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分式方面论文查重,关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分式及分母及多媒体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分式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学会"搭台"
一、写作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是平等对话的首席.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做一个优秀的"导演",我们教师的理想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多一些"等",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搭建更多展示的舞台,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放手让他们去探究,让他们产生更多的"",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不忘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扶他们一把,给以正确的指导和点拨.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细波微澜,进而推波助澜.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收获,更多的"!".
二、案例回放
前几天,在一堂《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复习课上,学生作业本上有下面这样一个题目:
某校八年级(1)班,(2)班各有49名学生,两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统计如下:
班级
平均分
众数
中位数
标准差
八年级1班
79
70
87
19.8
八年级2班
79
70
79
5.2
(1)请你对下面一段话给予简要评价:
八年级(1)班的小刚回家对妈妈说:"昨天的数学测验,全班的平均分是79分,得70分的人最多,我得了85分,在班里可算是上游了!"
(2)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对这两个班的测验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在请几位学生初步分析了这张表格所传达的一些基本信息之后,我请一位学生阐述对第一题这段话的评价,这位平时数学成绩不错,语言表达能力挺强的女同学回答很干脆:
"因为八年级(1)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87分,也就是说有一半学生的成绩达到或者超过了87分,所以小刚考了85分在班里算不上上游!"
她在表述的时候,很多学生边听边点头,表示了赞同.但就在这时候,教室里突然冒出一句:
"老师,你以前不是说85分以上的算优秀吗"
我一瞧,又是那个"捣蛋鬼",他看到我在看他了,索性站起来了,
"老师,这样的话,难道一个班的学生一半考了100分,我考个99分就算下游了吗"
我点头,对他表示了一丝赞许:
"那么你认为应该怎么评价呢"
"我认为,从班级排名次看,小刚的确算不上上游,但从考试分数看,他可以算上游了,你以前也说我们不应该太注重名次,分数才是主要的嘛!"
许多同学已经拿敬佩的目光去注视他了,而我也微笑地对他说了一句:
"你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如果做老师的话,相信一定会很出色!"
我习惯性用手势示意他坐下,没想到他一脸得意地"逼问"我:
"老师,那是不是我的答案更好"
"相比之下,是你的较为全面,我们是应该从两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大家认为呢"
"是!"
"咦,你怎么还不坐下啊"
"老师,我还想讲第(2)小题呢."他竟然舍不得坐下了!
"好,那么,请你继续!"
他清了清嗓子,似乎宣告他的表演时刻开始,"因为(1)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87分,(2)班是79分,但两个班平均分都是79分,标准差(2)班是5.2分,可(1)班却有19.8分,所以说(1)班学生成绩差的和好的一样都很多,导致了平均分下降,而(2)班则比较均衡.因此对(1)班要重点把差生的成绩拉上去,对(2)班则要重点培养尖子生."
听到这里,平平无奇,我知道坐着的很多学生能够说出类似的答案来,但他接下来的话却让我心头为之一亮!
"我感觉(1)班很像我们班,成绩好的同学很多,但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很多,所以我们的平均分每次都提不高,希望老师能够多辅导像我这样要拉分的同学,我函数和几何证明还是搞不太懂,我希望自己能变成"小刚","小刚"多了,那么老师你也就可以多拿奖金了是不是呵呵!"
他没等我开口,自动坐下了(我的课堂回答问题起立坐下很自由),同学们都笑了,我心头也一阵激动,虽然补差工作我平时一直在做,但显然,学生对效果感觉不满意,难得他能借题发挥,并且又发挥得如此之好!
三、案例反思
事后,当我反复去回味这堂课,越想却越加担心,虽然老师与学生同在一个教室中教学与学习,但讲台之上与讲台之下的距离可能会因为我们的不经意而相差很远.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平时成绩不突出的同学,他掌握了某个知识,想表达,想获得老师的肯定来激励自己,但我们忽视了给这些同学创造发挥的舞台和空间,久而久之,这些同学的思维就被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育给压制了,封死了,还有,我们在采取一些教学措施的时候,比如很多老师在课后进行的补差培优工作,很多时候学生面上点头了,甚至能做得挺不错了,但回头他们可能又忘了,这些往往我们又忽视了,于是,补差培优工作的实效就大打折扣了.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人站在讲台之上,把心放到讲台之下,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心声,用心去满足学生的渴求,用心去完善自我的工作
数学教学案例
设计方案(一)学习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之后,为了学习整式的乘法而学习的关于幂的一个基本性质(法则),又是幂的三个性质中最基本的一个性质,学好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其他两个性质和整式乘法的学习便容易了.因此,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既是有理数幂的乘法的推广又是整式乘法的重要基础,在本章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尝试相结合,在学生学习的方式上采用接受式学习与活动式学习相结合.对于法则的推导过程,我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先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再通过交流,讨论,发现法则,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而对于推导出的法则及其语言叙述,我则以一种较轻松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方式指导他们接受式记忆.在整个教学中,分层次地渗透了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学习任务分析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教学目的应是"熟练掌握".为了使"熟练掌握",一方面要正确理解法则.让学生自己得出法则,是正确理解法则的措施之一,同时还要扫除正确理解的障碍,即消除一些容易混淆之处.另一方面,通过把法则运用到各种情况中去来达到熟练运用.对于易混淆之处,应提高新旧知识的可分辨性.通过变式对一些以前学过的,对现在法则容易产生混淆的内容(如合并同类项),以及以前容易发生错误的概念(如指数1认为没有指数)进行分辨,从比较中加深对正面法则的理解.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分式类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4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三)学习起点能力
从学生的知识情况来看,一是指数概念早已学过,但由于时间和自身的原因,对指数概念中所含名称:底数,指数,幂的含义并不十分明确,二是再加上以前学过的系数的概念,增加了正确理解法则的困难,三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容易与合并同类项混淆,这更给熟练掌握增添了障碍.
系数底数指数
合并同类项相加不变不变
同底数幂的乘法相乘不变相加
从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来看,通过一学期的培养,已由原来的被动式接受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但由于时间和经验的限制,还不够成熟,方法欠灵活.
(四)教学目标
识记目标:①熟记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②能正确地运用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
质,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并从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
关于分式方面论文范例,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