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的直接目的是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在其任职期间应负有的经济责任的状况,为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提供考核和任用领导干部的依据。下面是浅谈我国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方向。
审计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和干部管理机关能否正确评价和任用干部的大事。从领导到群众期望高,要求高,可容许的误差小,这就导致了经济责任审计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大。
通过对我国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阐述,从而应用于现实中的经济责任审计,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水平。尽可能地防范和化解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国外绩效(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现状
20世纪40年代以后,政府审计的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审计开始进入以绩效审计为中心,与财务审计并存的现代审计发展阶段。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中,绩效审计在政府审计中占有想当大的比重美国甚至达到85%以上。
绩效审计的统一定义源自1986年在悉尼召开的最高审计机关第十二届国际会议的文件《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绩效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及其各隶属部门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的审计。这个定义突出了绩效审计是以3E为核心的,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绩效审计从它的产生发展到现在已有四五十年历史,且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政府审计是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美国政府审计机构对绩效审计基本目标的表述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帮助国会履行宪法职责,改善联邦政府的绩效和责任。其按国会的要求,调查、评估联邦政府政策和项目的执行效率和效果,重点放在促进政府各部门高效地履行职责。美国绩效审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法律依据十分完善。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涉及审计的法案,有力地促进了不同时期绩效审计的发展。为规范、指导审计人员的行为,1972年,联邦审计总署发布了《政府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审计准则》,此准则经多次修订,已被美国各级审计机构和会计理论界所公认,一直延用至今。此外,美国政府的绩效审计还在国家经济政策制定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