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为政治环境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誓碑”――宋代帝王的家训相关硕士论文致谢词,可作为论文致谢专业政治环境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政治环境及皇帝及宰相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赵匡胤做皇帝的第三年,秘密地刻了一块碑,立于太庙寝殿的夹室,用黄幔覆盖,门户封闭甚严.规定:每年祀享或新天子接位,参拜太庙之后,都要来恭读碑文.皇帝来到寝殿夹室,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小黄门陪同,其余群臣都站立庭中,不准靠近.皇帝进入室内,小黄门焚香明烛,揭开帐幔,立即退出阶下,皇帝到碑前,跪着默诵.然后再拜而出,十分神秘.
碑上究竟写了什么,臣僚都不得而知.直到靖康之变后,人们才得进入夹室.原来室中立着一块高7~8尺、阔4尺余的石碑,上刻着三行字:一行是不准加刑于柴氏子孙;一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末行是“子孙有此誓者,开必殛之”.这就是宋太祖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家训”,谓之“誓碑”.
不杀士大夫及言事之人,而且要求皇帝恪守这一祖训,这是我国封建时代十分明智的政治策略.封建时代,谁要在皇帝前提意见,好比捋虎须,逆龙鳞,危险万分,而能不惜身家性命带着棺材上金銮殿“死谏”的勇士,毕竟是极少数.如果能使大臣秉忠直言,无杀头之忧,这就解脱了束缚言论的最大绳索,形成了比较轻松舒展的政治环境和民主气氛.
正是这种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使宋代的“葫芦”宰相大为减少.宋朝第一任宰相赵普在皇帝赵匡胤面前就很倔犟.一次,赵匡胤发脾气把赵普的奏章拂之于地,赵普却慢慢地拾起来,掸掉灰尘,再次呈上;赵匡胤又拂之于地,赵普拾起来,又弹掉灰土呈上.一而再,再而三,直到皇帝接受为止.又有一次,一位官员立了功,按章应该升官,可赵匡胤素来厌恶此人,不予提升.赵普坚决请求按制度办事.太祖发火说:“朕就是不给他升官,能奈我何!”赵普说:“刑,用来惩恶;赏,用来酬功,这是古今之通理.刑与赏,是天下之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岂能以陛下个人的喜怒好恶行事.”赵匡胤大怒,拂袖而去.赵普紧随其后,追往后宫,立于后宫门外,久久不离去.最后赵匡胤息怒冷静下来,接受这位鲠臣的意见.
也许,宋太祖与赵普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赵普才敢于如此放肆.个人关系的作用当然是存在的.不过,在宋代敢于大胆向皇帝表示不同意见者,并非只有赵普一人.宋哲宗时,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要苛责谏官贾易,宰相吕公著持异议.太后态度强硬,吕公著也不屈服,并坚持:“不先赶我下台,对贾易的处理也行不了.”最后太后也只得妥协.南宋光宗皇帝赵悖要重用姜特立,宰相留正反对,赵悖坚持己见,留正罢工五个月,结果光宗让步.
本篇论文来自 http://www.sxsky.net/zhixie/379307.html
在宋代,不仅宰相敢于顶撞皇帝,而且谏议之风颇为盛行,并逐渐完成了监察与谏议制度.门下省、中书省置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等专职谏官.后来又设立谏院,作为谏官的办事机构.它与以御史台为龙头的监察系统交相辉映.不仅评议抨击朝政的疏阔阙失,绳纠甚至弹劾宰相以下的官僚,而且也对皇帝进行规谏讽喻.有一次,在皇宫内作道场,仁宗赵祯亲临观看,一时高兴,赐和尚每人一匹紫罗.和尚致谢,赵祯却说:“来日出东华门,把紫罗揣在怀里,勿令别人看见.否则台谏便有人上书议论了.”
大学生如何写政治环境论文
播放:22482次 评论:6644人
最有名的事件,是包拯抵制仁宗赵祯对张尧佐的任命.张尧佐系张皇后的族叔,由于这层关系,仁宗想任命张尧佐为宣徽使,廷论反对,搁置下来.过了一阵,经不住枕头风一刮,赵祯便欲重申前命.一天,仁宗上朝,张皇后送他到殿门口,抚着他的背叮吟道:“不要忘了宣徽使一事.”赵祯点头应诺.上朝以后,便再次降旨,要任命张尧佐为宣徽使.廷臣中包拯出列,他在离仁宗皇帝很近的地方慷慨陈辞,情绪激昂,唾沫飞溅到皇帝脸上.仁宗只得作罢.回到后宫,赵祯举袖拭面,对张皇后说:“刚才殿丞向前说话,唾沫直飞到我的脸上.你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难道不知道是包拯当御使吗”
与不杀大臣的政策相配合,宋代被贬、被降的大臣,常常下放到各州县去做地方官.但仍有调入京城的可能.如王禹,文坛上颇负盛名.太宗闻其名.端拱初年提拔为右拾遗、直史馆、知制诰.他替徐铉抱不平,贬商州团练副使.几年后,又召回京城,再知制诰,人为翰林学士.不久坐谤讪之罪,再贬去滁州城、扬州城任知州.宋真宗继位,再次召回京城,任知制诰.咸平初,又被赶出朝廷,出知黄州、蕲州.三进三出.三上三下.北宋时,像这种三上三下,前后三次拜相的还有六人:赵普、吕蒙正、吕夷简、张齐贤、文彦博、蔡京.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政治环境类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6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两宋300余年,基本上坚持了“不杀士大夫”的誓碑祖训,极少有因罪而遭杀身之祸的.只是在北宋末年,蔡京、王黼等“六贼”,祸国殃民,罪不容赦.女真贵族的大军直逼东京城下,钦宗赵桓接位,在群情激愤之下,赵桓不得不下令杀了王黼、李彦、梁师成、童贯、赵良嗣等人,以平公愤.但对杀人这件事,一直遮遮掩掩,忌讳似乎很深.后来钦宗等成了女真阶下囚,“有喻此誓者,天必殛之”倒变成了应验的谶语.
(责任编辑/韩春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