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2006年2月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构建起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会计准则建设的跨越和突破,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但是新准则仍然存在尚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如相关法规的配套、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公允价值的计量、会计监管、国有企业和特殊实体如何采用新准则问题。本文试图提出问题,抛砖引玉,与理论界的人士共同探讨。
【关键词】会计准则体系国际趋同公允价值
一、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2005年以来,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新阶段,发布了22项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修订了现行的17项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2月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构建起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指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使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性趋同,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升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地位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三个部分构成。38个具体准则中有22个是新制定的,16个是在原来准则基础上的改进。第38号准则是对首次执行会计准则进行指导,主要解决新旧准则的过渡和衔接问题。所以实际上是37个具体准则。
(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等。
(二)具体准则
具体准则是目,根据基本准则制定,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从而基本涵盖了中国各类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1、一般业务的具体准则
(1)与资产负债表相关的准则10个——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或有事项。
(2)与利润表相关的准则7个——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收入、建造合同、借款费用、所得税、股份支付。
(3)与企业编制合并报表相关的准则2个——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
2、企业特殊行业、特定业务准则10个
(1)特定业务准则——政府补助、外币折算、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的列报、租赁;
(2)特殊行业准则——石油天然气、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
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是针对准则难点和关键点所作的操作性规定。同时制定新准则的讲解。
3、报告准则8个——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每股收益、关联方披露。
4、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二、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跨越和突破
(一)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
基本准则指出:企业财务报告目标是必须为报告使用者作出科学决策提供相关、真实、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并为此对确认计量原则作了系统严格的规定。
对原有财务报告披露要求作了全面梳理和显著改进,创建了比较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贯彻充分披露原则,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方便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等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市场效率,促进有效监管。
1、要求企业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2、要求企业必须在附注中提供充分、及时的补充信息;
3、要求企业必须将所控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4、要求企业必须按照与年报相一致的会计政策定期编制中期财务报告;
5、要求企业必须披露业务分部信息和地区分部信息;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