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审计重点浅探

时间:2020-09-28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温家宝总理在第10届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认真落实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完善金融、税收、技术创新等政策,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引导和管理,促进企业依法经营”。我国的民营企业经过近30年的飞跃发展成为规模经营的企业。在许多行业里民营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尤其在浙江省民营经济以小商品大市场见长,在繁荣经济供给,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出口创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民营企业之所以发展迅速,究其原因就是它的灵活性。灵活的经营方式、灵活的管理模式、灵活的约束机制,但往往灵活有余,而治理不足。审计人员在对民营企业进行审计时,经常会碰到有悖法规、不符制度、不符常理的问题,如货币资金的管理公私不分,日记账一月一记甚至没有,大额现金交易频繁等等。目前,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样给审计工作带来许多不可控的审计风险,如税务风险、融资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等。因此,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必须规范民营企业经营,加强民营企业审计。对民营企业审计时,必须审慎,并严格控制审计风险。具体而言,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沟通与交谈
这一步看似与审计工作无关,但实际上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所谓沟通与交谈,就是不仅要与财务人员做好沟通交谈工作,更要“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做好沟通交谈工作。而且在交谈之前,审计人员要对企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有备而去才会有收效。如企业已建立的制度、所属行业、产品、市场涉税事项、人员等等都要清楚,并且应索取相关的资料,还应从被审计单位获得一份员工通讯录。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谈是审计人员不可或缺的审计方法。同时,审计人员还应不能“谈”而不“记”,在交谈时必须记录工作底稿,这对审计人员是很有益处的,也是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重视货币资金的审计
在民营企业年报审计时,对货币资金的审计工作审计人员都是有几分无奈的。因为企业会告诉审计人员没有建立现金日记账。即使有日记账,审计人员也会发现只是一本“月记账”,没有多大意义。于是就不再实施审计程序,直接出具审计结论——“无法确认,拟报告保留”。这种方法与审计准则的要求是相悖的,也不利于防范审计风险。因此低质量的审计报告,同样存在高风险。在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企业没有设置日记账仅仅是审计的开始而不应是结束,要关注并分析账面资金流存在的缺陷、大额现金交易、频繁的关联往来等情况,并一一作记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是加强民营企业审计的重要方法。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