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网络安全类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硕士论文专业与网络安全及信息安全及计算机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网络安全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网络安全人才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本文从高校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概念和意义入手,探讨了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借鉴美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为什么要写网络安全毕业论文
播放:28257次 评论:4147人
[关 键 词 ] 高校 网络安全人才 培养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对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网络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其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隐患问题日益严重.而网络安全人才在解决安全隐患和威胁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网络安全人才是指受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教育或培训,懂得计算机技术或是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网络安全人才在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网络运行中起着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但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却严重不足,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根据教育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网络安全人才只有2100人左右,而国内对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需要量高达10余万以上,每年全国能够培养的信息安全专业学历人才和各种安全认证人员大约不到5千人,供需缺口特别大.据统计,到2008年,全球网络安全行业的就业人数将由目前的130万上升到210万.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人员从人数和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市场的紧迫需求,加快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影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速度和国家安全实现的关键性因素.
一、我国高校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现状
1.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处于探索阶段.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是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而展开的.2000年,我国高校开始设置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标志着我国将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我国已有近50所高校开设了信息安全本科专业,部分高校已设立了信息安全方面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初步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层次.
2.高校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尚未形成科学的模式.由于高校培养网络安全人才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因此各个高校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体现出不同的办学思路.例如有的学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安全工程系,以安全为教学内容的重点;有的学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计算机系,以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重点;有的学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数学系,以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为其侧重点;有的学校把信息安全专业办在通信系,以密码学作为教学的重点;还有的学校将信息安全专业设置在管理学系,以电子商务为其教学重点和方向.
不同的办学思路,一方面是各个高校依照其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办学格局,对信息安全学科初期发展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符合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自身建设的规律;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在信息安全学科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教育模式.
二、我国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科体系不成熟.我国部分高校已设置了信息安全专业,初步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培养层次.但是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数学、通信、计算机、微电子、网络工程、密码学、法律等诸多学科,我国高校在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还无法准确把握各学科之间的比重关系,表现在各高校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比较盲目,随意性较大.目前的培养体系中,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文凭轻素质的现象,培养的人才普遍是从理论到理论,动手实践能力不强,不能解决现实的网络安全问题.
2.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相应的课程体系还不完善.现有培养模式中,信息安全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都是各个高校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的,缺乏系统的学科指导体系和规划.各高校都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况,直接导致了培养的人才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胜任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的工作需要.
3.精通网络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尖端人才以及专门从事网络安全研究的科研人员缺乏.网络从其产生到现在也不过短短的几十年,网络安全的问题更是最近几年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进行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网络安全人才不足,且多是“半路出家”(即由网络管理人员通过有关网络安全知识的自学或短期培训后从事这项工作的),缺乏大量精通尖端网络安全技术的专门人才.网络安全人才分布不均、人才队伍不稳定.这种状况使我国目前对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4.网络安全教育的普及率较低,一些公民缺乏网络安全意识.由于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导致普通公民对此问题持无所谓的态度,即使是经常接触网络的人也没有形成网络安全的观念和常识,安全隐患较多.
5.缺乏网络安全教育所必需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部分高校缺乏基本的基础课程实验室,教学实验和模拟设备.许多高校无法开展课程体系中所要求的实验,学生的学习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极大的削弱了教学效果.
6.偏重理论学习,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信息安全学科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许多安全技术与手段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去认识、去体会.当前设有信息安全专业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很少.许多高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更不用说提供处理网络安全问题的模拟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想而知.
三、美国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模式
美国高校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核心课程+课程模块”模式和“知识传授+科学创新+技术能力”模式.“核心课程+课程模块”模式是美国大学网络安全专业教学中采用的一种基本模式,它类似于我国高校中采用的“基础课+专业方向选修课”的模式.也就是说,学生在修完规定的专业基础课后,可以根据其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向进行研究.“知识传授+科学创新+技术能力”模式承担着基础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任,对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不仅在本科阶段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硕士和博士阶段更加注重对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美国的研究生教育通过补充课程论文和考试或者通过课程论文和硕士论文项目使研究生们在信息安全学科的某一个特定领域深入下去.硕士论文通常是开发一种理论到某一个或者一些特定场合的应用;而博士阶段更注重理论分析,对理论进行扩展,改进或者提出新的理论.
美国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教育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知识体系,可以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通过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很快熟悉并巩固书本知识,并且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发现新问题并予以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根基,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基础之上的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和要求,因此,与“核心课程+课程模块”模式相比,依据“知识传授+科学创新+技术能力”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四、完善我国高校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我国应在借鉴美国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优点的同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安全人才模式.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核心课程+课程模块+教学实践”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核心课程设置中,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数学、通信、计算机、微电子、网络工程、密码学等基础知识;在课程模块设计中,让学生探讨研究其感兴趣的网络安全领域和内容;在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总结出大量目前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并尝试着让其进行研究解决,以此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具体来说,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网络安全人才,使其具备较合理的知识结构:
1.研究信息安全专业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知识体系.信息安全专业是一个交叉的新兴学科,需要许多学科的知识作为铺垫.高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网络安全管理和技术人才.我国高校应通过统一制定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使学生具备计算机、数学、密码学等健全合理的知识结构.合理采用美国高校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模式,通过严格的培养使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的学生具备以下素质:宽厚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知识;娴熟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将信息系统及其安全领域的知识同某一应用领域业务相结合的能力;独立完成网络安全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
2.开设法律课程,使网络安全人才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虽然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网络安全法,但在一些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中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了网络安全的内容.例如《刑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都是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作为网络安全人才必须了解上述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3.将网络安全理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高校应该将“网络安全设备操作指南”、“网络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列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是培养网络安全人才,保证各项安全策略、制度、规程和操作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的重要环节.还可以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演练,如果条件成熟,甚至可以挑选一些真正的病毒加以分析、研究.这不仅是检查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运作情况的重要手段,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4.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持续教育,因此应加强和政府、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共同培养高素质的网络安全人才.美国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特别重视合作与交流,例如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其COAST(Computer Operations Audit and Security Technology)项目是该校计算机科学系从事计算机安全研究的多项目、多投资的实验室,它促使政府机构、大公司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紧密合作.如今COAST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专职的、学术的计算机安全研究群体之一,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我国高校应借鉴其有益的经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对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给予经费支持和倾斜,改变教学条件,更新试验设备和仪器.同时,加强国内与国际的交流,搭建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平台,和一些具有综合实力的大企业、公司合作,让学生进行有机的、双向的实践活动.
这篇论文出处:http://www.sxsky.net/shuoshilunwen/437877.html
《国家信息安全报告》中指出:“从事信息技术的人才匮乏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紧急警报.就信息安全的人才而言,其匮乏的程度更比一般的IT技术有过之而无不及.”《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更是为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宏伟目标:“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国民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能力.培养信息化人才.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我国高校应按照《发展战略》的指引和要求,积极探索和建立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模式,为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构建更加坚固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只有如此,才能营造出和谐、安全的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郑志彬吴昊辛阳: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道路[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3)
[2]刘宝旭:浅谈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3)
[3]王海晖谭云松伍庆华黄文芝: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