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的现状与主要特点_会计审计论文

时间:2021-06-03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及三次产业的布局情况,接着详细分析了环渤海区域钢铁、石化、机械、农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情况。此外,还分析了环渤海产业布局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环渤海;产业布局
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环渤海经济圈指包括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在内的环渤海区域所形成的经济地带,包括三省两市,即北京市、天津市两直辖市,河北省、山东省和辽宁省三省。环渤海区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强大的科技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发达便捷的交通网络、密集的城市群和优越的人力资源条件等优势。
近年来环渤海经济发展迅速。从1995年到2008年13年时间里,环渤海区域的GDP总量由1.3万亿元增加到7.8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4.4%,占全国GDP的比重也由21.40%提高到25.79%。
一、环渤海区域产业总体布局情况
1.环渤海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环渤海区域产业基础雄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快速,整体经济实力增长迅速,环渤海区域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环渤海区域三省两市2008年共实现增加值77564.65亿元。环渤海第一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6574.64亿元,第二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40505.92亿元,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30484.08亿元。2008年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占8.48%,第二产业占52.22%,第三产业占39.30%。环渤海区域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主要地位,第三产业次之,呈现出“二、三、一”工业化结构的特征。最近八年来环渤海区域的产业结构总体呈现出一产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二产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三产所占比重先下降后上升的良好态势。
2.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分布状况
环渤海第一产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和辽宁三省。其中山东第一产业发展较为突出,2008年山东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三千亿元大关,达到3002.6亿元。河北省第一产业也发展较好,2008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两千亿元,达到2034.6亿元。
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和辽宁三省。其中山东省第二产业最强,2008年实现增加值17702.2亿元。其后的河北省2008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777.4亿元,辽宁省第二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7512.1亿元。
环渤海区域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山东、北京、河北、辽宁四省市。山东省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10367.2亿元,北京市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7682.1亿元,河北省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5376.6亿元。
二、环渤海区域主要产业分布状况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发展,环渤海区域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善。目前,环渤海区域形成了钢铁、煤炭、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1.钢铁工业
环渤海区域是我国最重要和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河北省和辽宁省是我国的钢铁大省,到2008年河北钢铁产量已经连续七年全国第一,是我国的第一钢铁大省。环渤海区域内,拥有众多大型钢铁企业,如河北省的唐山钢铁集团、邯郸钢铁集团,辽宁省的鞍山钢铁集团、本溪钢铁集团、北台钢铁集团,山东省的济南钢铁集团、莱芜钢铁集团,北京市的首钢总公司,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大型钢铁企业。
2.煤炭工业
环渤海区域区内煤炭资源丰富,在辽宁省、河北省和山东省都有大型煤田分布。目前,环渤海区域有全国煤炭前100强企业超过20家。河北省有开滦集团、金能集团、峰峰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辽宁省有沈阳煤业集团、阜新矿业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山东省有兖矿集团、新汶矿业集团、枣庄矿业集团、淄博矿业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
3.石油化工
在油气资源方面,环渤海从1955年开展大规模油气普查以来,截至2000年底已发现油田263个(其中大型和超大型油田17个),气田9个。目前,环渤海区域拥有众多大型资源类企业,包括:华北油田、大港油气田、冀东油田、渤海油气田等重要石油生产企业。
此外辽宁、河北、天津、山东还是我国北方海盐的主要产区。环渤海沿岸现有盐田4.79万公顷。主要盐区有:东北盐区、长芦盐区、山东盐区。
4.船舶制造业
环渤海区域还是我国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拥有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船舶制造企业。其中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我国2008年金属船舶制造行业销售收入位居第一位。
5.机械工业
环渤海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在重型机械、冶金矿山设备、化工设备、发电设备等行业具有较强优势。辽宁是新中国最早建立起来的重工业基地,辽宁机械工业在企业数量、职工人数、产品种类、产值等方面,在全国机械工业中的比重占10%左右,仅次于上海和江苏省,居全国第三位。辽宁在冷冻设备、暖风机、机床配件等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山东省机械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在全国的地位迅速提升,目前,机械产品总量占到了全国的12%左右。山东省已发展成为我国“农机工业”大省,山东农机工业总量一直居全国首位。
环渤海区域还是我国汽车工业较为发达和集中的区域。北京的轻型载重车和小客车,天津的微型汽车,山东和辽宁的载重汽车等,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也较高。
6.环渤海区域海洋经济与农业
环渤海区域滩涂和海洋资源、渔业资源也很丰富。环渤海大陆海岸线总长5684.74公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2005年,环渤海区域海洋经济总产值5230亿元,增加值2268亿元,相当于同期区域生产总值的5.6%,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环渤海区域还是我国农业发达区域之一,这里是全国重要的小麦、杂粮、棉花、油料和水果生产基地。环渤海区域耕地面积达2656.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此外,环渤海区域还是我国的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主要产区。环渤海区域还是全国重要的温带干、鲜果品产区。
7.环渤海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北京市和天津市有众多科研院所与大量高科技人才,具有高科技产业研发优势。近年来,一批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如摩托罗拉、惠普、松下、微软、西门子、爱立信、三星等纷纷在北京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在高科技产业,北京有国内最大的中关村电子资讯产品交易、产品研发基地,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在IT产业上的创新、研发能力强,在开发高端产品上具有较强优势。
近年来,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已经拥有一批优势产业。青岛在家用电子、通信产品领域,济南在软件及服务外包、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领域的优势、特色明显。山东半岛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山东省目前已形成软件、通信产业、家电产业、计算机及外设产品、光电子、射频识别技术六大优势产业。
天津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在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形成了五个特色鲜明、生产相对集中的产业密集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目前,天津市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的生产基地。
“十五”以来,河北省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已经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辽宁省近年来,以沈阳、大连为龙头,重点发展动漫、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光伏产业等,也较快发展、发展较好。
三、环渤海产业布局的现状与特点
1、环渤海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良好
从经济发展的水平看,北京目前已经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其他四个省市处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环渤海区域的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较低,除北京以外其他四个省市的第二产业的比重都超过了50%,其中天津市第二产业的所占比重最高,达到60.1%。工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从第二产业的发展状况看,环渤海区域的工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
在产业发展方面,环渤海区域产业体系完善。环渤海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此外,环渤海区域已经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在港口经济、煤炭、石油化工、钢铁、船舶制造、加工制造等行业,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经济效益,在国内都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在我国九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北京、天津和青岛各占有三席,环渤海区域还拥有二十多家国家级的产业园区。目前,环渤海区域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已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0%。
2.环渤海区域的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已经出现
环渤海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也是我国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目前,环渤海区域已经形三大产业带,分别是京津冀产业带、山东半岛产业带和辽东半岛产业带。在京津冀产业带,已经形成了钢铁、能源、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等产业集群。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已成为京津冀的主导产业。在山东半岛产业带,已经形成了以机械、石化、纺织等支柱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形成了以消费电子和工业电子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在辽东半岛产业带,形成了以重型机械、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等为支柱的产业集群。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十五”以来,辽东半岛已逐渐形成了以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结构。
3.环渤海产业布局有朝着临海区域推进的态势
辽宁省提出了利用临海土地资源,在沿海区域的“五点一线”发展战略。利用辽宁海岸线上为数可观的沿海滩涂和盐田,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在大连、营口、锦州、丹东等沿海省市,建立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等。
河北省提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目标,计划用15年时间建成沿海经济强省。近年来,河北几个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也较为快速。唐山、秦皇岛、沧州的海洋产业和临港产业都有很好的发展,成为河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随着曹妃甸钢铁、石化产业的快速崛起,河北产业布局朝着临海区域推进的态势更明显。
山东提出在沿海区域大力发展造钢铁、船舶制造、石油化工、海洋产业等临港工业,沿海区域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莱州湾综合经济区正在建成山东省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
4.环渤海区域经济分布仍不平衡
(1)环渤海主要省市在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人均产值和人均收入等指标来看,环渤海五省市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环渤海区域内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资料:2008年,北京的人均GDP为63029元,天津的人均GDP为55473元,河北的人均GDP为23239元[1]。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导致居民的工资、消费、社会福利,政府和企业投资,经济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差距。
(2)环渤海区域仍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带。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城乡间发展的不平衡,资金、人才、技术、项目、原材料等资源,在环渤海区域多年来一直存在着向较为发达京津区域流动趋势,使得环渤海区域目前仍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带,这直接影响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如社会较为关注的环京津贫困带,它是指在京津周边的河北西北部区域形成了一个包括24个县(其中21个贫困县)、涉及近千万人口(其中贫困线以下人口180万)的贫困带。它也是环渤海区域经济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P61.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