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规律论文范文属于伦理道德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规律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和谐社会理与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适合规律及科学及本质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规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的经验升华和逻辑结果.
关 键 词 :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0-0019-02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就是把社会主义建设活动当作课题来研究,揭示出建设过程中诸要素以及诸环节如组织、决策、理论等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纵观半个世纪以来共产党人得不断求实探索和经验总结,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和谐社会的提出更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建设推到了一个前所
本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shehui/lldd/453469.html
未有的高度.
一、党的几代领导核心对科学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实践
(一)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的探讨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了对苏联模式的反思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经济文化很落后.20世纪50 年代,毛泽东提出要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60 年代,适应世界现代化的潮流,毛泽东和周恩来达成共识并由周恩来总理在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即“四个现代化”.
(二)邓小平关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发展
在世界及中国社会主义经历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做出难能可贵的探索.1982 年中共十二大开幕词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断,标志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思想的初步形成.1984 年10 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十三大前后,随着实践的发展,这一思想进一步深化,进入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形成阶段.1992 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谈话.他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在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九个方面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三)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系统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规律相关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研究生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3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四)和谐社会理论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飞跃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主题,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胡锦涛同志十分精辟地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和谐社会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完善
1. 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科学论断把构建和谐社会上升到关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社会和谐既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目标,把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明确提出,标志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2. 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新的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回答了发展的力量源泉、主体动力、终极目标,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与发展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史观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的具体展现.新的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回答了发展的时空路径,在时间维度上强调发展
规律有关论文范文
3. 在社会主义战略目标问题上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孜孜以求、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建国前后,毛泽东就提出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并制定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界定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把“和谐”纳入社会主义建设整体布局中,使我们对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认识由“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四位一体”.
4. 在社会主义领导力量问题上提出了“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能不能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面对执政考验、提高执政能力的有力应答.和谐社会理论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其执政的社会基础,对于我们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新飞跃.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丰 军
规律有关论文范文,与和谐社会理与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
和谐社会论文
论文名称,浅析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与和谐经周岗学校2016年市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审组评审并通过网络检索,周岗学校2016年教育教学论文的校内评审结果如下,特此公布.,序号文章编。
社会主义经济学论文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理论活动中,创立了许多不朽的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探索摘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市场经济具有兼容性,其兼容性是通过二者的双向渗透来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师;,1998年8月至今,在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工作,担任"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史。教师职业道德论文题目福建.全政治理论学习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
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市政道路职称论文江西度建设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建人教发〔2016〕195号)和《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2016年度台州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计划及有。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分),b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摘相呼应.,英文关键词keywords:与中文关键词相呼应,各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正文(包括前。商丘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审表前发展,为我国抗震减灾事业服务。
如何撰写与发表社会科学论文
应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如何撰写和发表科技论文湖南.,一,征文主题,"信息技术应用与科学教育创新",二,活动范围,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会。
社会建设论文
技成果,推动体育强市建设,经研究,定于2016年12月举办嘉兴市第六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暨市八运会论文报告会.报告会拟采。中学生社会实践论文浙江,中学生社会实践论文杭州动的基础。
社会科学研究论文
径运动科学研究的程序与内容,科学研究是对未知或已知事物进行探索和求证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田径运动的科学研究则是对田径运动所涉及领域内的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科学探索的。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律意识安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