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为数据库方面有关专科学毕业论文,关于中国近代工具书网络再版的价值与思路相关学年毕业论文,可用于数据库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数据库及编辑出版及图书馆方面论文范文。
[文章编号]1009-3729(2011)05-0039-04
[摘 要]近代我国编辑出版的工具书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一向受到海内外多学科学者的关注.工具书数字化平台应针对社会这一需求快速反应,收录有代表性的近代工具书,通过跨库检索等技术功能链接近代各种文献资源,形成历时性数据库,进而从“工具书集锦”走向深度整合,形成纵横交叉的知识网络.这不仅利于用现代技术更好地保护文献资料,还可以促进各学科融会贯通地研究中国近代学术史问题.
[关 键 词 ]中国近代工具书;网络再版;历时性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37.4 [文献标志码]A
本文所说的中国近代工具书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工具书,特指在晚清民国时期受到西学知识体系影响而编辑出版的新式工具书,包括专科辞书、百科全书、新式书目、年鉴等类型.这些工具书最初由传教士或海外留学生翻译引入中国,后来由中国学者及出版机构自行编辑出版,反映了当时社会西学东渐的文化思潮,也构成了中西知识交汇的桥梁.在当今媒介信息数字化、全球化的时代,这些工具书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资料,再次引起了海内外多学科学者的关注,成为人们竞相搜集、整理、引用和研讨的对象.与此同时,伴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平台亟需囊括和开发多种多样的工具书资源.遗憾的是,技术开发公司对学术界的需求不甚了解,而学术界自行建设的专题数据库不仅规模有限且不能惠及广大受众.由于这是一个实用性的工具书数据库开发问题,出版界、学术界都没有给予特别关注.鉴于此,本文试图结合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动态,论述利用工具书网络出版平台将中国近代编辑出版的工具书再版的学术价值和开发思路,为数字化出版创新提供参考.
一、中国近代工具书受到海内外多学科学者的关注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数据库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 大学生适用: | 在职研究生论文、硕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0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中国近代是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近代出版的各种新式工具书在当时就被看作考察 “社会学术之消长”的一种尺度.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海外汉学的迅速发展,近代出版的新式辞书(包括双语辞书、专科词典)、百科全书由于翻译引入了大量新语词(新概念、新术语、外来词),不仅成为诸多学科温故知新的重要学术资源,也成为海内外学者对话的平台和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例如,2006年武汉大学举办了历史文化语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分析了民主、文明、科学、哲学、世界观等近代概念“在中西转换、对接中产生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及其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1]2007年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与日本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文化的往还――东亚近代诸概念的生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与会学者介绍了“日本语汇研究文献数据库”――以研究19世纪中期以后在日本形成的新式词汇、概念和语义的文献为调查对象,其中也收录了中国学者关于近代来自日本的新语词、中日语词交流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有关中国近代新语词、新概念、新观念、关 键 词 进行追根溯源的研究已经有不少成果发表,更为凸显了学术界对近代工具书资源的检索需求.例如,已经有学者建立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专业数据库(1830―1930)”,以数据库方法研究中国近代观念的起源和演变,其中提到1918年周起予所编《新名词训纂》列举了当时流行的近800个新名词,有助于从中国接受新名词的机制上重新探讨日译西方观念对中国所起的作用.[2]
然而,中国近代出版的图书文献除少数已再版,大部分散落在全国各图书馆,其中有的由于纸张质量、印刷装订等原因不易长期保存.[3]新式辞书、百科全书等在高校图书馆竟成了稀缺资源.钟少华曾历数自己收集的清末百科辞书42部、民国百科辞书100部,年代涵盖自1855年至1949年,提出“重印有重大价值工具书,是中华现代学术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4].他所开列的近代百科全书目录[5]近年来引起了海外汉学家的关注,德国学者瓦格纳自述“经多方努力,我们已拷贝到其中的一些复本,可供参与此项研究的学者使用”,“借由目前使用的技术手段:搜索目录卡片、在线图书馆目录以及二手书店,只能建立起一个可能非常有用、但却依然初步的数据库”;捷克学者米列娜强调黄人在1911年编辑的《普通百科新大词典》具有“中西文化之桥”的价值,并感叹“这些著作已经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近一个世纪,几乎没有留下痕迹”,而“随着现在开始的对早期工具书以及那个时期其他材料的发掘,我们了解到,20世纪初期的中国学者和他们的西方同事们,为使中国更好地理解西方科学、技术、现代医学以及药理学,一起做了大量而深入的工作”.[6]目前已经有大陆出版社开始关注有价值的近现代工具书,2008年在澳门举办的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大象出版社就发布了其出版的《马礼逊文集》(其中包括中外第一部英汉双语字典《华英字典》).
面对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近代工具书的实际需求,中国的工具书在线平台如能快速跟进,收录有价值的近代出版的工具书,不仅可以节省印刷出版的成本,实现数字化再版与保存的功能,还可以为学者提供更为多样的检索途径,从而充分体现工具书网络出版的理念和知识总库的学术价值.
二、中国近代工具书将成为工具书在线平台不可或缺的内容资源
中国知网以“集锦”思路建立的工具书平台,主要收录当代出版的、从出版社购买了版权的工具书,据说目前已近5 000册.这一平台近来更名为“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