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及其对策_会计审计论文

时间:2021-06-06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内部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发展和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保证。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目前发展中内部控制所出现的问题加以简单的论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一些改善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发展问题对策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顺应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控制的要求也必然会越来越高。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对企业控制重视程度不够
现实中,开展内部控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费用;实施内部控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运营效率;由于害怕规范的内控程序会各级管理层的自由空间产生限制,管理层的权力受到分散和制约,往往导致企业管理层不愿意或不积极推动内部控制的实践。
(二)、内部控制与企业现有管理制度缺乏有效融合
在现实中常会出现内部控制体系与其他相关制度的不衔接、不匹配、不融合,甚至出现相互制肘、互相排斥、相互矛盾的情形,增大了内部协调和统筹的成本和精力。在不能清晰界定内控制度和其他制度关系的企业,就容易产生同样的控制行为在内控体系和其他制度同时实施而撞车,或者因为相互依赖结果相互推诿的情形,让人感觉到“花费很大精力建立的内控起不到多少作用”,进而影响企业治理层、管理层以及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遵守情况。
(三)、风险意识淡薄,风险评估空缺
我国企业风险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中的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瞬时的或者间断性的,意识到了就进行管理,事后则就会使对企业发展中风险的预防和对风险意识的培养;二是企业对风险的定期复核和再评估没有定期完成,这就降低了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管理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四)、内部控制信息平台不统一,难以对内部控制形成有效支撑
我国企业由于系统整合程度低、软件平台不统一、信息系统不兼容等原因,存在着信息系统没有包容所有控制对象、线上控制与线下控制并行、信息标准不统一、不规范等情形。导致控制不到位,控制信息杂乱,控制效率不高,弱化了控制效果。信息的流畅对企业各阶层的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管理策略,实施合理的管理方法是极其重要的,信息流不畅最终会导致管理方法与企业实际状况脱节,企业监管体制失效甚至起反作用。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
首先,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正确全面地认识内部控制理论。树立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其次,要有明确的内部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企业内部由四种经济主体所组成,相应的企业内部也有四种控制主体,即股东、经营者、管理者和普通员工,这四种控制主体都有各自的控制目标,股东的控制目标是财富最大化,财产安全,能获得如实报告;经营者的目标是实现即定的经营目标,不断增加管理效益;管理者的目标是完成责任目标,资产安全,获得业务运行的真实报告,只有在控制主体及其控制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有效控制。
(二)、加强宣传培训,努力提高认识
我国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起步较晚,在内控理念、管理基础、风险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宣传培训工作中,着重要强调全员参与理念,内部控制不是哪一个部门的职责,而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使命和责任,这一理念应通过内控宣传培训深入至组织中每一位成员脑中;要使得董事会和管理层支持内部控制建设,并率先垂范“自觉内控”,使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要求真正成为企业管理层、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为。
(三)、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控制环境中包括的要素很多,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需要对那些会影响有关控制目标实现的要素的风险程度进行合理的评估,对那些风险水平较高的可控因素实施控制,按以下流程进行评估:工作目标——风险评估——控制风险的措施。以工作目标为风险评估的起点,找出控制环境诸要素中可能导致工作目标不能如期实现的关键控制点,通过对其风险程度的评估,采用科学控制的手段,积极有效地加以控制,以确保其工作目标的实现。
(四)、设计有效的控制活动
对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首先就必须要做到职责分离。职责分离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应将交易授权、交易记录以及资产保管等职责分配给不同员工,以防范同一员工履行多项职责时可能发生的舞弊或错误。当信息技术运用于信息系统时,职责分离可以通过设置安全控制来实现。
其次,要做好相应的预算控制。预算控制的内容涵盖了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预算控制应抓好以下环节:预算体系的建立,包括预算项目、标准和程序;预算的编制和审定;预算指标的下达及相关责任人或部门的落实;预算执行的授权;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预算差异的分析与调整;预算业绩的考核。
再次,就是要加强对信息处理的控制。信息处理控制可以是人工的、自动化的,或是基于自动流程的人工控制。信息处理控制分为两类,即信息技术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信息技术一般控制通常包括数据中心和网络运行控制,系统软件的购置、修改及维护控制,接触或访问权限控制,应用系统的购置、开发及维护控制。信息技术应用控制通常包括检查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审核账户和试算平衡表,设置对输入数据和数字序号的自动检查,以及对例外报告进行人工干预。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企业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如何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是企业在新形势下发展的关键。企业只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重视内部控制的关键作用,在优化控制的同时完善公司的治理机构,才能更好的保障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闫金萍.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机制[J].现代管理科学,2007(1).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