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_财政金融论文

时间:2021-06-01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本文结合金融危机以及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后的经济形势,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和根本利益,分析了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同时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发展态势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制约因素;对策研究

一、引言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金融体制改革日益深化、人民币币值稳中有升,这些有利因素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因而人民币国际化也已成为中国金融领域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般而言,某国货币国际化的标准是:当一国货币被货币发行国以外的个人和机构接受并用作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时,就称为该国货币国际化。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和政府信誉的逐步提高,人民币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支付和结算。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韩国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均接受人民币存款和办理人民币其他业务。近两年来,中国已与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等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根据协议,签约国从中国进口商品时可以使用人民币,不必再使用美元作为交易的中介货币,这样一系列货币互换安排是人民币实现国际化长远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2009年7月,央行公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为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境外暂定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为首批境外试点地域,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现在试点城市正在进一步增加,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将不再限制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境外地域,同时可以对资本项目直接投资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进行尝试。这些举措说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逐步取得进展。
然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深化,同样应该注意到,人民币目前主要限于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在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债券市场、对外投资和金融交易等方面使用得还不多,可见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还远远不够,因此,在人民币资本账户尚存在管制的情况下,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以及对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1、中国金融发达和自由程度不足,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不完全具备
一国货币能否成为世界货币,从根本上来说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作为体现货币价值的重要指标——利率和汇率必须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市场化和采用相对自由的浮动汇率制是美元、欧元等世界货币的共同特征。然而,我国利率、汇率还没有实现完全市场化。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自1996年正式启动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一直在稳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利率市场化仍未完全放开,政府对一般存款利率一直存在严格管制。我国的汇率制度自2005年7月21日起,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还没有成为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制度改革要与我国经济状况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相适应,所以,对利率水平的一定管制和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还是我国目前较为可行的选择,但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长远发展来看,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还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而作为世界货币,要求国外持有者要能够用较低成本获得、使用和持有该货币,可以自由迅速的进出市场,即货币兑换基本不受管制,并拥有相对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但中国的金融市场发育比较滞后,无论是资产总量、交易规模,还是金融产品的品种以及金融创新能力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2、经济发展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
货币国际化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币值稳定,这样国外持有者才有信心持有和使用该货币。只有一国的经济实力强大,经济运行状况良好才能保持币值的稳定。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近年来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总体经济规模还不够庞大,经济结构问题日渐突出,经济发展质量不够高。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型为主,生产过程中能源、原材料消耗较高,同时国内的劳动力过剩和就业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这样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导致经济整体运行质量不佳。
3、我国财政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还具有很强的行政管理本位特征,国家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够,财政部门内部资金管理机构集预算的编制、执行职能于一身,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财政资金不能科学、公开、透明地分配。我国政府2009年财政赤字急剧上升,2010年我国财政赤字预算将首次突破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财政赤字是通货膨胀的一个主要来源,而通胀会直接导致本国货币币值不稳,影响持有者的信心,进而影响到货币的国际化进程。
4、政府金融监管体系尚需加强
货币国际化将使一国的金融风险增加。货币国际化后,国外持有者可以在短期内取得大量该国货币,一旦该国的经济发展出现问题,便会成为国际投机家进攻的目标,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因此,货币国际化要求该国政府要有很强的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政府要具有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能够根据国内国际经济、金融情况的变化,随时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进行宏观和微观调控。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发育不够成熟,因此,我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就更为突出。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人民银行1984年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短短的十几年,积累起来的经验是十分有限的,监管内容过于狭窄,监管的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因此,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现在还不能够完全承担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所带来风险防范的责任。
5、人民币国际化还面临一定的政治阻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国凭借其政治优势,会尽力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由于一国掌握了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调节权,可以获得丰厚的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同时可以使用该种国际货币的国家和地区将对该国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从而进一步影响影响和控制这些国家,,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必将遭遇到国际货币体系成员设置的阻碍。美国的反对就将是人民币国际化一个主要政治阻力,美国对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发展动向始终保持高度关注,而人民币的国际化势必会影响美国世界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实现,因此,美国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外部障碍。在亚洲内部,人民币的国际化必然会挑战日元的国际地位,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中日之间的的矛盾与冲突也将难以避免。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对策
目前大多数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利大于弊,而金融危机的出现在客观上也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现实说明,建立在一个主权国家货币基础上的全球结算体系不够稳定,而现在建立一种超主权的全球统一货币或货币单位的时机尚不成熟,因此,比较可行的是由多种货币共同承担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能。很多国家希望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让人民币尽早成为可兑换货币,以便为国际金融体系增加储备货币供给,发挥稳定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作用。
对中国政府而言,一方面,从降低外汇储备规模和减少外汇储备风险、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等方面考虑,政府希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担心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伴生而来金融风险问题,管理层对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也非常慎重。从当前的国内经济条件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但如果等达到条件完全成熟再去考虑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则会错失人民币国际化的良机,因此,要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货币国际化中的作用,积极主动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1、继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中国经济必须继续保持在亚洲乃至世界的领先增长,同时积极加快国内经济增方式的转变,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相对稳定,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国内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作为体现国家经济状况的人民币就会面临贬值的困境,进而影响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价值尺度和计账单位的作用,增加了国际其他国家持有人民币的风险,则别国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将会下降。
2、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
人民币国际化与利率、汇率制度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进程中,应加快利率和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加速利率的市场化进程,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
3、积极稳妥地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由于资本项目可兑换具有长期性、结构性和不可逆转性,因此资本项目管制的放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欧洲国家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走到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平均花费了16-20年的时间,而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地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还不具备同时完全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但这并不妨碍我国有选择、分步骤地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可选择资本账户的某些子项以及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作为试点,逐步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4、加快国内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建立目标明确、指标明晰、考核严格的预算执行机制,健全预算资金管理的责任制度。财政管理的核心是预算编制与执行。通过科学、规范、透明的预算编制程序,编制出便于管理和具有制约机制的预算,才能实现预算的规范管理。只有严格的依法执行和加强监督,才能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从而有效地保证币值的稳定。
5、继续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制定金融风险控制性措施
从当前正在经历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起因和扩散情况来看,严格的金融监管是十分必要的,应建立金融风险控制机制,对金融资本的运作进行严密监控,避免局部风险向整个市场扩散的可能。由于当前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相对比较狭小,金融高端人才缺乏,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而人民币国际化会对中国国内货币供应量与宏观调控的实施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一定要充分注意对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尤其是避免离岸市场的金融风险对中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的冲击。为此应制定法规和制度加强对人民币离岸业务的监管,同时制定一系列金融风险控制性措施,减少人民币利率和汇率风险的产生。
6、积极推动东亚区域的经济和货币合作
积极主动倡导和参与区域经济和货币合作,可以为人民币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在区域经济或货币合作组织中加强双边或多边经济和货币合作,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影响,提高人民币的地位。从东亚区域的经济格局来看,最具影响力的日本和中国目前都不具有足够的能力单独成为亚洲的经济主导力量,如果过多强调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势必引起与日本反对,因此,可以加强中国和日本的合作,先建立东亚区域货币联盟,然后进一步谋求人民币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陈雨露、王芳、杨明.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美元的经验证据——兼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J].经济研究.2005(2).
[2]武艳杰.透视美国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双失衡[J].国际问题研究.2009(1).
[3]魏艳涛,王赢.浅析次贷危机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J].现代经济信息.2009(11).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