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当前,大家都在开展提高政府执行力大讨论。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组成部门,提高审计执行力自然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题中之意。提高审计执行力对审计机关而言意义重大。因为,审计执行力就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力。提高审计执行力是审计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本质要求,是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需要,也是塑造审计机关良好形象的迫切需要。因此,进一步提高审计执行力,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执行力?通过学习思考,我们认为应从“责任”二字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责任”建设。通过科学定位、明确责任,提高素质、强化责任,督办检查、落实责任,来提高审计执行力。
一是科学定位,明确责任。
审计机关应从职能配置、合理分工、岗位职责入手,对每个部门、每个层级、每个人进行科学定位,进一步明确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定位科学了,推诿扯皮就少了,工作也就顺畅了;工作顺畅了,节奏就加快了,执行力也就提高了。
首先,职能配置要科学。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对传统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内设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对内设机构职能重新设定,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内设机构职能划分要体现责、权匹配的原则,尽量避免职能交叉,减少中间环节和内部协调的工作量,从科学配置机构职能、理顺工作关系上为提高执行力创造条件。
其次,领导分工要科学。科学分工是理顺领导工作关系前提。领导分工要做到科学合理、责任明确,工作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责任有人负。领导成员之间要定位工作、换位思考、相互补位不越位,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当前,大家比较推崇的领导分工是按机关管理、业务工作、质量检查、纪检监察等工作大类来安排分工。审计业务工作可相对集中管理,以便统筹安排审计项目,统一调配审计人力资源。
第三,岗位职责要明确。审计干部的岗位职责一定要明确,每一个人都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负什么责任。审计干部之间要多一些信任、多一份理解、对一点包容,不能用“查问题、找毛病”的职业习惯来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努力克服“自我意识强、合作意识差”、“见官大一级、自我感觉好”,“自己优点多、别人缺点多”、“事做得不多、牢骚发得不少”、“只关心自己、不关心集体”等消极思想和错误行为。同时,审计机关的各项工作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构建和谐审计机关。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审计干部多干事、干好事、干成事,在审计干部关系中逐步形成“比学习看素质、比工作看业绩、比作风看形象”的良好风气。
二是提高素质,强化责任。
审计执行力的提高,关键在提高审计人素质。当前,地方审计机关特别是市、县审计机关,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审计干部青黄不接的问题在日渐显现。同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一部分审计干部工作没有动力、没有热情,懒于思考、懒于创新等。这些都影响了审计执行力的提高。另外,领导者的素质也影响着执行力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说,执行力来自决策。决策执行不力,应先从决策本身进行反思。这就要求决策者具有较高的素质。包括领导者的行为习惯也是一种素质的体现。好的行为习惯会成为审计干部的表率,审计干部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着审计机关的形象。在素质要素中,人们往往看重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其实,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责任心。从某种意义上讲,责任胜于能力,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再高,没有责任心,也谈不上执行力。因此,树立审计干部的责任意识,增强审计干部的责任心,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关键所在。如何调动审计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心?我们认为:首先,审计机关的领导要善于画“饼”,善于种“桃树”,让审计干部增添工作的“动能”,去争那个“饼”,去跳起来摘“桃子”。这个过程,无疑是激发审计人员潜能的过程,无疑是审计工作争先创优的过程,无疑是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比如,积极向本级党委、政府多做争取汇报工作,向外单位推荐交流一批、争取领导职数一批、招募新人一批等,逐步优化审计干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把这个“僵局”打破,把这盘“棋”走活。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