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学生社会学习和人际互动能力的交流平台初探
作者:未知【摘要】建筑类学生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素养还需要一定的社会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互动能力,针对建筑类学生活动空间相对集中,思维模式相对发散,个性较为明显等特征,如何利用学生特点,创建一个可以集社会学习、人际交往互动合作交流平台,推进建筑类学生多元化培养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多元化社会学习人际互动能力交流平台
建筑类学科是集社会、技术和艺术等多重属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一名合格的建筑类学生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素养还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学习和人际互动能力。社会学习即学会适应周围的人和学习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从教育上说社会学习意味着培养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人,培养有道德、通情达理的人。一个人的社会能力体现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上的适应、行为上的适应和情感上的适应[1]。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具有交往意愿,积极主动参与交往,并且表现出有效和适宜的交往行为,从而使自身与他人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能力[2]。建筑类专业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程科学等各个领域。学生既要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力学等工科知识,还要熟悉中外美术史、文化史、思想史等人文知识。建筑学科鲜明的特点和建筑师明显的职业特征,对建筑类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因此,如何根据建筑类学生特点,探索高效有趣的培养模式,成为本文的重点。
一、系统的竞赛机制和制度保证
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对西安某高校建筑类学生进行统计发现,选择建筑类的学生其中70%以上都是出于对专业的热爱而选择的本专业,所以对于专业的兴趣完全高于其他,近年来学生男女比例自之前的1:1到现在的3:2。而李晓东等调查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总体水平较好,男性大学生在影响力、开放性、包容度和人际结交能力方面均稍好于女性,但在情绪控制、友谊表达、人际理解能力方面,则女性好于男性;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能力的很多方面都??于非独生子女;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要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在人际结交能力、包容度方面,理工类学生要强于文科类学生[4]。鉴于学生现状,如何利用学生专业优先的特性来推动学生的多元化培养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发现通过专业竞赛模式拉动同年级、同宿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之间的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增加男女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出于一个共同的目的,能够增加彼此的认同感,为平台的效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建议采用完善的竞赛模式,形成竞赛手册,集合专业优势,将国内外竞赛目录进行统一统筹,按照级别、类别、时间、难易排序,对于不同培养目标的学生进行不同定位,给予推荐参加,制定竞赛手册,落实竞赛保障制度,成立竞赛小组,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平台。
二、团学品牌活动的贯穿和影响,提升人文素养
建筑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建筑类专业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认知程度不明确;建筑类专业学生人文科学知识匮乏;缺少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足;心理素质存在缺陷等现状[5]。长期以来,高校建筑类专业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明显表现出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培养的不足:学生文化素养较低,文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相关知识缺乏,对美术、音乐、戏剧等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知之甚少,有的甚至对祖国的历史只是一知半解,缺乏丰富的人文底蕴[6]。鉴于此可以考虑从团学活动入手,以品牌文化活动贯穿,进行学生参与度高,喜闻乐见的而且能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团学活动,可利用社团活动成立兴趣小组,创新小组,首先让学生从观念上进行转变,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其次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学效果,并从课外素质学分体系等相关方面鼓励、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低、中、高年级学生素质养成计划体系,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有针对性是开展相关活动,增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并提供一定的心理培训学习、实践机会。
三、学生干部的精准培养和群体培养模式相结合,提升综合素养
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干部的培养属于平台搭建的夯实基础部分,得力的学生干部对于平台的搭建无异于雪中送炭,所以对于学生干部的精准培养与借用学生干部平台服务于广大学生的群体培养模式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干部培养过程中,增加平台建设,为学生铺设更多的与已毕业的不同类别(设计能力强、社会能力强等)学生交流机会,可以通过学长联系平台、知名校友平台、校友会、就业单位走访等方式为学生干部提供联系平台,通过学校、学院大型国际会议志愿者平台增加学生社会学习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以专业期刊的专刊访谈方式为已毕业和未毕业学生搭建平台联系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四、跟踪调查与实践反思相耦合,保证动态平台的时效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时代变化,培养目标和手段需要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改进,根据面向群体不同而不断改变,所以交流平台是动态的,并且有一定的时效性和阶段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完善平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此外,平台的搭建主要以社会需求目标为主要参考方向,对于学生个体需求考虑比重有待加强,如何做到学生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的耦合的思路,推进二者的良性推动,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翔平.论社会学习与社会能力.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第4期.
[2]王英春,邹泓.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类型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9,(2):75-79.
[3]张琳,彭立春.建筑类大学生人格培养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第3卷第4期,2011.4.
[4]李晓东.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的实证分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一期,2012.2.
[5]张彩霞,王丽,庄宇,郑秀梅,王琦.建筑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2,第32卷,第1期.
[6]张琳,彭立春.建筑类大学生人格培养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第3卷,第4期,2011.4.
基金课题:本文章得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辅导员研究专项(编号:FD1405)项目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