展。物流作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在发展低碳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物流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又是碳排放大户,降低物流业的消耗,能够有力的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先进的物流方式可以支持低碳经济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撑。所以对低碳物流的深入剖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低碳物流概述
1.1低碳物流的起源
“低碳经济”一词可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该词汇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标题的是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在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预示着中国经济将踏上整体低碳转型之路,低碳经济发展成为聚焦点。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减排任务对于物流领域而言不仅是前瞻性的理论课题,更是正在逼近的现实压力。
1.2低碳物流的内涵
目前,关于低碳物流的内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本文认为,低碳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利用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减少物流活动中的碳排放,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低碳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低碳经济,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低碳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2.1全社会低碳物流理念淡薄
我国全社会低碳物流理念淡薄,一方面,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低碳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难以制定出低碳物流整体发展策略,缺乏发展的前瞻性。另一方面,企业认为低碳物流只是一种理念,短时间内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还会增加物流成本。同时消费者低碳意识也缺乏,无法通过消费行为激励企业实施低碳物流。
2.2政策法规和行业制度滞后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建设,但针对物流行业的政策和法规还不是很多,总的来讲,我国还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缺乏对现有的物流体制进行强制性环境管理的能力,缺乏对企业物流活动的有效监管和控制。另外,标准是物流发展的基础,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我国物流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对于物流企业难以进行明确的界定,这就直接导致企业的合法利益难以维护。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各部门都有一些行业标准,但国家标准少,且各项标准之间不可连接。物流标准的认定与国际上存在较大差异。
2.3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物流技术和低碳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自动化、智能化的仓储、运输、搬运等技术装备的普及率不高,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初级水平,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
2.4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投入少,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设施与装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低,总体或局部的物流格局不清晰等问题。一方面,社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总体规模偏小,设施建设滞后;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内部基础设施落后,且不配套。
2.5物流人才短缺,低碳物流技术研究薄弱
我国通晓现代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稀缺,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屈指可数,企业在节能降耗的物流装备和技术方面的研发和投入微乎其微,导致低碳物流研究举步维艰。
3我国低碳物流的发展对策
3.1确立发展低碳物流的全新理念
发展低碳物流,乃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我国应尽快转变观念,确立发展低碳物流的全新理念,提高全社会的低碳物流意识,提高低碳物流的社会化程度,并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低碳物流发展的框架,做好低碳物流的政策性建设。
3.2完善低碳物流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
政府应加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物流产业宏观政策,通过环境立法、制定低碳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激励和引导物流行为,促进低碳物流健康发展。从系统构建的角度进行物流产业的调整,扶持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第三产业。设立环保基金、专项环保贷款等帮助企业发展低碳物流。
3.3建立低碳物流技术体系
我国应积极地引进、吸收和创新低碳技术,制订低碳物流技术发展计划,逐步建立节能、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成立低碳物流研究机构,完成现代物流中心(尤其是冷库)节能与环保。制定物流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开展自愿碳综合管理,为物流业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4加快低碳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我国应加快低碳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通过对其规模、布局、功能进行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其次,要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和城市配送等设施的建设力度,在建设投资规模较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公共信息平台等项目上,政府可通过投资、补贴等方式参与建设,对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政府要增加投入,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经营。
3.5加强低碳物流人才培养
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我国各高等院校应多开设现代物流专业课程,开展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学历教育,为现代低碳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在社会领域要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和培训工作,加强对认证培训的监管,确保认证质量,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物流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类物流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曾纪发.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J].中国信息报,2009(8).
[2]陶倩.低碳物流萌动[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12).
[作者简介]陈宁(1970―),女,辽宁沈阳人,硕士,辽宁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流配送管理、医药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