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相关论文范文集,与中国东盟贸易的依赖度与不对度相关国际贸易方面的论文

时间:2020-07-04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此文是一篇金融危机论文范文,金融危机相关论文范文集,与中国东盟贸易的依赖度与不对度相关硕士毕业论文。适合不知如何写金融危机及对外贸易及贸易方面的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金融危机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内容摘 要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并不是对称的,不对称的相互依赖是冲突的源泉也是双方发展更紧密关系的障碍.本文将对经济相互依赖度与对称性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对测量方法和指标进行界定,运用双边贸易数据来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和不对称度进行评估.


金融危机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啊
播放:21667次 评论:6764人

中国东盟贸易的依赖度与不对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关 键 词 :中国 东盟 经济相互依赖度 不对称性

近二十年来,中国东盟之间的关系不断深化,合作领域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断深化,双方的相互依赖在不断加深.1992-2000年,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平稳增长;2001-2008年,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009-2011,双边贸易额出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见图1).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双边贸易总额不断扩大,经贸往来不断深化和拓展;二是双边贸易差额不断扩大,中国是逆差,东盟是顺差;三是东盟对经济危机的敏感性比中国大.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贸易逆差减少,东盟的贸易顺差减少,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双方的贸易都造成了影响,但是东盟的贸易受金融危机影响更大,即敏感性更大.

贸易总额的不断扩大是否表明中国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在不断加深?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是对称性相互依赖还是不对称性相互依赖?中国贸易逆差和东盟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是否表明双边贸易中,东盟处于有利地位?当前的研究仅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相互依赖在不断加深.而且,这些研究仅仅是通过定性判断的方式来回答这一问题,鲜有学者通过定量的方式进行分析.在定量分析的研究中,王玉主的研究具有代表性,他在多篇文章中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进行了数据分析,他认为中国和东盟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表现在“双边贸易增长和贸易互补性增长对相互依赖的促进”上,随着“中国东盟经济相互依赖加深,‘中国威胁论’在东南亚基本失去了市场”.他从总体上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做了判断,认为双边的相互依赖程度在不断加深,但是并未对具体的依赖程度,即相互依赖度和相互依赖的对称度进行研究.曹云华教授(2005)的研究中关注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在不断加深,但是这种相互依赖是不对称的,相对来说“中国-东盟相互依赖关系中,东盟一方可能会更加敏感与脆弱一些,而中国一方则在敏感性和脆弱性方面优于东盟”.


这篇论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maoyi/389124.html

研究框架

(一)中国东盟经济相互依赖的研究特点

对于中国与东盟的经济相互依赖的对称性研究应该考虑什么因素?首先,应该考虑双边贸易总量、双边贸易在各自贸易总量中的比重、双边贸易对GDP的贡献度以及出口额对本国GDP的贡献度.通过双边贸易总量的比较可以从总体上对中国与东盟的对称性做一个评价;通过双边贸易在各自贸易总量中的比重,可以比较出双边贸易在中国和东盟对外贸易的重要性;通过对双边贸易额和双边出口额对本国GDP的贡献度,可以比较出双边贸易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其次,考虑到东盟是由10个国家组成的,那么就应该把东盟十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做一个比较.把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和十个个体分别进行考虑的时候,它们与中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度和对称性显然是不同的.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度和对称性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与东盟每个国家之间的紧密关系和优劣地位.曹云华教授(2004)曾指出“随着中国的崛起成为强国,东盟国家可能会把关注的焦点从绝对获益转移到相对获益方面,他们可能会担心中国从合作中得到更多的相对利益”,这一观点很好地体现出了东盟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考虑更多的是本国在贸易中的获利而并非考虑东盟整体的获利.

鲍尔温(Baldwin)的“轴心测量指数”(Hubness Measurement Index,HMI)可以用来测量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经济相互依赖的对称度.鲍尔温在亚太FTA“意大利面条碗效应”(Spaghetti Bowl Effect)后,提出了“轴心-辐条理论”(H-S),并且创建了“轴心测量指数”来研究FTA中的轴心国和辐条国:

(SXod)代表o国对d国的出口份额,(SMod)代表d国对o国的进口份额,因此, HMI等于o国的出口份额*(1-d国的进口份额),即考察o国出口对d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其取值范围为(0,1),数值越靠近1,就证明依赖程度越大.把HMIo与HMId进行计算后比较,就可以体现出o过与d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的对称性.

(二)经济相互依赖度与对称性测量指标的选定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确定了研究对象,分析层次、步骤和数据来源.首先,研究对象是中国与东盟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度和对称性分析;其次,分析层次和步骤分为两个层次、三个步骤,第一部分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度进行评估,第二个部分是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对称性进行评估;数据选用的是1992-2011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货物贸易数据,数据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亚洲开发银行数据

关于中国东盟贸易的依赖度与不对度的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金融危机相关论文范文集
库(ABD)、东盟统计年鉴(ASEAN),中国国际统计局数据库作为数据补充.

测量指标的计算公式及说明:

第一,经济相互依赖度:

TIR(Trade Interdependence Rate )贸易相互依赖度中,Xca代表中国对东盟的出口,Mca代表中国向东盟进口,GDPc代表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a代表东盟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

第二,经济相互依赖度的对称性:

HMac代表东盟出口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HMca代表中国出口对东盟市场的依赖程度.Xac,Xca,Xa,Xc,Mca,Mac,Mc,Ma的含义与上述相同.

中国与东盟经济相互依赖度和不对称性分析

(一) 中国与东盟经济相互依赖度分析 从中国东盟贸易相互依赖度中可以看出(见图2):

第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量在不断增加.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额从1992年的46.6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381.6亿美元,增长了29.6倍;中国向东盟进口额从1992年44.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546.8亿美元,增长了35.1倍.从贸易额的增长率来看,中国对东盟出口额的年均增长率为23.04%,中国向东盟进口额的年均增长率为21.89%,2001-2007年,在CAFTA建设的效应推动下,双边贸易额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在2007年的时候到达顶峰26.35%,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和2009年的双边贸易额增长速度减缓,特别是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7.91%.

第二,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相互依赖程度在不断加深.贸易相互依赖度呈现上升的趋势,相互依赖度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平稳上升期(1992-1999),由于受到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相互依赖度在1996-1997年出现了下降趋势,但是即便是最低的1996年也保持在1.28%,因此,这时期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相互依赖程度稳中有升.第二个阶段为快速上升期(2000-2007),贸易相互依赖程度在8年时间里从2.2%增长到了4.23%,增长了将近1倍.这段时间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仅让双边的贸易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也使贸易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第三个阶段为波动阶段(2008-2010).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相互依赖度从2008年开始出现下降,并且在2009年降到最低,在2010年又回升至3.85%,虽然相互依赖度有所回升,但较前期的峰值而言,这个阶段的相互依赖程度并没有得到提升.在这个阶段中,中国和东盟的出口额以及东盟的GDP增长速度减缓,在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但是中国的GDP增长速度并未出现较大的波动,因此这个时期贸易相互依赖程度出现波动和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减缓对东盟GDP增长的影响,从相互依赖敏感性的角度来看,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东盟比中国更为敏感.

综上所述,1992年至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量不断增加,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贸易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贸易相互依赖程度在CAFTA的推动下不断加深,虽然在第三个阶段受到外围经济形势的影响出现波动,但是相互依赖程度仍然保持一定的水平上.东盟经济对贸易的依赖程度更大一些,东盟的贸易更容易受到外来的影响.那么,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相互依赖是否是不对称的?在不对称相互依赖中谁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更强?

(二)中国与东盟经济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分析

一般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不对称的,比如:中美、中日等,其中中国与美国之间贸易相互依赖的不对称度达到了47%.虽然东盟国家中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但是把东盟作为整体来看,东盟与中国在贸易量、经济生产总量等并不存在较大的差距,那么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是否是对称的?

1.双边贸易总量比较、双边贸易在各自贸易总量中的比重比较、双边贸易对GDP的贡献度比较以及出口额对本国GDP的贡献度比较.

双边贸易总量比较.从双边的贸易差额来看,1998-2004年,中国的贸易逆差在不断扩大,2005-2009年,中国的贸易逆差在不断减少,2009年以后,中国的贸易逆差又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11年,中国东盟的贸易逆差达到226.1亿美元,超过了2004年的峰值200.8亿美元,并且,这种趋势将会不断延续,双边的贸易差额会不断扩大.从双边贸易差额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差额将会愈来愈大,也会使经济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不断增大.

双边贸易在各自贸易总量中的比重比较.从双边贸易在各自贸易总量中的比重的比较可以看出两个特点:第一,中国的贸易份额比重变化不大,发展趋势较为平稳;东盟的贸易份额比重变化较大,且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中国的贸易份额区间主要在3-5之间,而东盟的贸易份额区间跨度较大,在1.5-9之间.第二,双边贸易对东盟的重要性大于中国.从2001年开始,双边贸易对东盟的重要性开始增大,并且在2004年以后超过了中国,并且有逐步加速的趋势.CAFTA建设对双边贸易量的增长起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并没有对双边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有过多的影响(见图3).

双边贸易对各自GDP的贡献度比较.从双边贸易对各自的GDP的贡献度比较来看,可以体现两个特点(见图4):第一,双边贸易对各自GDP的贡献度都在不断增大.1992年,中国的贡献度为1.82%,2010年中国的贡献度为5.1%,增长了2.8倍;1992年东盟的贡献度为1.97%,2010年东盟的贡献度为15.72%,增长了近8倍.第二,双边贸易对各自GDP的贡献度差距在不断扩大.1997年以前,中国和东盟的GDP贡献度较为接近,然而1997年以后特别是2001年以后,东盟的GDP贡献度增长速度明显要高于中国,最大差距的峰值出现在2009年,达到了3.4倍.

从出口额对本国GDP的贡献度比较来看,其变化趋势与双边贸易额对GDP的贡献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997开始东盟的出口GDP贡献度要开始大于中国,最大的峰值也是出现在2009年,达到3.34倍.

综上所述,1992-2010年间,对外贸易对东盟和中国的GDP的贡献度都在不断增大,贡献度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呈现不对称发展的趋势.从对外贸易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东盟受到的影响更大,其敏感性和脆弱性都较中国而言更高一些.

2.相互依赖不对称性的国别结构比较.运用HMI测量方法对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进行计算后发现,把东盟十国作为对象和把东盟作为整体对象的结果是相差甚远的,把东盟作为整体对象与中国进行比较的时候,HMI值大致是平衡的,但把东盟十国作为对象与中国进行比较时,HMI值不平衡.第一,东盟国家与中国的经济相互依赖是不平衡的.在东盟国家中,除了柬埔寨和文莱以外,其他国家出口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都比中国出口对东盟国家的依赖程度要高出很多.老挝和缅甸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最高,在2011年分别达到了23.21%和18.52%;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都在10%以上.第二,东盟国家与中国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增长速度是不平衡的.从HMac表1中可看出,东盟国家出口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深,而从HMca表2中可看出,中国出口对东盟国家市场依赖程度并没有显著变化,甚至在有些国家还呈现下降的趋势,如:印尼、缅甸和菲律宾. 结论及建议

从总体趋势上来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是积极且富有成效的,近20年来,双边贸易额不断扩大,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然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并不代表相互依赖的发展趋势是对称的.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发展趋势中的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双边贸易对双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程度发展不平衡.从双边贸易差额来看,贸易差额越来越大,其中东盟是顺差而中国是逆差;从双边贸易在双方对外贸易的比重来看,东盟的贸易比重越来越大,而中国的贸易比重变化并不明显,这表明双边贸易对东盟的重要性要比中国大;从双边贸易和出口贸易对GDP的贡献度来看,双边贸易对东盟GDP增长的作用比中国大.二是,东盟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相互依赖发展不平衡.东盟国家出口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远远大于中国对东盟国家市场的依赖程度,而且这种趋势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简而言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

1 2

金融危机相关论文范文集,与中国东盟贸易的依赖度与不对度相关国际贸易方面的论文参考文献:

查论文相似度
免页面相似度。发表论文相似度第一部分院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第1期中国货币服务指数的构建和经验检验左柏云等广东商学院金融研究,2016年第11期廉江市粤客词汇相似度的计量分析邵慧君。

英语论文相似度
个小规模的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就本系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发表论文相似度排名家973项目的支持下一直从事图像视频分析与检索技术的研究,在本领域顶级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近20。

英文论文相似度
个小规模的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就本系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发表论文相似度排名家973项目的支持下一直从事图像视频分析与检索技术的研究,在本领域顶级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近20。

论文相似度怎么改
个小规模的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就本系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发表论文相似度排名家973项目的支持下一直从事图像视频分析与检索技术的研究,在本领域顶级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近20。

论文相似度改
个小规模的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就本系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发表论文相似度排名家973项目的支持下一直从事图像视频分析与检索技术的研究,在本领域顶级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近20。

知网论文相似度
个小规模的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就本系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发表论文相似度排名家973项目的支持下一直从事图像视频分析与检索技术的研究,在本领域顶级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近20。

论文相似度
模的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就本系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发表论文相似度排名家973项目的支持下一直从事图像视频分析与检索技术的研究,在本领域顶级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近20篇,取得。

论文的相似度
模的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就本系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发表论文相似度排名家973项目的支持下一直从事图像视频分析与检索技术的研究,在本领域顶级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近20篇,取得。

检查论文相似度
个小规模的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就本系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发表论文相似度排名家973项目的支持下一直从事图像视频分析与检索技术的研究,在本领域顶级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近20。

测试论文相似度
个小规模的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就本系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发表论文相似度排名家973项目的支持下一直从事图像视频分析与检索技术的研究,在本领域顶级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近20。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