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惠州市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环境进行了全面深入调查,由此对其融资环境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惠州市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环境的理想模式,从而对融资环境的改善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惠州市;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环境;三板市场;对策
一、惠州市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现状
自2003年以来,惠州市一大批实力较为雄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民营企业集团迅速崛起,成为产业、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2006年,全市纳入民营科技统计的企业80家。这80家民营科技企业,长期职工人数22296人,拥有年末资产总额61.81亿元,工业增加值21.53亿元,总收入92.54亿元,净利润3.63亿元,出口创汇总额18565万美元,上缴税金总额2.12亿元。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小科技科技企业主要有:侨兴集团(通信设备制造业)、纳伟仕视听科技(电子制造业)、富绅集团(服装制造业)、博罗全成电子(电子制造业)、天缘电子(电子制造业)、亿纬电源科技(电器制造业)、海纳粮油(农业)、九华农贸(农业)、罗浮山药业(制药)等。随着惠州市中小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德进一步增强,截止到2007年初为止,惠州市经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147家,比2003年末增加63家,其中38家为高新技术企业,共有22家民企成立了工程技术中心,占全市工程技术中心的55%,从事研发的科技人才1097人。2008年,全市新增省级民营科技企业9家,2009年全市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26家。
惠州市惠城区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该区从2009年起5年内,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建立民营企业发展资金,扶持民营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人员就业型、农产品加工型4类民营企业实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
二、惠州市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环境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对惠州市进3年来中小科技企业的调查,融资环境现状如下:
1、企业规模小
中小企的界定标准中明确规定在一定规模以下的属中小企业,一般销售额在30000万以下和产值在40000万以下,但调查发现即便是收入高电子电器企业也远远小于30000元的规定,商业服务业收入最低,同时总入还呈一个比较高的下降趋势。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实际规模要比理论上的更小。正是由于这个规模小的特性使得中小科技企业向银行贷款时受到一定阻碍,并且规模越小受到银行拒绝贷款的次数越高,最高差距达至到54.58%,收到贷款的比例也越小,最大差距达到41.7%(见表1)
表1企业规模与银行贷款(%)数据来源:根据本课题市场调查结果统计得出
企业规模小往往成立年限短,企业年龄在两年以内的拒绝次数和八年以上的相差37.46%,款比例相差34.9%(见表2)。
表2企业年龄与银行贷款(%)
数据来源:根据本课题市场调查结果统计得出
2、企业偿债能力低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中流动资产比率逐年上升,表明中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提高,但比率偏低。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中资产负债率日渐下降,长期负债比率虽有起伏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中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正在减弱。
3、企业科技水平低
人才和投入影响企业的科技水平。在中小企业中高学历的员工比率偏低,表3中建筑和建材行业高学历员工比例甚至为零。研发人才比率和投入只有在以技术占先的电子电器行业稍高,分别为3.40%和3.26%。总体科技水平明显不高,影响企业的发展潜力。
总体上看,中小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够,加上科研经费少,研发人才短缺,设备更新缓慢,为牟利中小企业容易倾向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有害原材料、采用非法生产方式,或者模仿其他企业的产品,影响自身竞争力,从而影响长期盈利能力,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增加,降低融资能力。
表3企业科技水平指标评价表(%)
数据来源:根据本课题市场调查结果统计得出
4、企业经营者能力不高
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状况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能力、胆略和气魄。
表4企业组织能力评价表
数据来源:根据本课题市场调查结果统计得出
表4中,主要用战略能力、处理经营问题能力和竞争策略规划能力三个指标综合起来表示企业家的能力。除商业服务业89.62分值较高、电子电器格以外其余行业的中小企业综合组织能力都低于60,有待提高,而商业服务业则主要由于行业灵活性强,企业主每天要处理各种各样突发事件,能力相对强些。
5、人才资源开发不足,企业管理水平低
表5中,电子电器行业员工变动比率不高,表明企业对人才引入不够积极,工人工资水平不高且变及动速度不快,表明企业在物质投入方面不佳,培训重视程度也不够。化工行业员工学历结构变动比率较快,表明积极引入人才,但工资水平不够高(10.1千元),变动速度较慢(3.6%),物质投入不够,培训视度一般。
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企业管理水平低下,易形成无序状态:企业没有长期战略规划,或者战略执行于缺乏有利监督被企业主随意改动,规章制度对家族管理层“人性化”太强形同虚设,企业财务管理乱等。
表5中小科技企业人才资源能力指标评价表(%)
数据来源:根据本课题市场调查结果统计得出
6、企业信用差
笔者对惠州市60余家分布于不同行业的中中小科技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表6):虽然65%的企业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但仍有20%的业从未进行过信用等级评估;认为中小科技企业整体信企业用一般和较差的比率为65%,超过一半以上的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信用状况并不是太理想的,大约有73%的企业认为拖欠货款是造成信用不佳的主要原因。另外,虽有25%的企业认为自己的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但其中只有26%的企业能完整回答信用管银理制度的内容。
表6惠州市中小科技企业信用现状调查结果表
数据来源:根据本课题市场调查结果统计得出
三、惠州市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环境成因分析
(一)当前惠州市中小科技企业在融资过程还存在一些误区
1、过度包装或不包装。
有些中小科技企业为了融资,不惜一切代价粉饰财务报表,甚至造假,财务数据脱离了企业的基本经营情况;有些中小科技企业认为自己经营效益好,应该很容易取得融资,不愿意花时间及精力去包装企业,不知道资金方看重的不只是企业短期的利润,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及企业面临的风险是投资方更重视的方面。基于拿到资金,却没能做实质性工作中小科技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只顾融资进行企业扩张,忽视企业内部整理、塑造企业文化,建立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等实质性的工作,最终不能使企业走向规范化。
2、中小科技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有限。
中小科技企业主要靠自我积累创业发展,本钱少、底子薄,规模难以扩大,造成市场竞争能力低,因而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其对资金的需求呈现数额小、频率多、随机性大的特点,也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和复杂程度,各商业银行无法对民营企业实施有效的债务跟踪监管。
3、不愿意花钱请专业的融资顾问。
中小科技企业即使都有很强的融资愿望,但真正理解融资的人很少,总希望打个电话投资人就把资金投入企业,把融资简单化,不愿意花钱请专业的融资顾问。也不少人认为融资只需写个商业计划书,随便找个机构或个人来写,也不管他是否有融资的经验和融资渠道,只从低价格方面考虑。企业融资是要有丰富的融资经验,广泛地融资渠道,对自办市场和投资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要有很强的专业策划能力,要考虑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当前惠州市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环境中的障碍因素
1、金融体制、金融结构严重滞后,金融体制仍然是国有金融机构独大。
银行业历经十几年改革,虽然建立里一批股份制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但其基本体系仍然以国有为主,国有银行仍占整个存款、贷款的绝对比例;为民营经济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与经济的多层次相适应,金融机构体系也应是多层次的。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大多不能全面享受国家财政给予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的政策,更不具有向社会筹资的政策性权利,在竞争中处于弱势,难以担当对民营企业贷款融资的重任。
2、银行对中小科技企业贷款谨慎。
尽管央行信贷政策对民营中小企业,而且民营企业贷款数额都不大,但由于银行对民营企业缺乏了解,对其提供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甄别,何况对民营企业每笔贷款的发放程序、经办环节与数额较大的贷款大致相同,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银行不愿贷款。即使准备贷款给民营企业,由于对其信用水平难以判断银行也持谨慎态度。各商业银行往往集中力量抓大客户而不愿向小企业放贷,导致国有大企业锦上添花有余,而向民营中小企业雪中送炭不足。
3、中小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严重缺位。
资本市场是企业筹资、进行资本运作的场所,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直接融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融资方式之一。债券和股票是直接融资的基本工具。我国以股票为主体的资本市场建立的初衷是为大中型国企脱贫解困、扭亏增盈、筹资改制,初期不可能考虑非国有经济问题。至于债券,现行的重点工程建设债券、中央企业债券和地方债券,其利率固定,期限较长,主要用于大规模市政府工程以及基础设施等密集型项目建设,本身带有政府主导的色彩,自然与中小科技企业无缘。另外关于民间贷款,尽管我国民间投资潜力巨大,但由于社会投资需求与民间投资供给长期错位,造成了民间投资极度萎缩,而且,由于尚未取得合法“户口”。
四、构建理想的惠州市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环境
所谓理想的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环境,是指整个市场信用建设比较完善的大前提下,涉及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的各个部门都能够对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深入了解,本着为中小科技企业服务的宗旨,为其顺利融资创造条件。
(一)理想的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环境运行机制
1、提高金融部门服务意识,促进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
从当前惠州市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环境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部门还不能满足其融资需求,金融机构设置的不匹配和金融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因素,影响了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金融机构的设置上,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近年来,惠州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将贷款对象锁定在经营风险小、稳定性好的大型国有企业上,而经营风险大、稳定性差的中小科技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亲睐。
(2)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上看,其贷款的稳健性原则与中小科技企业风险大的特点相矛盾。由于相当一部分中小科技企业处在初创阶段,其经营风险通常大于收益,与银行的稳健性原则格格不入。其次,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的成本远比给大企业贷款的成本高,中小科技企业的贷款额度虽然不高,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体的发放程序和经营环节不可或缺。最后,银行信贷工作人员责任较大,承受压力较重,不敢放贷。
(3)中小科技企业是造成商业银行贷款损失的主要对象。在已统计的商业银行贷款损失中,对中小科技企业发放的贷款损失率最高,也动摇了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的信心。
因此转变银行对中小科技企业的服务理念,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实用性强的金融服务产品,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积极培育中小民营金融机构,实现银、企双赢
可以参照民生银行等中小股份制银行以及主办银行制等的思路考虑创立金融社区服务模式,使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深入到当地众多的民营企业,从而形成企业与金融机构“双赢”的局面。
在具体操作上,鉴于惠州市现有金融资源的总量规模已经不小,因此,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加快现有金融体制转化步伐,引导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真正成为服务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组织应该是工作的重点。针对中小金融机构在资金、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存在饿弱势,政府应该在税收、利率、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存款保险等方面给予优惠,各中小金融机构也应该强化市场营销观念,明确将中小科技企业作为自己的市场,根据客户需要,在开展传统存贷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有潜力的中间业务。为了给中小金融机构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政府应强化对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行为的治理。
第二,政策性银行的成立积极促进中小科技企业融资
如在日本,构建了专门的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公库系统。包括国民金融公库、商工组合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由于这些公库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财政拨款或由财政担保所发型的长期债券,因此,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长期资金贷款。到2003年3月底这三家公库提供的贷款占中小企业全部融资的8.9%。
基于以往的经验教训,在成立政策性银行问题上,财政部门应避免使其成为一种减轻财政包袱的手段,商业银行也不应指望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不良债务一股脑儿推卸给政策性银行,而民营企业更不应该存在侥幸心理,即把政策性银行视为“二财政”。从政策性银行获得的贷款可以不用偿还。总而言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运作原则应该是在确保其完成政府任务和目标的框架下,最大限度地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2、中小科技企业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科学融资战略的制定
对惠州市中小科技企业而言,只有先充分了解自身特点和不足,制定出针对性强的科学管理方案和长期发展规划,才能够为融资创造有利的内部环境因素。
中小科技企业综合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管理水平的进步上,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
(1)制定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企业中的个人是企业得以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民营企业要注意制定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努力实现个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作用发挥的最大化。中小科技企业在管理模式上普遍采用家族式管理,离专业化、规范化还有一定距离。
中小科技企业在注重上至管理高层下至普通员工的个人素质的建设同时,还要注重营造平等、公正,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激发员工的归属感与企业荣誉感,以提高企业凝聚力与工作效率,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2)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
第一,树立正确的财务观念,为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通过对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的全面分析,判断企业是否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和持续发展能力,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科学的筹资决策;要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在有效成本控制前提下实现企业资金适用效率最大化;规范会计行为,中小科技企业的会计人员应该本着条目清晰、数据真实的原则建账设帐,促使企业的财务资料具有客观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第二,企业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下,还要对所选投资银行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
企业与银行的前期沟通十分重要,它决定了企业成功融资的几率。企业对银行的了解,不仅仅是银行能提供的该款额度,还要根据企业自身所处行业与企业的现阶段发展情况来考察所选银行是否为最佳“人选”。如果中小科技企业所选投资银行恰恰对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不甚了解,那么在企业与银行的沟通过程中将会无形中加大难度,整个融资过程也会障碍重重。最好选择曾有过本行业投资背景的银行,这样会为双方的顺利合作打下基础。
3、融资服务部门是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环境健康运行的保证
近年来,随着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的上升,如何构建促进融资行为、保障融资效率的服务部门就成为了改善当前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环境的一项重要战略步骤,本文将讨论的融资服务部门包括:信息提供商、信用担保机构及信用评价机构。
(1)信息供给商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搭建绿色信息平台
信息不对称一直是导致银企之间融资不畅的关键所在,信息不对称的本质是银行未能够掌握企业足够的信息,以便对企业的当前状况与可预见的发展前景做出客观评估,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放贷风险,节约了银行的贷款成本。专业信息提供商的职责,正式用专业的人才去从事信息生产的工作,销售给需要信息的机构或个人,通过信息的专业化生产,可以有效遏制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些专门生产有用信息的部门便是信息供给商。
在融资活动进行前,银行面临着项目的选择。如果有能够提供有效信息的部门机构,收集、整理各种有关申请贷款的中小科技企业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加工、生产出对银行有价值的信息产品,出售给银行。银行根据这些信息,区分企业实力的强弱和申贷项目的好坏,从而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做出正确决策,由此减少了损失。对整个市场而言,由于信息的专业化生产和销售,克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小科技企业可以获得项目开发或企业扩张所需的资金,银行也可以通过和优质企业客户的业务往来实现利益双赢。在这样的融资过程中,市场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除了生产专业的企业信息外,信息供给商还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如:并购、上市等)和申请到的贷款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专门的监督,以更全面、及时的掌握企业动态,银行可以根据这些有用信息判断企业是否改变了资金的用途,从事更高风险的投资项目,损害银行的利益,将企业有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降低到最小值。
(2)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运作为中小科技企业实现畅通融资提供有力的担保支持
第一,中小科技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明确其服务理念,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中小科技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该树立坚定的服务理念,即全心全意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创造便利条件和优质的担保服务。中小科技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最重要的只能就是协助中小科技企业与投资银行进行有效的投融资合作,扮演中小科技企业与银行“中间代理商”的角色。利用自身优势(如信息优势、政策优势)提高担保效率,使协作银行与中小科技企业达到各取所需,共同获利的理想效果。
第二,针对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特点,制定科学的担保决策
中小科技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在融资行为中的反映为资金需求急、单项资金需求额少、申请贷款频率高。这就要求中小科技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业务展开过程中要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中小科技企业争取到所需资金,以免错过资金的最佳投入使用期,延误了企业的发展契机。担保的有效期限也要适当的延长,我国当前中小科技企业信用担保的有效期多为3个月至6个月,与国际上平均2年的担保期限相比仍有相当差距。担保有限期限过短与担保前期审核手续的繁琐以及中小科技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之间的不对称,会打消不少中小科技企业通过信用担保融资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担保机构自身担保能力的提高。
第三,担保机构应提高承诺担保额对实际财产的放大倍率。
当前我国中小科技企业信用担保额的平均放大倍率只有4倍,与发达国家放大倍率水平相距甚远。如日本,其信用担保协会承包金额的法定最高限额为基本财产的60倍。放大倍率的有限使信用担保机构的杠杆作用的发挥受到极大限制,制约了担保机构的资金运用能力。
另外,担保机构应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如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根据业务的进展,按比例逐步提取准备用于冲抵代偿支出和弥补呆账、坏账损失。良好的补偿机制可以消除因承担担保失败风险诸如资金减少、业务萎缩等影响,确保担保机构的生命不会因为某一次担保失败而终止。因此,风险补偿机制可以说是担保机构的“常青树”。
(3)专业的信用评价机构为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提供信用依据
通过设立科学合理的中小科技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见表7),使评价结果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企业信用水平。
数据来源:吴岩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9期
在掌握足够的民营企业信息的基础上,运用以上评价指标来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科学评价。由上表可以看出,根据一级权重和二级指标设置计算得来二级权重,然后一级、二级权重相乘得出综合权重。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计算具体操作方法为,对20个二级指标分别进行打分,然后再乘以综合权重百分比,最后综合相加得出最终结果。按照结果可讲企业进行分类,如企业得分大于85分可被评为信用等级很高,大于70分小于85分为信用高,大于55分小于70分为信用一般,大于40分小于55分为信用低,小于40分为信用很低。
(二)绿色融资通道是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环境的有益补充
所谓绿色通道,是指设立专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的非主板市场,以便及时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实现资金的合理有效配制,使急需资金的中小科技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资金的便捷融资方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绿色通道的含义不尽相同。本文所指的绿色通道主要是二板市场和三板市场。
1、首先来对当前我国的二板市场进行分析。设立二板市场是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现阶段,中小科技企业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来实现的,渠道单一。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不仅会产生资金紧张的后果,而且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在保证中小科技企业现有融资渠道的情况下,还应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为中小科技企业开辟直接融资的渠道。
二板市场最大特点就是降低企业进入门槛,它为有潜力的民营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机会。国际上二板市场的运作经验证明,严格的市场监督、较高专业水准的投资银行、成熟的投资者是建立二板市场的必备条件。由于二板市场面向高风险的新兴民营企业,上市标准低于主板市场。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为了保证二板市场的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在监管上将更加严格。二板市场的上市公司规模较小,企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与主板市场相比,其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较大,出现内幕交易和市场监督是二板市场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在国内,证券法规建设日趋完善,现行的证监会监管体系在制度上为二板市场的监管提供了保证。二板市场的风险偏高,因而要求其投资者应有能力对公司的业务情况以及涉及的风险做出透彻、客观的评价。
基于对二板市场的特点分析,可考虑推出以下便利措施:适当缩短或取消民营企业上市之前为期一年的辅导期;适当放宽保荐家数限制,加快民营企业批量上市的步伐;企业在通过证监会发行部初审以后,必要时可以组织专场发审会;企业股票发行和上市适当分开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二板市场的设立与完善,会促进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为民营企业融资带来正面积极效应。
2、三板市场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三板市场作为主板和二板市场的补充,同时又独立于主板和二板市场,应当有自己较为明确的市场定位。从我国实际出发,确定我国三板市场的定位时必须把握好市场取向。
三板市场应突出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服务。由于三板市场挂牌条件较低,客观上使其易于被中小企业所青睐。另外,三板市场作为第三层次市场,其有别于主板和二板市场的功能定位也决定了它应当以中小企业为主要的服务对象,这也正是我国设计和建立三板市场的初衷。
此外,三板市场还应为主板和二板市场提供退市通道。没有退出机制的市场不是完善的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了十余年,由于退出机制长期未建立,一些已经完全丧失主板挂牌资格甚至严重资不抵债的公司迟迟未能被清理出去,已经给主板市场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为了完善市场的循环系统,以规范化的方式揭示证券市场本身所固有的风险性,进而为市场的升级和高风险投资平台的推出奠定体制基础,我国的三板市场必须承担起为主板和二板市场提供退市通道的作用。发挥退市板功能,并不意味着三板市场只简单接纳退市公司。相反,必须积极赋予三板市场再利用的功能,即再融资和转上市的功能。
(三)政府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发挥积极作用
从惠州当前迫切需要而又能够做得到出发,提出由政府出面搭建三大平台,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发挥更积极促进作用的对策建议。
1、联合互助平台。由惠州市中小企业局牵头,借助中小企业协会、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会和信用担保协会等自律互助型机构,通过中小科技企业自身的努力,缓解融资难的困局。一是加强中小科技企业之间的互助合作,组织资金充裕的企业为其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组织中小科技企业相互间提供贷款担保或联合担保,以整体的信用提升贷款企业的信用,共同承担贷款风险。二是鼓励中小科技企业投靠优势企业,成为其零配件生产单位,由于生产的
关联性和产品销路的保障,优势企业客观上成为相关中小企业最好的信用担保单位,而中小科技企业的还款有了比较稳定的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信用度,缓解了融资难的问题。
2、信息信用平台。由惠州市信息产业局牵头,联合市小企业局、市发改委等单位,整合各单位、各部门的有关信息,加快全市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让网络信息成为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和融资的重要指引。重点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推进工商、银行、司法、海关、税务、质检、公安等部门掌握的大量企业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建立中小科技企业信用档案,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机构开展信用评级和信用发布,使企业的信用等级真正成为其获取融资的重要依据,提高企业对信用的现实需求。其次是加强政策引导,由市发改委、中小企业局等单位提供信息,及时将国家的产业政策传送给中小科技企业,引导中小科技企业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开展生产,从而获得融资。同时由金融机构在系统内建立相应的信息咨询系统,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贷款咨询、筹集资金投向指导、项目评估、政策信息、商业信息等,以更好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
3、学习培训平台。由市中小企业局牵头,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等单位,借助惠州学院等培训实体,组织开展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担保机构业务人员的培训学习,使之成为一项制度。一是由惠州学院在公务员初任班、公务员任职班课程内容设置上,增加金融一般知识和融资担保抵押实操的教学内容,对涉及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担保抵押业务工作部门人员,如工商管理部门、国土房管部门、车船管理部门等,实行必修课制度,以增强这些机关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提供良好服务的自觉性。二是利用惠州学院作为培训实体,聘请有关专家或银行、担保机构的高管,定期举办非盈利性的讲座或培训班,对中小科技企业和融资担保机构人员进行职业培训,特别针对中小企业财务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等融资“瓶颈”问题,教导改进的方法。通过培训提高中小科技企业人员的素质将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崇正,官秀黎.论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和金融支持[J].金融研究,2004,(9).
[2]戴淑虔.高科技产业融资理论、模式、创新fM1.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贾小燕.中小民营科技企业间接融资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经济问题,2006,3:70—71.
[4]李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因素分析[J].系统工程,2007.4:73—77.
[5]林贵.金融市场建设与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理论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21).
[6]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