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小学生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课前自主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相关函授毕业论文。是论文资料专业与小学生及课堂教学及学生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小学生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课前自主探究活动作为课前准备活动的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有效开展,既是课堂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契机.学生课前自主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辅助.
该文url:http://www.sxsky.net/ziliao/380319.html
一、有效前提——明确要求助理解
“了解活动的目的、要求,是学生有效开展课前自主探究活动的前提.”这是每一个品德教师都知道的常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交代了活动的目的、要求,却疏于确认学生是否真的完全会意.殊不知,如果学生理解有误或有偏差,不仅会导致活动方向的迷失,还可能影响对活动难易程度的判断,增加畏难情绪,并最终导致活动的失败.因此,布置课前自主探究活动任务时,教师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学生听到任务之后的神情,倾听学生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扫清障碍.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小学生的论文范例 | 大学生适用: | 学士学位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2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案例1】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我更了解自己了》
课前,笔者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中“提示”的要求去完成课前活动:找自己熟悉的人去了解他对自己的看法.但是学生却焦躁不安,疑云重重.有的说:“我和邻居几乎没说过话,我怎么向他了解对我的看法?”有的认为:“我爷爷住在外地,我们一年也难得见到一面,我要打去问他对我的看法吗?”等原来学生对教材的要求理解比较狭隘,认为只能访谈教材插图中所提示的人物(爷爷、奶奶和邻居),由此感到茫然无措.发现问题后,笔者重新解释说明活动的要求——找像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这样,比较熟悉我们的人去采访.学生理解了教材中“提示”的真正含义,疑问迎刃而解,活动也得以顺利进行.
为什么对同一个“提示”,学生和教师的理解却截然不同?其原因在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教师容易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去臆想学生的理解能力,把问题简单化,忽略了学生会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提示活动要求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把活动要求明细化,表达明确、详尽,便于他们充分理解;还要确认每个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些要求,以及时解决学生产生的问题.
二、必要保证——适当帮扶助探究
品德课的课前自主探究活动能否顺利开展,除了学生对活动开展的要求是否明确、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等主观因素之外,还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开展课前自主探究活动,减少客观因素的干扰,教师应该提供具体的辅助:提示和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的渠道;预设活动开展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供解决办法;主动与活动可能涉及到的重要人员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协助,降低学生活动开展的难度,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案例2】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父母的难处》
笔者以“晚上回家和自己的父母交流,了解自己的父母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哪些烦恼,并把访谈的结果写在教材中”为要求,分别组织两个班的孩子完成课前自主探究活动.
甲班,布置课前自主探究作业后,任由学生完成.结果,有的家长以忙为由一再推拖,最后完全遗忘,孩子课本上的记录空空如也;有的家长为图简便,直接填写“答案”.课堂上,只有寥寥几位孩子发言,且多为“爸爸妈妈工作压力大,很忙”这样笼统的话,后续教学几乎无法进行.
乙班,布置课前自主探究作业后,教师通过家校通平台把活动的内容告知了家长,重点交待访谈的目的、要点,并特意提醒家长配合:“请您抽出时间将您生活、工作中得意和烦恼的事与孩子好好聊聊.请相信,五年级的孩子不再仅仅是需要您温柔呵护的小不点,也可以是您倾诉心曲的好伙伴.让孩子直面现实的生活,了解父母的压力,会让孩子更懂事更贴心.”家长纷纷回复短信表示感谢.学生们收获很多,课堂教学时,交流不仅有话可说,还具体动情.“我们家原来的户口在外地,为了让我上到理想的小学,爸爸妈妈在我上学前在东山买了房子,每个月还贷3000多元,几乎用去了妈妈所有的工资,现在我们主要靠爸爸的工资生活.我觉得爸爸妈妈为了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