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内部审计,固然起步较晚,但很快。作为主义审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都分,内部审计在国家审计机关的同一指导下,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加强自我约束机制、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双增双节”,进步效益及保障企业正当权益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内部审计不仅广泛吸取了发达国家内部审计先进的技术和,而且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辟出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也为内部审计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繁荣作出了贡献。本文拟从内部审计制度建立的目的和方式、内部审计的发展过程、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等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作些比较,以求教于国内外、审计界的朋友。
1.中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简单回顾
80年代初期,根据《宪法》中国恢复了审计制度。经过几年筹备,98年9月15日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署创立初期,面临着艰巨的国家审计任务和人力不足、素质不高、体制不健全等各种严重的困难。但在这种情况下,署领导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勤俭建国方针的需要,在开展国家审计的同时,把开展内部审计提上了议事日程。组织了专门的班子探讨内部审计的,并对部分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内部审计的实施进行调查,经验、进行指导。从1983年起在国务院各部委和国营大中型企业陆续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实施内审监视。1985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分、大中型企事业组织,应当建立内部审计监视制度,使内部审计有了较快的发展。到1985年底,全国共建立了一万个内部审计机。1986年底则发展到了三万三干多个。1987年1月,中心军委主席***同道签发命令,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工作条例》。《条例》对军队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其主要任务和职权、审计工作的程序部作了明确的规定。***同道亲身签发解放军《审计工作条例》,不仅引起了军队及全国各部分、各单位领导同道Z十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的内部审计职员,有力地推动了内部审计在全军和全国的顺利开展。为了进一步总结内部审计的经验。1987年3月底审计署在北京怀柔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内部审计工作会议。会后还成立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同年四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审计署“关于了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后中国的内部审计又有了新的发展。为指导全国的厂部审计工作。审计署成立了内部审计指导处。后又改为审计体系指导司。1987年底,内部审计机构已发展到39203个,专职内部审计职员达到8万多人。l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