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内容摘要: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起点和终点,是制定会计准则、制度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我国税会关系出现了“过度”分离现象,并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着重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会计目标定位不明确,因此应该依据国情明确我国会计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国情的会计准则与制度,缩小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使二者和谐发展,更好地实现各自的工作目标。关键词:税会关系会计目标“过度”分离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随着各项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的关系之间的差异日益扩大,甚至出现“过度”分离的局面,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已引起不少研究者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从会计工作的起点和终点——会计目标来分析税会关系“过度”分离的原因,并力图寻求缩小税会关系差异的举措。
税会关系的“过度”分离及其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关系也由计划经济下的高度统一转变为按照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不断进行改革调整。从1994年的税制改革,到1997年起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相继出台,两者在确认收入、费用和损失方面的差异逐步扩大,甚至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分歧和对立关系。虽然会计和税收作为经济体系中不同的分支,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处理业务的思路、方法也不同,存在客观差异,但是两者的联系也非常紧密。税收征纳要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而处理结果又反馈给会计进而影响会计利润等数据信息。如果两者关系“过度”分离,必然使会计和税收在一定程度上均不能很好地实现各自的目的和功能。目前,税会关系“过度”分离的局面已经出现,并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增加
在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制度中,允许企业对某些经济业务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政策进行处理,而且新制度扩大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但是这些会计处理往往不被税收法规认可,因此会计必须要按不同口径为企业投资人和税务部门及其他利益人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这就增加了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企业会计核算成本增加
由于税会关系“过度”分离,企业一方面要遵循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进行日常核算,另一方面在纳税申报时要严格按税收规定进行调整,耗费大量精力。
企业避税动因增加
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制度扩大了稳健性原则,提供了多种会计方法、政策的选择,使企业可以合理、合法预计费用及损失,而税收制度一般却不准预计,须实际发生时才准予确认,而这恰恰为企业操纵利润、不当“税收筹划”提供了机会。
税务机关征税成本和难度增加
税会关系分离,既增加企业会计核算成本,同样也增加税收成本。税务人员不仅要充分掌握税收征管法规,也必须熟知会计制度。在人员培训和制度建设上花功夫,否则将在与企业会计人员的博弈中处于下风。如在反避税领域,我国至今仍未形成系统的反避税规程。据报载,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每年仅跨国公司避税行为而给我国造成的税收收入损失就至少为300亿元。
税会关系“过度”分离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由于对会计环境和会计目标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进而在制定会计准则、制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导致出现税会“过度”分离的主要原因。
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试图想要达到的某种效果。它是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界主要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探讨会计目标,到70年代后期形成了两个主要流派: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学派的主要观点: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受托者就负有了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因此,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以解除资源管理者的受托责任。决策有用学派的主要观点可根据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对财务报表的目标所作的阐述做出概述:财务报告应提供对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的实得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的信息;财务报告应能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这些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企业把资源转移给其他主体的责任及业主权益)以及使资源和对这些资源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影响的信息。相比之下,受托责任理论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刚性更强的会计信息,以利于出资人准确考核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决策有用理论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是具有弹性的会计信息,以适应变化迅速的市场。在资本市场发达的情况下,它可以使会计信息和信息使用者紧密相联,发挥会计信息的积极作用。当然,它也要求信息使用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