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警察如何降低上市公司审计风险

时间:2020-09-26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审计失败事件屡屡发生,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时有发生。在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对增长的,对社会诚信的危害都很大。通过对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措施的调查,我们发现造成大量审计失败的原因,除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和财务人员蓄意造假之外,主要是师事务所缺乏审计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普遍没有建立的审计风险防范机制。因此,建立科学的审计风险防范机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为了减少审计失败,避免审计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应采取有力措施,整体运作,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防患于未然,将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降至最低。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强化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意识。纵观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失败案例,无不与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审计风险意识不强有关。因此,会计师事务所要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从而时刻树立起审计风险意识,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在从事具体审计业务时必须时时保持审慎的审计态度,以合理怀疑方式对待上市公司提供的所有审计资料,对发现的疑问不能被上市公司外表所具有的某些假象以及凭上市公司看似合理的解释所迷惑,而要循着发现的线索拿到有效可靠的证据去支撑。建立客户风险调查与评估机制。我国事务所现在的审计工作大致分为三大部分:了解一般情况、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多数事务所都把一半以上的工作量用于实质性测试。很少把精力和工作量放在了解公司情况,评估风险上。从近年来发生的大案要案看,对上市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及违法违规造成的风险估计不足是审计风险最大的根源,而不是财务报告本身。会计师事务所必须意识到,在做业务之前,就要将公司的情况,尤其是潜在的审计风险了解得清清楚楚。一方面可避免风险,另一方面可合理安排审计工作量,节省成本。

为此,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应建立一个业务风险评估部门,该部门独立于事务所的业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对高级合伙人直接负责。该业务部门的职责一是对每一个上市公司新客户作必要的调查了解;二是对所有老的上市公司每年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实行等级划分,在年报审计时提供给业务部门。

风险评估部门应将所了解到的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风险类别的判断依据、需要在审计中重点予以关注的事项、会计科目等基本情况提供给审计业务部门,审计业务部门根据风险类别制订审计计划。从而避免了风险判断的失误,减少了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加强事务所内部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审计风险防范体制。建立签字注册会计师、项目负责人2-3年轮换制度。2004年之前,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内,每个上市公司审计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和项目负责人基本固定,这种审计人员的长期固定隐含着巨大的审计风险。因为,注册会计师长期为同一上市公司审计,会局限于原有的审计程序和认同前期审计成果,不易于及时发现可能存在。

为此,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于2003年10月制定并发布了《关于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文中规定“提供5年以上审计服务的签字会计师应进行轮换”,签字注册会计师对同一家上市公司的签字年限不得超过5年,并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规定无疑有助于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实际上签字注册会计师往往并不全程参与审计,因而仅仅轮换签字注册会计师还是不够的,还应该轮换项目负责人和具体的审计人员。更换的会计师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去重新审计上市公司,可以更容易发现舞弊,也有利于会计师避免因长期审计产生定式思维而不能发现公司问题的风险。

因此,师事务所应建立签字注册会计师、项目经理、具体审计人员定期更换制度,5年时间过长,签字注册会计师、项目负责人和具体审计人员应2-3年一轮换。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