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医学教育论文范文属于专科论文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医学教育方面有关学年毕业论文,与创伤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相关专科论文封面。适合医学教育及创伤及急诊医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医学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创伤是人类生活中最常发生的事件.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加之交通运输的多样化和日趋繁忙,致使各种交通意外伤害、工伤意外事故急剧增多.全世界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70万人.我国每年仅道路交通事故就死亡约9万人,占世界各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第1位[1].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处理创伤患者采用的基本模式是由急诊科医生负责将创伤患者分检、分送到其他专科.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有些医院已经在急诊科开展了严重多发伤的一体化救治或建立了与急诊科紧密结合的创伤专科,在一些大型医院建立了一些综合性的创伤中心,如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和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
在德国,每一个较大的综合性医院都有创伤外科,主要是以创伤骨科患者为主,但创伤外科ICU则专门收治多发伤和复合伤患者,并有一名专职教授负责 [2].自1980年起,美国各地纷纷设立了专门负责创伤患者救治的创伤中心,并且培养了专业的创伤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3-4].
近年来我国创伤的临床救治水平与基础科研虽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创伤医学尚不是以一个学科而独立存在,甚至连二级学科都不是,在学校和医院中附属于急诊医学,学科发展的方向不明确.教育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一环,创伤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必须适应创伤医学时展的要求.只有在创伤医学的医学专业教育、创伤医生的专科培养、科研人才的培育上下功夫,建立完善的创伤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才能更好的培养创伤医学专业人才队伍,从而促进创伤医学的发展.
1.创伤医学的专业教育
创伤医学专业教育在国内尚处于空白,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尚未开设创伤医学专业课程,与创伤医学联系紧密的急诊医学课程也只是作为七年制和本专科生的选修课程.
创伤医学应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纳入急诊医学的专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创伤医学的发展.在具备条件的一些高等学校应探索筹建作为创伤专业不同层次人才梯队的培养基地[5].创伤医学课程设置上应与临床专业有所区别,重点应将各科知识横向结合.创伤课程应包括院前急救、危重病症监护、心肺脑复苏、多发性创伤及复合伤、康复等学科.特别要重视外科基本技能训练[6],如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石膏固定、牵引技术、清创、缝合等临床技能操作.专门设立初级创伤救治培训(PTC)课程,该课程旨在规范自然灾害及交通事故等危急情况下的医疗救治行为,减少伤残率和病死率,属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性的培养项目.实践证实,该课程培训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医生的技能操作水平[7].培养创伤专科教师,授课者应该是专门从事创伤工作多年、专业熟练、经验丰富的副主任 医师(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人员,教学内容能够做到与临床、科研需求紧密结合.
2.创伤医生的专科教育
创伤专科医生在创伤患者的救治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创伤专科医生的专科教育应该在创伤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
创伤医生的专科教育应该是整体化、系统化、专业化.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我国的一些发达地区,如华西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已经开展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8-9],将创伤院前急救、院内救治和康复治疗有机结合起来.培训期原则上为3年,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住院医师分别安排在创伤中心门诊区、抢救区、清创手术室、创伤病房、监护室学习和工作,之后选择性地安排他们到外科如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ICU等,内科如呼吸科、心内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或专业组学习.此后,进入第二阶段专业培训,在创伤病房内部进行轮转,在多发伤组、胸腹组、骨伤组和脑创伤组进行轮转, 培训结束时根据医师的临床特长、自己的兴趣以及中心发展需要等,确定自己的临床发展方向,固定在各临床小组.
这篇论文出处:http://www.sxsky.net/zhuankelunwen/387806.html
在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创伤救治水平参差不齐,可推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计划(the 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ATLS),ATLS由美国外科医师协会制定,它的培养目标是使乡村医院的单个医生都能有效地评估和管理多发伤患者.建立一套完善的在职培训制度,并纳入继续医学教育计划,组织创伤从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医学院校进行短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参加各级创伤专业知识的学术活动.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医学院校的教授或上级创伤专家到当地医院开设创伤救治医学知识、学术讲座,建立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机制.
3.创伤科研人才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创伤医学目前已在断肢(指)再植、烧伤、火器伤、冲击伤、复合伤、撞击伤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成果,甚至在某些领域具国际领先水平[10].现代创伤具有严重性、广泛性和复杂性,面临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强创伤基础研究和临床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创伤救治水平.
我国目前从事创伤科研的大多为在读的研究生、博士生,科研人才缺乏、科研项目投入不足,均限制了创伤科研对创伤医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我们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扭转这种局面:(1)临床科研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推动医院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11].政府、学校和医院对创伤科研方面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医、教、研全面发展的高年资医师,鼓励其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支持他们参加学术组织和科研工作.创伤基础研究也要注重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更好地服务于临床[12].(2)创伤外科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结合,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理工科、医学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临床各专科之间,加强合作、协同创新.建立科学的、有效的创伤评价和分级体系,提供无缝的医疗保障.开发创伤救治专用器材、快速诊疗检测试剂等相关产品.(3)加强创伤医学实验室平台建设,培养从事创伤急救、创伤修复、急救与危重症等专业方面的博士研究生.引进国内外知名学府的高层次创伤科研人才,加强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建设建立良好的科研人才梯队.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伤所造成的实际经济和社会损失已居各种疾病之首,社会、学校、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培养创伤专业人才之重大意义的认识,积极拓展人才的培养思路和方法,加强创伤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促进创伤医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天民.对加强创伤医学研究的思考[J].中华创伤杂志,1999,15(1):1-2.
[2]Westhoff J,Hidebfand F,Grotz M,et al.Trauma care in Gemany[J]. Injury,2003,34(9):674-683.
[3]Roberts CS.The U.S. trauma system: model or misadventure? [J]. Injury,2010,41(4):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