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内部审计是企业实现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自身的一种独立的评价体系,并对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对企业内部治理起着制约、促进和参谋的作用。目前,中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满足现代企业改革与发展目标的要求,已经成为企业内部审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法律法规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中国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难以发挥,限制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开展,使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进一步加剧。
一、中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完善
中国虽然已经颁布实施了《审计法》、《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法律法规,但是从部门和行业上来看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够健全,规范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约束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的制度和法规还不够系统,使得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检查和评价各项经济活动以及处理违纪问题时缺乏可靠依据。
2.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企业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给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内容和要求,但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却没有被强化,有的企业借机构改革减人增效之机,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撤销或并入财务、纪检等部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根本无从发挥;有的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随意配备一些业务不熟悉的人员充数;还有的企业把一些年龄偏大、岗位适应性差的职工配备到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使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名存实亡。
3.企业内部审计职能过于狭窄
目前,中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内部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从时间上来看,目前中国的企业内部审计绝大多数都是事后审计,几乎不涉足事前审计。
4.企业内部审计缺乏足够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履行和作用的发挥及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虽然,中国的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都赋予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独立开展工作并独立作出内部审计决定的权利。但是,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却取决于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在中国,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表面上是对董事会或企业负责人负责,具有很高的独立性,但实际上却受企业领导及本企业其他部门的干预、制约和影响,甚至有的由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兼任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其监督制度形同虚设。更由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依附于企业,其切身利益决定于企业。因此,在涉及企业利益,甚至与国家、社会利益冲突时,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5.企业内部审计目标不明确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产权制度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国家不再扮演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而完全成为投资者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企业则完全转化成了具体的经营者。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也将重点放在了审计和评价企业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它的根本目的体现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上。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也相应地放在内部管理和经济效益上,这样将更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作出客观评价,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出谋划策。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所有者的目标与经营者的目标相差越来越远。这种目标的不一致主要体现在对会计信息利用上的不同。所有者希望通过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收集来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了解经营者履行受托责任的业绩情况,全面掌握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实情以及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能对经营者本身进行必要的干预。而经营者的目标通常情况下却更为看重短期经济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收益,这种利益驱动在会计上的表现则是单方面夸大业绩,掩盖决策失误和损失,从随意改变会计政策或者提前确认收入或者过度消费等方面入手,结果导致正常的会计信息失真,直接给企业内部审计造成了复杂障碍。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