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这一新型的审计机制相比较于传统的审计有着较大的区别,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经济责任审计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机制创新和发展,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完善领导经济责任监管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审计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审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建设、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经济责任审计,重点从审计发展动力、审计职业制度、审计理论方法、审计理论结构构建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跟审计理论创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
经济责任审计跟常规审计有着较大的不同点,对于常规审计来讲,其目标是改善单位经营管理,切实维护财经纪律并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围绕的是被审计单位的相关经济秩序和经济活动。而经济责任审计则不同,其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人在本单位或者本部门任职期间相关经济活动中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并为人事部门以及监督检查部门等进行干部考核等提供必要的参考。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新的审计机制,其确立和实施必然会有效推动我国审计理论创新和发展,并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健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从审计发展动力、审计职业制度、审计理论方法、审计理论结构构建等多个方面对审计理论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发展动力方面的创新分析
对于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在动力研究方面存在着多种理论和学说,诸如代理论、信息论、受托经济责任论、冲突论、保险论等。这些审计发展动力理论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审计动力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这其中,信号论认为审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手段和发展信号,依靠审计这一途径向市场表达一种向上的信息,也就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都比较良好,同时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能够实现自身融资的功能和目标。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职业制度的创新分析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制度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在审计过程中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全面性以及广泛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审计人员的复合化以及专业化要求都比较高,对于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也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了现代审计职业发展中所出现的精细化以及专业化,尤其是在审计发展中国际上正逐渐涌现出诸如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金融审计师、注册环境审计师、注册舞弊审计师以及注册IT审计师等相关的专业审计服务和审计职业资格,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对于审计职业制度的创新影响。
与此同时,结合我国审计实践和管理需求,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正不断确立,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工作也正逐步开展和完善,积极推动我国审计职业制度创新和发展,进一步探讨和实践注册经济责任审计师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也越来越具有意义。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研究注册经济责任审计师的能力框架、业务范围、职业规范、管理考核以及后续教育等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方法的创新分析
现代审计模式在分类上可以依据方法论来开展,制度导向审计模式、账表导向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等。审计模式作为一种审计范式,主要是围绕审计工作组织的方式、方法以及途径等开展,内容包括审计风险控制、审计资源配置、审计证据收集、审计程序规划以及审计结论形成完善等。审计导向在审计过程中具有全程性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战略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对审计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在具体的审计活动中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审计策略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二是审计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指导思想、向导;三是审计证据收集的关键点;四是审计调查实施的步骤;五是审计意见的主要依据。
当前,伴随着审计活动的不断扩展和审计理论的不断创新,审计导向模式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伴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和落实更是进一步推动了审计理论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并且审计模式创新在发展上也可以向经济责任审计导向过渡。审计模式在引入经济责任审计之后,审计的组织工作也发生了变化,其立足点和出发点为确认审计对象在担任责任人期间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以及其相应的履职情况;审计的着重点和落脚点为实施审计调查并收集审计证据。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经济责任审计导向的审计模式,并分析研究经济责任审计模式与其他相关审计模式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合理选择审计策略、审计风险防范措施以及审计质量控制措施等。
四、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结构构建的创新分析
对于审计理论来讲,其理论的结构构建模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在审计理论结构构建的逻辑和关系起点上可以围绕审计目标、审计假设,也可以围绕审计环境等展开,这些研究起点都是将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以及相关的经济活动来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其是否遵循特定的标准和模式,依靠这些重点和关键环节来进行评价。不过总的来讲,这些审计理论机构构建起点在设置上并没有完全考虑到经济责任审计这样一种新型的审计类型,对于经济责任审计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并没有进行充分考量和应对。正是基于此,有必要围绕审计本质来进行审计理论的结构构建工作,并将其作为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审计假设论、审计目标论、审计信息论、审计规范论以及审计控制论等为核心要素的审计理论结构体系。将审计作为一种控制机制来加以对待,明确其在推动主体经济责任受托情况的监督职能,并将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作为审计理论的重点和核心。尽管如此,当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在实践中依然是将管理当局层面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作为审计侧重点,而不是特定行为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与此同时,经济责任审计在理论上还要求对审计理论结构构建进行必要的创新和发展。基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出发点是经济责任行为的责任人以及其相应的经济责任受托履行情况,有必要将经济责任审计回归到历史本原。
只有在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考量时,才能够实现对审计理论的结构构建方面的创新。既要围绕经济权利的审计监督和控制来强化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时也要站在管理当局以及行为责任人两个方面的立场对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规范、审计监督管理体系以及审计信息、审计准则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强化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出发点、落脚点地位。正是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跟经济权力之间所具有的对称性,才使得经济责任审计正成为评价审核行为责任人经济权力运行情况的重要手段,切实保障行为责任人正确、合理行使权力,确保经济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动构建以法制权、以权制权的经济责任审计理论架构体系。
五、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报告模式的创新分析
经济责任审计这一新型的审计机制相比较于传统的审计有着较大的区别,这必然进一步导致审计报告模式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当前的审计报告模式所关注的重点是被审计对象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财务收支和相关经济活动是否遵循了特定的标准。正是由于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经济行为责任人来展开的,因此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模式也需要围绕这一内容来进行拓展,将对象范围拓展到送达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及其本人。对于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格式、内容以及审计意见的表达方式等都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和创新,以适应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需求。
六、结束语
总的来讲,深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对于我国完善审计法治化建设、社会民主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确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能够进一步保障审计免疫系统作用的发挥,同时也是实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最佳途径,也能够体现出审计所具有的推动民主法治建设、强化审计监督的职能,对于审计理论的创新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改娣,潘莹,毛定丰.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提升审计实效[J].理财,2015
[2]郭海燕,丁含,张世敏,李树海.反腐高压态势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创新研究[N].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
[3]黄宏.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分析[J].中国市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