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会计体制如何应对国际化的挑战(1)

时间:2020-10-28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国民经济正走向日益开放的全球化的时代,我国的会计准则国际化也是历史的必然,虽然国际化的步伐和进程取决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但这一趋势是不会改变的。本文主要论述我国会计体制如何应对国际化的挑战。
[关键词]会计体制国际化会计准则

一、会计准则国际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国际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国际间经济合作越来越普遍,这就使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为正确认识这一进程,了解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尤其重要。
1.不断增大的国际贸易及跨国投资
在二战以后,商业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国际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快发展起来,而且大规模地实行了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在国际贸易方面,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之间,贸易往来额一般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频繁的国际贸易,以致在当今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市场,各国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国际贸易把各国经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国际化的金融资本市场
在过去,一般企业所需资金只靠国内供应,而在国内的资金缺乏时,就要依靠外资了。二战之后,大规模引进外资是一些国家为了恢复经济所采取的融资措施。当前,虽说资本的国际化移动比较自由,但它还要受当地市场规则,惯例和政府规章法令的约束。为了摆脱这种约束和管制,许多投资者采取了下述对策,即把某一特定货币的存放业务,移到该货币发行国的境外进行。例如,在欧洲经营美元的存放款和债券买卖市场,就可以不受美国金融法规的约束,这种离岸市场是目前国际化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快速发展的跨国公司
推动世界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快速发展跨国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市场化、网络化和自由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通过跨国公司的有效运作而最大限度地聚合在一起,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然而,到现在为止世界上没有那两个国家的会计准则是完全一致的,跨国公司的母公司遵循母国的会计准则,国外公司则被要求遵循东道国的会计准则。针对跨国公司旨在提高其财务报表的可比性而推进的会计准则国际化,是符合跨国公司的母国政府和东道国政府利益的,并成为他们控制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这也使得他们成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最为积极的支持者之一。
4.会计方法的国际性
在会计方法中,不论记录、确认还是计量和报告均早已突破了国家界限,例如,在记录方面采用复式簿记系统,在确认方面采用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实现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在计量方面采用货币计量假设、历史成本原则等,均已成为国际惯例。
二、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何为会计准则国际化
对于会计准则国际化目前有几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会计提供的信息可以满足国际经济管理的需要;企业内部管理尽量采用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在会计事务处理中采用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第二种认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就是改革我国会计体系中不适应国际会计惯例的方面,在体现中国特色的同时,会计工作的具体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报表的编报等方面尽可能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吻合。第三种认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会计理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逐渐成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对于前两种观点可以理解为会计的国际协调;后一种观点不仅要求国际协调,而且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2.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意义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