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工业统计方面发表论文,关于中国经济指标的统计问题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工业统计及服务业及数据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工业统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中国经济指标的统计问题(上)
王小鲁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我们经济数据有很多困惑和议论,也有不少质疑,所以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谈一下对一些经济指标的理解.围绕经济统计数据或者指标产生的议论和争论原因也有很多,其中有对统计指标的口径,统计方法理解的问题,也有统计数据本身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问题,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我不是统计学家,只是作为一个经济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谈我对经济指标个人的理解,可能有理解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关于经济增长率的统计关于经济增长率长期以来,围绕经济增长率有不少争论.我们的增长率统计是不是可信是不是准确我们的GDP增长率统计基本上采用了国际标准,国家统计局做了很大的努力,从各方面来完善这个数据.由于这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指标,是由大量的分指标汇集而成的,而且涉及到全国无数个生产单位和无数个和经济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所以统计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涉及的方面很多.
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通常有三种方法进行统计:一个是生产法,一个是收入法,一个是支出法.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的方法不一定相同.中国基本是以生产法为主.主要原因是,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的统计主要以企业到各级政府层层上报,再进行数据收集汇总形成的,这样的方法和生产法统计比较容易接轨.我们目前仍然是使用以生产法为主的统计,但是也用收入法和支出法进行核算.从生产过程角度来统计,还是从生产过程结束以后产生的收入来统计,或者是这些收入从什么地方支出的角度来统计,只是三个不同的角度,指的都是同一个东西.所以从理论上讲,三种方法角度不一样,但得到的最终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事实上,世界各国谁也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因为统计工作的复杂性,加上方方面面的因素和问题,每一种分向指标的收集整理都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在计算和统计方法上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很难做到三种方法完全一致.我们国家以生产法的统计为主,同时也参考收入法和支出法,在三种方法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调整,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比较接近的.生产法是生产部门创造的增加值的汇总.它的基础数据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农户,个体经营者等等所有这些生产单位.因为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农户的数量太多了,不可能做到一家一家的进行统计,所以对于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统计,通常是通过典型调查的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推算和统计得到企业数据,再进行汇总来核算GDP.
我们的GDP的统计历年来做了不少改进,其中经济普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很多报上来的数据可能会产生偏差,每隔一定的时间,在全国范围进行一次涵盖所有生产单位的经济普查,由此取得的数据相对来说真实程度比较高,比较可信.我们过去在几次经济普查以后,都对GDP数据做了调整.上一次经济普查有一个很重大的调整,就是把GDP上调了17%,这主要涉及到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过去我们的统计对服务业遗漏比较多,通过经济普查补充了这方面的数据,所以做了一次性的调整.调整以后,还要对以前年份的数据根据普查的情况再进行调整,追溯到以前若干年.最近,国家统计局开始实行全国90万家企业的网络直报,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措施.通过网络直报的方法,可以使企业的数据直达国家统计局,不再需要一级一级上报,这就避免了中间过程可能产生的数据误差和损失.所以总的来说,GDP数据的统计还是在不断改进的,基本上还是一个比较可以信赖的数据.但是,仍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表现在全国每年GDP增长率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统计的GDP增长率不一致.每年地方统计的GDP增长率基本上都比全国增长率平均水平要高出2-3个百分点.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看一下这张表.从2016年到2016年,如果我们把各省的经济增长率简单平均一下,把得到的结果和全国GDP增长率来加以比较,可以看到每年相差大约在3个百分点左右.各省的增长率一般都高,有些年份甚至是所有省份的增长率都高于全国的增长率.这个现象是怎么造成的一个是一些地方政府倾向于夸大自己的政绩,因此干预统计工作,尽量报高不报低.这个现象各级都有发生,特别是在基层单位就更突出.比如每个县都有统计局,他们对本县经济状况统计得出的初步结果,通常要上报给县委县政府.县里主要领导可能会说,你们的数据是不是统计的太低了为什么我们的增长率这么低邻近的那个县怎么就比我们高你们是不是再重新算一算.这样一来,重新计算的结果通常就把GDP算上去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统计局采取了一些措施,在每年GDP统计过程当中,要做所谓的"挤水份"的工作.要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些不实的虚假的成分,把这部分的成分剔除,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全国统计的GDP数据低于各省的统计.这项工作只做到全国统计,国家统计局现在还不能够直接去修改各省的数据,所以就造成了数据的差别.各地统计局在行政上隶属于地方政府,不是直接隶属于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行政上受地方政府领导,和国家统计局之间只是业务上下级的指导关系,所以这个问题和行政管理体制有关系.当我们看经济增长率,全国和地方的数据到底哪一个更准确一些在我看来,全国的更准确一些,也就是挤过水分的数据更准确一些.但是也不排除这样一种情况,我们现在的统计仍然存在一些遗漏.刚才我说了过去曾经通过经济普查对服务业的遗漏有过重大的修正.尽管如此,现在是不是仍然有遗漏我认为不排除这种情况.因为存在遗漏,数据就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而有些地方政府又倾向于高估值统计数据,这两种情况在某些场合下能起到某种互相抵消的作用.我刚才说到,国家统计局在上一次对GDP的数据做重大修正以前,如果我们把修正以前的各地方统计的GDP加总,再来和修正以后的数据比较,修正以前的全国统计数据显的有点偏低,这是因为统计遗漏造成的.总的来看,全国的GDP数据统计准确性还是高于各地的统计.这种情况和地方政府的政绩追求动机有关,和地方政府的政绩观也有关.李克强总理在辽宁省担任省委书记的时候,有记者问他有关GDP的统计,他曾经讲GDP是一个人造的数据,他更相信的是一些实物数据.比如说发电量,货运量等等.后来就有人把这几个指标叫做李克强指数,这样说也未必准确,但是在实物数据和综合性GDP的数据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个很密切的相互关系.有的时候我们通过对实物数据的分析可能判断经济形势,要更准确一些.1992年,1993年我国经济出现过热,然后采取了从紧的宏观政策,这个政策持续了几年,到1997年已经开始出现经济下滑的趋势.比如1997年的电力消费增长率下降到了4.8%.通常年份电力消费的增长和工业产出的增长和GDP的增长具有一个比较强的关系,因为你要生产就要耗电.由于效率提高,节能减排等等原因,我们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高于电力的增长率,但不会差的太多.1997年电力消费增长率降到4.8%,铁路货运增长率下降到0.7%,说明经济增长出现了显着放缓趋势,但是当年报告的经济增长率是9.3%,继续保持
关于工业统计方面论文范本,与中国经济指标的统计问题相关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