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种经济形式异军突起。会计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任务更加艰巨。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和管理水平,国家重新修订了《会计法》,统一了会计制度,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但由于会计人员素质的差异,道德水准不一,导致会计核算质量不高。从二00五年上市公司十大财务舞弊案及二00五年上市公司十大现金舞弊案看,会计人员执业道德低下,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是影响会计核算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如何才能提高会计人员的执业道德水平呢?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职业道德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为实现以诚信为目标的会计职业道德目标,必须多管齐下,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会计职业教育,逐步培养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使会计职业健康发展。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1、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
(1)接受教育。即外在教育,是指通过学校或培训单位对会计人员进行以职业责任、职业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的正面灌输,以规范其职业行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教育。
(2)自我教育。即内在教育,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道德修养的行为活动。通过自我教育,并在实践中大力提倡和引导会计人员自我教育,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实现道德境界的升华。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通过学习会计职业道德知识,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对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将受到的惩戒和处罚。
(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要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为主要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作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并贯串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
(3)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是指通过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和违反会计行为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从中得到警示,提高法律意识、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1)通过会计学历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学习会计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内容,了解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道德风险,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情感和观念,提高运用道德标准判断事非的能力。
(2)通过会计继续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不断更新、补充、拓展会计专业理论、业务能力的同时,通过会计职业信念教育、会计职业义务教育、会计职业荣誉教育,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间以2年为一个周期。高级会计人员和中级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每2年累计不少于40小时;初级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每2年累计不少于48小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内容包括:(1)会计理论与实务;(2)财务、会计法规制度;(3)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4)内部会计控制;(5)会计电算化知识;(6)其他法规制度和相关知识。
(3)通过会计人员的自我教育与修养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修养,将会计职业道德转化为会计人员内在品质,规范和约束自身会计行为。共2页:1[2]下一页论文出处(作者):
会计发展:国家化与国际化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