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课题开题报告范文,与中小学群体科研的区域实施模式相关学年毕业论文。是开题报告专业与课题及课题组及学校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课题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群体科研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现场情境中进行的校际联合群众性科研活动.群体科研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建立群体课题组.近20年来,海淀区教科所坚持区域性科研引领,组织全区有共同研究兴趣和需要的部分中小学,组成多个群体课题组,开展为期三到五年的过程性研究.笔者以北京市海淀区差异教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为例,总结了群体科研的组织方式、活动方式、管理策略、评价方法等,试图阐释区域中小学群体科研的基本实施模式.
一、中小学群体科研的组织方式
“差异教学策略研究”是“十一五”期间为了配合海淀区初中建设工程而规划的,是在海淀区初中学校范围内实施的一项群体课题.该课题历经三年多的研究,在区总课题组执行组长的带领下,28所学校合作探索,形成了一些常规的组织方式.
1.建立分级课题组
群体科研要有多方主体参与其中,形成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区级课题组为总课题组,由行政、科研、教研等部门领导担任负责人或执行人;校级课题组为子课题组,一般由校长、主管初中的副校长或主任、年级组长等学校领导担任负责人或执行人;年级或教研组或教师个人承担的研究专题为下一级子课题,专题研究小组组长一般由年级组或教研组、备课组组长担任执行人和组织者;在下面还设教师个人研究的小专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领导、指导,自下而上研究、执行的互通、互动网络和研究群体.每个级别课题组负责人和执行人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了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研究的局面,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融为一体,理论研究、问题研究与改善教育教学工作同步进行,共同建立起各级研究成果共享机制.
2.建立分片组长负责制
海淀区初中学校参与差异教学课题研究的学校有28所,参与课题的老师有500多位.总课题组将参与学校按照其所处的地域位置,划分为北片组、中片组和南片组.每个片组9~10所学校,每学期选一个课题校担任组长校.
组长校的职责是:定期组织小组内网上讨论,汇总讨论结果;收集小组内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建议;率先做差异教学研究课;提供课题组专题研讨和专家培训的会场和会务服务;担任课题组内论文、案例评审的评委等.
3.定期进行需求调查
“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是中小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因此,必须及时调整区总课题组的指导方针和实施策略.在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需要分别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调研,包括研读学校的计划、总结,在课题组活动中座谈相关问题,让课题负责人填写问卷,通过电子邮件沟通、反馈等,及时了解课题组的需求,安排相关研究专题和培训服务.
4.根据研究专题开展征文活动
作为行动研究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跟踪研究过程是非常必要的.老师们进行一个专题探讨,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活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形式记录下来.因此,组织基层科研实践活动,定期开展征文是十分必要的,引导老师们把自己的研究内容记录并呈现出来,由案例、论文、教学反思等一个个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积累,最终完成研究报告.
5.组织网上小组讨论
海淀区建立了专门的科研网,建立了差异教学专题资料网页.我们利用课题组建立的公共和教师研修网以及个人电子,实现网上互动,开展专题研讨.如:先后开展了“课题核心思想讨论”“课题核心思想解读”、“教研与科研的关系”等专题的网上研讨活动,由各个分片组长校主持,小组讨论结果汇总后发送到总课题组,总课题执行组长汇总后,再分发给每一所学校.这样大家既可以看到自己的观点,又可以分享别人的观点,每次讨论,都形成一个电子版的专题讨论资料.
二、中小学群体科研的活动方式
科研活动是中小学课题研究最重要的载体.课题校之间、教师之间需要一定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说,不开展科研活动,就无法实现中小学的课题研究.因此,科研活动方式和内容也就成为决定课题研究成败的重要因素.
1.专题研讨活动
专题研讨活动是课题研究最常用的方式,它体现了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差异教学课题组按照研究设计,共开展了4个专题研讨.第一个专题是结合学习课题相关理念和思想,开展“我对差异教学的理解”专题讨论,分为网上讨论和现场讨论两个阶段,最终确定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帮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另外,区总课题组根据研究阶段设计了“了解和关照学生差异”、“差异教学课堂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策略”等专题研讨活动.
2.现场研究活动
现场研究又称实地研究,是指在真实、自然的教育环境中,综合运用观察、访谈和实验等方法收集数据,以探讨教育教学规律的方法.中小学教育科研必须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实践,在学校现场进行研究,差异教学课题需要深入课堂教学,进行课例研究,从中提炼出实施策略.
差异教学课题在推进过程中,进行了四次现场研究,确定了差异教学课堂评价框架.第一次现场研究以《鸟》专题语文研究课和政治研究课为例,探讨了“什么样的课才是差异教学的课”;第二次以语文、英语、数学三节课为例,重点讨论在三维目标设计与达成、促进全体学生有效参与、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学科活动设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