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开题报告范文

时间:2020-09-29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那么,药学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要如何写呢?

药学开题报告范文篇一:

题目:非甾体类抗炎药在骨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与思考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理论意义: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指一大类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非糖皮质激素而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的药物,由于其起效快、止痛效果好,被称为抗风湿性疾病的一线药物。NSAIDs的使用往往强调个体化,一般药物使用数日后即可生效,对于骨科临床工作中意义更为重大。

实际意义:NSAIDs是临床医生特别是骨科医生应用最多的药物之一,临床上主要用于减轻或控制由非感染类炎症所致的疼痛。手术后疼痛。关节或软组织的损伤性疼痛等。对NSAIDs的认识道路应该与其他药物一样,从理论到临床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众所周知,几乎任何药物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有的甚至是致命的,无论对于患者还是临床医生来说,都需要正确的、客观的来评价它。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正确的指导患者,如何观察与分析评价NSAIDs的风险与利益,应该是未来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

二、论文综述(综述国内外有关选题的研究动态)

国内由于多种类或者单种药物大剂量的使用,导致出现多种不同的不良反应,我国有关NSAIDs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和文献资源中,涉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不良反应,随着NSAIDs使用的增多,这类药物的安全使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药师、患者、社会和政府的关注。特别是默沙东公司于2004年10月宣布主动从全球市场撤回万络(罗非昔布);最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为NSAIDs存在潜在的心血管和消化道出血风险,要求这些药品生产厂家在其说明书中提出警示,这使NSAIDs的安全用药成为目前全球医药界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为减少NSAIDs的不良反应特别进行了药物剂型的更改,药物应用方式及药物浓度的调整,趋利除害,发挥非甾体类药物的最大功效。

三、论文提纲

前言:NSAIDs是临床医学工作中重要的抗炎解热镇痛类药物,本文针对骨科临床工作中部分患者进行调研,合理应用NSAIDs后带来的益处,不良反应对骨病及骨折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多的药学专业工作者重视起此类问题,现就次课题进行相关的综述如下:

选题意义:观察国内NSAIDs产业发展市场,客观评价NSAIDs的药物作用,合理应用NSAIDs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提出预防性建议,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NSAIDs作用机制一线药物骨折影响合理用药

1NSAIDs历程及国内外发展形势概述

1.1NSAIDs出现及进展

1.2NSAIDs在国外的占比地位

1.32011-2013年NSAIDs在国内的发展趋势

2NSAIDs的药理作用机制

3非甾体类药物的现代分类

4NSAIDs在骨科疾病领域的用药分析

5骨科临床工作中NSAIDs的选择所带来的安全性和影响

6NSAIDs骨科临床工作中的思考

7NSAIDs未来的展望

四、与选题相关的主要参考文献

[1]BrooksP.UseandbenefitsofNSAIDS.AmJMed,1998,104(3A):9~13.

[2]褚大由.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治疗与综合治疗[C].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第二期

[3]李淑媛、石刚刚.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二版

[4]GriffinMP.Epidemiologyof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associatedgastointestinalinjury.AmJMed,1998,104(3A):23~29.

[5]高锦杰、李春燕、田斌、张建军.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

[6]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7]辜晓岚、徐建国.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C].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

[8]应东敏、沈英.浅析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

[9]钟建球.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应用分析[D].汕头大学,2011

[10]王振刚.非甾体抗炎药物在中国的应用[J].中国医刊,2004第五期

五、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20XX.1.10-20XX.1.13

NSAIDs历程及国内外发展形势概述

20XX.1.14-20XX.1.17

1.NSAIDs的药理作用机制

2.非甾体类药物的现代分类

20XX.1.18-20XX.1.20

NSAIDs在骨科疾病领域的用药分析

20XX.1.21-20XX.1.23

骨科临床工作中NSAIDs的选择所带来的安全性和影响

20XX.1.24-20XX.1.26

NSAIDs骨科临床工作中的思考

NSAIDs未来的展望

药学开题报告范文篇二:

题目名称:番泻叶对小鼠尿量的影响

研究现状:

一、普鲁兰酶

普鲁兰酶(Pullulanase,EC.3.2.1.41)是一种能够专一性切开支链淀粉分支点中的α-1.6糖苷键,从而剪下整个侧枝,形成直链淀粉的脱支酶。普鲁兰酶还可以分解普鲁兰多糖,普鲁兰酶来源于微生物,R-酶则来源于植物。普鲁兰酶最初是由Bender和Wallenfels于1961年通过产气气杆菌Aerobacter.aerogenes}(典型菌为肺炎克雷伯氏杆Klebsiella.pneumoniae)发酵获得,他们报道了该酶良好的酶学性能。之后,各国的科研人员经过广泛深入研究,从不同的地区、微生物中获得该酶,掀起了开发普鲁兰酶的高潮。

在淀粉加工工业中,α淀粉酶最为常用,它的功能是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单独用它时,产物中含有大量分支结构的糊精,其中就含有大量的α-1,6糖苷键。假如不把淀粉的α-1,6糖苷键彻底分解的话,势必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自然界中,存在有能分解淀粉的α-1,6糖苷键的酶,通称为解支酶。如寡α-1,6葡萄糖苷酶(E.C3.2.1.68,Oligo-l,6-glucosidase),普鲁兰酶(E.C3.2.1.41Pullulanase),异淀粉酶(E.C3.2.1.68,Isoamylose),支链淀粉一6-葡聚糖酶(E.C3.2.1.69,Amylopectin-6-gluanohydrase),其中普鲁兰酶要求的底物分子结构最小,故而可以将最小单位的支链分解,导致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淀粉,所以在淀粉加工工业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故而许多国家都争相开发,但是到现在为止,只有丹麦的NOVO公司具有普鲁兰酶的生产能力。我国只有向其进口,但是其价格昂贵,限制了普鲁兰酶在我国的应用。其实,我国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发普鲁兰酶的产生菌,但是该菌的酶学性质不适合生产,至今我国在普鲁兰酶的国产化方面还没有报道。

在淀粉的加工行业上,对普鲁兰酶的酶学性质的要求是耐酸耐热,其原因是因为通常使用外加酶化法,由于所用酶类的限制,普鲁兰酶的添加可以在两步反应的任何一步,但必须满足上述的反应的条件。因此所开发的普鲁兰酶的酶学性质必须满足现有的酶法水解制糖的条件,也就是耐酸耐热。

二、普鲁兰酶的研究现状

1.产普鲁兰酶的微生物

普鲁兰酶最初是由Bender和Wallenfels于1961年通过产气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发酵获得。他们报道了该酶的良好性能之后,各国的科研人员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从不同的地区的微生物中获得该酶,掀起了开发普鲁兰酶的高潮。但是迄今为止,尽管发现许多微生物能够产普鲁兰酶,但是由于当今工业生产条件(酸性,温度),大多数微生物所产的普鲁兰酶并无商业价值。以下便介绍一下普鲁兰酶的生产菌种。

1.1蜡状芽抱杆菌覃状变种(BacilluscereusVar.mycodes)

由日本的ToshiyukiTakasaki于1975年发现。该菌同时产生两种淀粉酶:β-淀粉酶和普鲁兰酶。最佳作用条件为pH6~6.5,温度50℃,最大转化率(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大约为95%.酶学研究中发现,此酶在pH5,温度60℃依然保持大部分活性,该菌的营养细胞呈棒杆状,聚集成长短不等紊乱链状,无运动性,格兰氏阳性,产芽抱时细胞无明显膨胀。该菌最适生长温度30℃~37℃,最高生长温度在41℃~45℃,可以利用葡萄糖,甘露糖,麦芽糖,海藻糖,淀粉和糖原。

1.2嗜酸性分解普鲁兰多糖芽抱杆菌(BaciIluS.Acidopullulyticus)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丹麦Novo公司获得此菌,此菌所生产的普鲁兰酶耐热

(60℃),耐酸(pH4.5)。该公司经过投入巨资开发研究,1983年Nov。公司在日本和欧洲市场同时商业化销售,商品名Prornozyme。如今,它是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普鲁兰酶。Bacillus.Acidopullrrlyticus呈棒状,深层发酵几小时后,可观察到类原生质体的膨胀细胞,较稳定,饱子呈圆柱体或椭圆体。格兰氏反应阳性,37℃生长良好,45℃以上和pI-1高于6.5以上不长,在以普鲁兰糖为碳源的培养基((pH4.8~5.2)上生长良好。

1.3枯草芽饱杆菌(Bacillussubtilis)

1986年,日本的YushiyukiTakasaki报道了一株能产生耐热耐酸普鲁兰酶的菌种,被命名为BacillussubtilisTU。此菌种所产生的酶为普鲁兰酶和淀粉酶的混合物,可水解淀粉为麦芽三糖和麦芽搪.水解普鲁兰糖为麦芽三糖,其中普鲁兰酶最佳作用pH为7.0~7.5,但在pH5.0时亦有约50%的酶活,此普鲁兰酶最佳作用温度60℃。

1.4耐热产硫梭菌(ClostridumThemosulfurogenes)

1987年.德国的E.madi等报道了一株能同时产a淀粉酶、普鲁兰酶和葡萄糖淀粉酶的菌种:耐热产硫梭菌。该菌种所产普鲁兰酶有较广的温度适应范围(40℃~85℃),在pH4.5~6.0有较高的活性,在如此广的范围内都有较强活力无疑将扩大该普鲁兰酶的应用领域.

1.5Bacillusnaganoensis,Bacillusderamificans,Bacillus.Acidopullulyticus

上世纪九十年代,Deweer发现了普鲁兰酶产生菌Bacillusnaganoensis;Tomimura筛选出Bacillusderamifrcans。这两株菌所产的普鲁兰酶的酶学性质与Bacillus.Acidopullulyticus的酶学性质相似。这两株菌都是中度嗜酸菌,在pH6.5以上就不生长,温度超过45℃以上同样也不生长。这两株普鲁兰酶产生菌的发现,进一步拓宽了普鲁兰酶的应用。

1.6产普鲁兰酶的高温菌菌种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在通常的自然条件下,很难筛选得到极端耐热的普鲁兰酶生产菌种,于是各国的科学家便把目光转移到温泉嗜高温细菌的筛选,而且现在已经取得较多的成果。Bacillus如vorcaldarius所产普鲁兰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75~85℃,pH6.3,Thermotogamaritime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90℃,pH6.0,ThermurscaldopHilus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75℃,pH5.5,Fenidobacterionpernnavoran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80~85℃,pH6.0o

2.普鲁兰酶的分子结构

至今为止,许多普鲁兰酶的基因己经被克隆,但是还没有见到任何有关普鲁兰酶结构的报道,但是在根据序列相似性对糖普键水解酶的分类,普鲁兰酶属于第13家族,α淀粉酶家族,这个家族中包含了30多种酶,可以分为水解酶,转移酶。异构酶三大类。这些酶能够水解和合成α~1.4,α~1.6,α~1.2,α~1.3,α~1.5,α~1.1糖苷键。其中很多酶的结构已经被报道,它们都采取了(β/α)8的结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研究,这个家族的蛋白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酶的活性中心都是(β/α)8折叠筒的结构,命名为结构域A。第13家族的大多数酶还具有结构域B,它是位于(β/α)8折叠筒中,第三个β片层与第三个α螺旋之间的一段序列,其特点是结构和长度差异较大,推测其功能是与底物的结合有关。在紧接着(β/α)8折叠筒后,还有C结构域,紧接C结构域,部分家族成员还有结构域D。

3.普鲁兰酶的应用

普鲁兰酶,在食品工业中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酶制剂和加工助剂。它能专一性分解淀粉中的支链淀粉和糖原分子及其衍生的低聚糖分支中的α~l,6糖苷键,使分支结构断裂,形成长短不一的直链淀粉。因此,将该酶与其它淀粉酶配合使用时,可使淀粉糖化完全。近年来,普鲁兰酶己作为淀粉酶类中的一个新酶种,应用于淀粉为原料的食品等工业部门,在食品工业中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3.1单独使用普鲁兰酶,使支链淀粉变为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具有凝结成块,易形成结构稳定的凝胶的特性,因此,可作为强韧的食品包装薄膜。这种薄膜对氧和油脂有良好的隔绝性,又因涂布开展性好,故适合于作为食品的保护层。它还适合于淀粉软糖制造,也可用作果酱增稠剂,用于装油脂含量高的食品,以防止油的渗出以及肉食品加工。近年来在食品工业中提倡使用可被生物降解的薄膜,直链淀粉在这些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前途。豆类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因此绿豆淀粉制成的粉丝韧性比其它淀粉好,如果用普鲁兰酶处理谷物淀粉,再制成直链淀粉后,可以制成高质量的粉丝。一般谷物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仅占20%,支链淀粉含量约为80%。工业上每生产1吨直链淀粉就有4吨副产品的支链淀粉。美国虽然通过遗传育种的方法.得到含直链淀粉60%玉米新品种,但不大适于大量生产。国外已采用普鲁兰酶改变淀粉结构,可使支链淀粉变为直链淀粉。据报道,采用此法收率可达100%.制造直链淀粉的方法为,先采用普鲁兰酶分解经液化的分支部分,使其转变为直链淀粉,并以丁醇或缓慢冷却法沉淀淀粉。再回收含少量水分的晶型沉淀物,最后通过低温喷雾干燥法制成粉状的直链淀粉。

3.2普鲁兰酶与β~淀粉酶配合使用生产麦芽搪

饴糖是我国传统的淀粉糖产品,其中所含部分麦芽糖,广泛用于糖果、糕点等食品工业。目前生产方法是以α~淀粉酶进行液化,再用β~淀粉酶水解支链淀粉,这样只能水解侧链部分。接近交叉地位的α~1.6糖苷键时,水解反应停止。但如果使用普鲁兰酶共同水解,便能使分支断裂,提高淀粉酶水解程度,降低了β极限糊精的含量,大大提高了麦芽糖的产率,有利于生产麦芽搪浆。目前对加普鲁兰酶进行糖化己作了较大规模的试验。试验条件为。每批投料量约为900公斤碎米,粉浆浓度为15~16Be°数皮用量1.5%(对碎米计),β~淀粉酶活性2,000单位/克以上,pH5.8;普鲁兰酶活性45,000~55,000单位/克,系由产气气杆菌生产,每批用量为1公斤。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普鲁兰酶糖化的试验糖与对照糖品相比,还原糖平均增加14.8,麦芽糖含量平均增加了45.6,糊精含量平均减少了26.7高浓度麦芽糖浆较之高浓度葡萄搪浆,具有不易结晶,吸湿性小的特点,所以高浓度麦芽糖浆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采用普鲁兰酶与p一淀粉酶配合使用,成本低廉,麦芽糖收率达到70%左右,其至更高。

3.3用于啤酒外加酶法糖化

啤酒生产中麦芽,既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也为酿造过程提供了丰富的酶源。在啤酒酿造的糖化过程中,麦芽中分解淀粉的主要酶是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分解淀粉α~1.6糖瞥键的R一酶(植物普鲁兰酶或植物茁霉多糖酶)。β~淀粉酶与另两种淀粉酶协同作用,可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也包括少量的麦芽三糖和极少量的葡萄糖)和低分子糊精。使麦芽汁有比较理想的糖类组成。在工业生产中为了节约麦芽用量,采用所谓外加酶法糖化,即在减少麦芽用量的前提下,增加淀粉质辅助原料的比率,并加入适当种类的酶制剂进行搪化。要使大麦及其它辅助原料糖化完全,需要外加a一淀粉酶和分解α~1.6糖苷键的普鲁兰酶制剂等。单独使用a一淀粉酶时产生麦芽糖和麦芽三搪是很不完全的。假如分解淀粉α~1.6糖苷键的酶活性不足,淀粉分解就不完全,其结果是可发酵性糖含量低,制成的啤酒发酵度达不到要求。若采用能分解α~1.4和α~1.6糖苷键的糖化型淀粉酶,则其反应产物为葡萄糖,容易使酒味淡薄。采用普鲁兰酶与α~淀粉酶协同,效果良好,其分解产物主要是麦芽糖和少量的麦芽多糖。采用外加酶法糖化时,加入酶制剂的用量为:淀粉酶6~7单位/克大麦及大米:蛋白酶,60-80单位/克,并配合以菠萝蛋白酶10ppm,普鲁兰酶50单位/克大麦。以上三种酶制剂均添加于糖化或酒化开始。

总之,普鲁兰酶无论作为酶制剂和食品工业的加工助剂均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研究目的和意义:

酶制剂工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己经形成的一个重要的产业,目前世界酶制剂总产值达100亿美元,我国的产值约为100亿人民币,并且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新酶种的开发,这一市场正在迅猛发展。但是全球酶制剂产业几乎被几家外国公司所垄断,其中丹麦的NOVO公司几乎占全球总销售额的一半。本研究对普鲁兰酶的开发,对酶制剂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我国自从七十年代开始便对普鲁兰酶进行研究开发,但是所开发得到的普鲁兰酶,既不耐热也不耐酸,这就使其在工业化应用中受到了局限。为了改变我国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填补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寻找一条国产化的道路,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自然微生物资源,普鲁兰酶,提高我国淀粉原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整个淀粉加工行业的生产率,这对我国淀粉加工产业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研究内容(内容、结构框架以及重点、难点):

一.普鲁兰酶产生菌的筛选

(1)样品的采集;

(2)菌种初筛;

(3)菌种复筛;

(4)菌种保藏方法;

(5)酶活力测定方法的建立。

二.产普鲁兰酶菌株的产酶条件的研究

(1)碳源,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2)初始PH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3)接种量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4)发酵温度对产酶的影响;

(5)金属离子对产酶的影响。

重点或关键技术:

(1)纯菌株的分离;

(2)菌株的鉴定方法的选择。

研究方法、手段:

一.普鲁兰酶产生菌的筛选

(1)样品的采集:选择适合产生的地点(面粉厂.菜地.果园等)采集土样

(2)菌种初筛:在采集的土样用无菌水稀释后,在含有淀粉类的培养基中做平板涂步,37℃培养48h后,用碘液进行显色反应,将有淀粉酶产生的菌落接于斜面中保存。

(3)菌种复筛:将前期分离的能产生淀粉酶的菌株涂步于普鲁兰糖平板上,37℃培养48h后用95%乙醇进行透明圈实验。有透明圈产生说明菌株产生普鲁兰酶,将产生透明圈的菌落挑于斜面培养基培养。

(4)菌种保藏方法:采用4℃低温保藏。

(5)酶活力测定方法的建立:采用发酵培养液经过离心后利用DNS显色法520nm测定吸光值,测定标准葡萄糖标准曲线,利用标准曲线计算普鲁兰酶酶活大小。

二.产普鲁兰酶菌株的产酶条件的研究

(1)碳源,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采用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测定酶活力。(其他条件相同:接种量,装瓶量,初始PH值,转速,培养时间。)

(2)初始PH对发酵产酶的影响:采用相同发酵培养基,在不同初始PH下接种等量种子液。在相同条件下培养,测定发酵液的酶活。(其他条件相同:接种量,装瓶量,转速,最佳培养温度,最佳培养时间。)

(3)接种量对发酵产酶的影响:在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接入2%,4%,6%,8%,

10%,14%,18%的种子培养液于最佳碳源,氮源,最佳初始PH的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分别检测酶活。(采用以上确定的最佳碳源,氮源,最佳初始PH。)

(4)发酵温度对产酶的影响:采用相同培养基,在不同温度下(25℃,30℃,35℃,40℃,45℃)培养一定时间,测定酶活力。

(5)金属离子对产酶的影响: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少量不同金属离子,发酵后测酶活。(金属离子有:锰离子,钙离子,锌离子,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

研究进度

:完成项目总体进度30%,样品土样的采集及前期的准备工作,菌株的初筛,包括(样品土样原液的涂步培养及摇床培养,产支链淀粉酶菌株的挑选及斜面培养)。

:完成项目总体进度50%,菌株的复筛,包括(产普鲁兰酶菌株的筛选及斜面培养),葡萄糖标准曲线的测定,酶活测定方法的建立,并以酶活大小对菌株进行再次筛选。

:完成项目总体进度80%,产酶条件的研究。包括:碳源,氮源,初始PH值,接种量,发酵温度,金属离子。并通过各中单因素试验确定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氮源,初始PH值,接种量,发酵温度,金属离子。

2009、4—2009、5:完成项目总体进度100%,课题总结,撰写论文。

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等)

自从1961年BenderH.等人在研究一株产气气杆菌Aerobacteraerogenes(典型菌为肺炎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pneumoniae)时首次发现普鲁兰酶后,国际上对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许多微生物可以产生此酶,并筛选出一些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优良菌株。随着该酶的应用发展,对耐热性普鲁兰酶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已成功克隆并表达了该酶的基因。国内1976年开始对一株产气气杆菌(Aerobacteraerogenes10016)的普鲁兰酶进行研究,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酶的分离提取及酶学性质作了报道,并研究了该酶的食品级提取技术。此外,陈朝银、刘涛等人从云南温泉水样中筛选到一株产普鲁兰酶高温栖热菌菌株,通过诱导等实验将该酶的酶活从0.069u/mL提高到170u/mL,酶产量提高了近2500倍左右,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及pH分别是75℃和4.5,具有一定的耐热和耐酸特性。陈金全等从温泉水样中筛选到一株产耐热耐酸普鲁兰酶的野生菌株,并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化学组分分析及16SrDNA序列比对、基因组DNA的G+C摩尔百分含量、同源性比对等实验,鉴定其为脂环酸芽抱杆菌属(Alicyclobacillus)的一个新种,所产酶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最适pH值4.0,具有较好的耐热耐酸特性。杨云娟等利用毕赤酵母成功构建了普鲁兰酶表达量较高的基因工程菌,摇瓶发酵酶活可达350.8U/mL,最佳发酵条件下产量可达504.5-510.1U/mL.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00C,最适pH值4.5,具有较好的耐热耐酸性。目前我国仍没有具备独立生产普鲁兰酶能力的厂商,要实现低成本、国产化的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技术应用于耐热脱支酶的研究,使耐热异淀粉酶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Coleman等人将嗜热厌氧菌T.brockii普鲁兰酶基因克隆到B.subtilis中得到的克隆子分泌的普鲁兰酶数量高于出发菌株,Okada等人将BacillusSteanther,onhiu:中编码热稳定异淀粉酶的基因克隆到B.subtilu:中,得到的转化菌株其异淀粉酶能在60℃稳定15分钟。Burchadf将。ostridiumthermosulfurogenesDSM38%的嗜热异淀粉酶基因克隆并在E.coli中表达,所得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与出发菌相同,而且在高温下仍能保持活性.Antranikiam等人将Pyrococcus舟riousous的异淀粉酶基因克隆到E.coli中并分离得到了酶蛋白。尽管如此,目前尚未有已将转基因的耐热性异淀粉酶工程菌应用到工业生产中的报道。众所周知,利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剂单独或复合处理微生物细胞是选育高产变种菌株行之有效的经典方法,它在为培育多种抗生素、氨基酸、核苷酸激酶(尤其是蛋白酶和淀粉酶)的高产变种菌株方面曾经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是方便易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1][美]惠斯特勒等编王雏文等译.淀粉的化学与工艺学[M].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8

[2]张树政.酶制剂工业[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邬显章.酶的工业生产技术[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TaniguchiH,SakanoY,OhnishiM,OkadaG(1985)Pullulanase[J].TanpakushitsuKakusanKoso.Ju1;30(8):989-992.Japanese

[5]Jensen,B.F.,andB.E.Norman.1984.Bacillusacidopullulyticuspullulanase[J].:applicationandregulatoryaspectsforuseinthefoodindustry.ProcessBiochem.19:351-369

[6]TomimuraE,ZemanNW,FrankiewiczJR,TeagueWM.[J].DescriptionofBacillus

naganoensissp.nov.IntJSystBacteriol.I990Apr;40(2):123-125

[7]吴燕萍,等.微生物法生产普鲁兰酶的研究[J].生物学技术,2003,8(6):14-17

[8]金其荣,等.普鲁兰酶初步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1,28(1):39-43

[9]程池.普鲁兰酶Promozyme200L.及其生产菌种[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2,(6)

[10]唐宝英等.耐酸耐热普鲁兰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128(1):39-43

[11]郭宏文,江洁,田明,陈连峰.酸性异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J].中国酿造,2013,(07).

[12]金翀,顾国贤,陆健.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普鲁兰酶的影响[J].无锡轻工业大学学报,1999,(02)

[13]程池,张锡清.普鲁兰酶活性测定方法[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8,(06).

[14]温其标,陈玲,罗兴发,颜盛发,张力田.普鲁兰酶对木薯淀粉糖化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7,(12).

[15]NairSU,SinghalRS,KamatMY.InductionofpullulanaseproductioninBacilluscereusFDTA-13[J].BioresourceTechnology,1998,4:856-859

[16]周瑞芳,荚恒龙,彭风鼎.稻米中铺路蓝莓的纯化与性质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1994,(04)

[17]周家华,黄立新,周俊侠,张力田.高麦芽糖生产β-淀粉酶普鲁兰酶协同作用动力学研究[J].食品与机械,1998,(01)

[18]布坎南RE,吉本斯NE.伯杰细菌鉴定手册[M].第8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19]诸葛健,王正祥.工业微生物实验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

[20]东秀珠,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1]马海蓉,李艳,高文慧等.普鲁兰多糖生产菌种及其在农产品保鲜中的应用[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0,2

[22]马晓军.碱性普鲁兰酶产生菌的筛选、选育及营养调控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

[23]陈金全.产难酸耐热普鲁兰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5

[24]唐嘉.云南热泉亚栖热菌产耐热普鲁兰酶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

[25]夏静.云南热泉亚栖热菌产耐热淀粉酶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

[26]刘涛.云南温泉栖热菌热稳定性普鲁兰酶高产菌株筛选的初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