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物理教学大学生毕业论文总结,关于在物理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物理教学及折射角及入射角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物理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物理学科的特点(观察、实验、社会实践等),给小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实施的有利条件,如果教师角色扮演得当,就能使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物理教学中发挥出独特的功能.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本节课是光学的第一小节,首先介绍了光学的发展史,然后在初中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定律.本小节重点应放在折射定律的得出过程以及对光的折射率的理解.光的折射定律是几何光学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另外两个规律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是研究几何光学的重要法宝.高中阶段只研究在两种介质中并且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的两界面间的折射情况及所遵循的规律.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作图.突出几何的特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光的反射和折射,但没有深入学习过光的折射所遵循的定量关系.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思维障碍与困惑是:因为 ,所以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都大于1.要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的办法是通过实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光的折射现象里,光路是可逆的,当光由介质射入空气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反而小于1.
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光的反射定律
学生回忆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光的折射
1.回忆光的折射现象: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玻璃
2、重做光的折射演示实验,定性演示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①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② 入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
3、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到底有什么定量关系呢?我们又怎样找到这些物理量呢?
学生分组实验:
两面实验器材:平行的玻璃砖,大头针,量角器,三角板,白纸.
学生讨论怎样测得入射角和折射角.
引导学生做实验:
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现在我们没有激光等各种光源,怎么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确定一条光线?
②怎样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尤其是玻璃中的折射光线怎么确定下来?
③请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并猜测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函数关系,可能是θ1 /θ2、sinθ1 /sinθ2或tanθ1/tanθ2等
实验并记录数据、数据处理: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入射角θ1
折射角θ2
θ1/θ2
sinθ1 /sinθ2
tanθ1/tanθ2
在实验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比较不同组得到的结论,总结出结论: 等于常量(记做n)
4.简单介绍人们对光的折射的认识过程.
这个问题,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使人们感到困惑.公元140年,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得出实验结果后,只是从数据的表面简单寻找比例关系,因此只能得出:折射角与入射角成正比(事实上,只在小角度情况下成立).1611年开普勒对折射现象和透镜的原理作了广泛的研究,写成了《折光学》,正确地指出:只在小角度情况下,入射角与折射角成正比.同时通过光的可逆性,从反面倒推得出结论,并通过实验发现了全反射现象.但是他未能得出更一般的、内在的规律.最终在1621年,由荷兰数学家斯涅耳采用了与开普勒基本相同的实验方法.找到了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物理定律的得出往往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需要坚韧的创新精神,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在前辈先哲的探索过程中一定有许多尝试、失败、再尝试.这就是发现过程,其中充满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四、折射率
向学生展示不同介质的折射率
介质 金刚石 二氧化碳 玻璃 水晶 岩盐 酒精 水 空气
Sinθ1/sinθ2 2.42 1.63 1.5-1.8 1.55 1.55 1.36 1.33 1.00028
通过数据对比,请学生猜想入射角与折射角正弦之比跟哪些因素有关.——跟介质有关.
教师总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虽然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一常数n,但是对不同的介质来说,这个常数n是不同的.这个常数n跟介质有关系,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叫做介质的折射率.
折射率:把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
学生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