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民经济提升的重要基石,本文运用管理学的理论解释了税收及税收管理的相关知识,并对我国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最后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地方税收管理管理机构产业结构
税收管理是整个社会管理中密不可分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农业、文化、教育等等方面的管理,构成了国家的管理系统。地方税收管理则是地方税务机关对税收进行管理并分配的过程,也是地方税务机关对税收管理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调节的方法。地方税收管理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税收管理同样具有如下作用:第一,筹集资金作用,主要指税务部门组织税款入库、保证财政收收入的作用。第二,调节经济作用,主要指其配合价格、工资等政策,调节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调节不同经济成分,调节企业收入水平的作用。第三,增强法制观念作用,即通过保护合法经营、打击违法乱纪活动、依法征税、依法纳税,树立和加强纳税人与税务人员的法制观念。第四,维护国家主权作用,即通过税收管理,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在参与国际经济技术活动中维持国家政治、经济效益。地方税收管理不仅具有上述作用,其作用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利于发挥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有利于发挥税收分配的经济杠杆作用;有利于发挥税收的监督作用。税收管理的作用如此之重大,启示我们要重视对税收的管理,通过对税收的管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再上一个台阶。
一、地方税收管理的方法
地方税收管理应该依托信息化,以信息共享、全程监控、数据比对为手段,以优化服务、方便纳税人为宗旨,以加强地方税收管理为切入点,通过部门配合、环节控制,实现诸环节紧密衔接,实现地方税收管理一体化、精细化、规范化。地方税收管理的方法要因地制定,例如辽阳市国税局提出的税收管理“加减法”,确保了收入的“稳增长”:加强信息管税,减少重复下户;加强纳税评估,减少日常检查;加强约谈自查,减少纳税风险;加强纳税服务,减轻纳税人负担。
二、当前地方税收管理机构设置中的不适应
分税制分设了国税与地税两套征管机构,对国税局和地税局的职权范围进行了分工。但是,两套税务机构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矛盾与不协调。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征管范围交叉。如,部分属于地方税的收入,如集贸市场和个体工商业户的税收以及涉外税收中的地方税收等仍由国税局代征,收入大部分划归地方,国税局征税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也使地方政府无法对属于本级的收入充分行使管辖权,这与建立国税、地税两个税务机构的初衷相悖。二是对共享税的征管存在矛盾。共享税由国税征管,但征收任务又与地方挂钩,是一种不彻底的分税征收制。三是征税权与其他执法权相脱节。即部分地方收入由国税局征收后,其他执法权,如管理权、检查权、复议权的归属如何与征收权一致起来,存在不少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三、当前地方税收管理中存在税收腐败
税收管理部门的腐败问题由来已久,自从产生税收这一国民收入再分配手段以来,税收腐败问题就应运而生,并且成为根深蒂固、难以清除的痼疾之一。税收负担的沉重和税收人员自身收入的有限是导致税收腐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税务人员的自身收入与所征收的税款相比则是相当小的一个数字,这两种比例差异越大,税务人员通过少征部分税款而将其转为自身收入以改善经济状况的欲望也越强。在这里纳税人和税务人员存在着明显的共谋,如果纳税人通过行贿进行逃税获得的收益高于行贿支出,则纳税人愿意进行行贿;而税务人员如果确认纳税人不会告密,并且可以逃避任何调查,则进行腐败就是税务人员的最佳选择。因此在地方税收管理中,必然存在税收腐败现象。
四、地方税收管理的改进的对策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营业税是地方税收固定的收入,在地方的财政建设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应广泛培植包括交通运输、建筑安装、旅游等在内的第三产业作为税源。优化产业结构,开辟新的财政收入来源,帮助国有企业改制转型。
2、处理好地方政府税收计划与应收尽收的矛盾。针对税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征管不到位与税收管理效率低”的问题地方政府应该处理好税收计划与应收尽收的矛盾。当政府税收计划与“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原则发生重大矛盾时,要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坚决禁止在组织收入过程中寅吃卯粮、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要加强宣传,讲清执法违法的危害,讲清违反经济发展规律收税对经济的恶性调节的道理。另一方面,也要挖掘潜力,应收尽收,实现税收收入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
3、加强税务人员的思想教育管理,提高税务队伍的素质。无论是税务领导还是员工,他们都是人民的公仆,但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人在利益的诱使下收受贿赂,滋生了税收腐败现象。因此,政府必须在税务部门内部要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坚持小平同志“抓法制”的思想,健全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使每一名税收人员都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坚决杜绝协商办税和包税等行为现象的发生,净化地方税收管理的思想道德及社会文化环境,提高税收部门干部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地方税收管理氛围。
五、对地方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针对我国当前税收管理体制的非均衡状态,势必要求政府进行改革,使改革后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达到均衡的状态。要实现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均衡,必须首先要解决一些问题:均衡选择改革目标;完善实现改革目标的供求机制;正确选择改革目标实现路径。
1、建立系统科学的税收。管理体制税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分税制的实施给当前独立运行的地方税务系统带来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转换脑筋,强化征管,建立并开拓与之相适应的税收管理休制,确保地方财力的来源,是摆在地方政府和税务部门面前的重要理论课题。基于政府对地方税收管理的盲目干预问题,税收管理部门必须把政府税收管理体制为主,地方税收管理体制次之的二级管理体制作为一个系统,对税收进行科学地、规范化地管理,不仅增加了税收量,还降低了制度运行的成本,最终将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
2、优化地税税制,开辟新税种。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使政府具备新的社会管理职能,这就决定了要有新的税收收入来源。税收制度也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来适应税收管理体制。例如: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保险金的欠费现象也缺乏强力制约。为了加强社会的稳定、实现税收的转移支付目标,养老金应被立法、规范为新税收;同样,可以对某些企业征收环境保护税,这样可遏制地方税收管理部门只收“污染费”,可从源头上根本性的消灭污染。
3、重视地方利益,适当下放部分税权。在不违反地方税收收益性原则的前提下,税收管理部门要重视地方的利益,适当下放部分税权,给予地方政府充足的自有税收收入的能力;同时中央政府也应在制度的设计上为地方政府留一些自有收入来源。从而使经济发展在地方与政府间达到“横向”与“纵向”的均衡发展。
4、合并重叠机构,理顺内部矛盾,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税务管理部门的广泛推广,“减人增效”机制对合并重叠机构,理顺机构的内部矛盾,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减人增效”也是解决“吃饭财政”问题的唯一方法。将地方与国家重叠的税务机构进行合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清退冗余人员,这样不仅在根本上减轻了经济负担、降低宏观税负、优化经济环境,而且还可以有效堵住税收征管漏洞,防止纳税人偷漏税,减少行政机关间的矛盾,改善行政机关执法效率,改善行政机关形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和地方财力的重要支柱,也是国家采取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在地方税收管理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结构、税收制度,实行规范的税收政策,对正确有效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社会就业,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功能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运书;赵艳艳.地方税收征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6.6
2、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2
3、宋延康著.中国税收管理体制的制度研究[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