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区彝族汉化现象的探究

时间:2021-06-03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汉区彝族汉化现象的探究

作者:未知

【摘要】“汉区彝族”是指小面积的彝族聚居区域被汉族聚居区域包围的彝族同胞,本次探究以攀枝花市米易县的汉区彝族为例,探讨其随时代的变迁在语言、文字、服饰、习俗等方面的汉化进程。采用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的研究方式,认识其汉化的演变历程与历史结果。力图通过学校的教育、社会组织的努力、政府的宣传等,保护、宣扬和呼吁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达到民族和谐,繁荣复兴的目的。
【关键词】米易县汉区彝族汉化
一、项目背景
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构成民族的要素之一,是粘合民族整体的纽带。民族服饰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最直接和最普遍的方式之一。正是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千差万别,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对民族社会起一定的规范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汉区彝族“汉化”进程的探究,让公众了解到重拾优秀民族文化的紧张感和必要性。希望能对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所贡献,以及为彝族地区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可实际操作的方案,进而推广到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中“汉区彝族”是指小面积的彝族聚居区域被汉族聚居区域包围的彝族同胞,“汉化”是指彝族改变其原来的文化而趋向汉族的文化。我们将从彝族在语言、文字、服饰、习俗四个方面探究汉区彝族汉化的具体进程。
二、调查及分析
小组在攀枝花市米易县的人口分布图和对公职人员以及当地的彝族同胞的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出该地彝族人口分布情况,而后根据同心圆模式理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样点,普威镇西番村的2个社和白马镇高龙的3个村,完成了入户调查问卷310份,各地问卷发放比例相等,保证问卷填写者为彝族户籍,涉及各职业、年龄和性别。同时,我们在走村入户过程中采用问卷访谈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1.基础问题
本次调查男性占比48.4%,女性占比51.6%,性别比例相差不大;年龄结构以青年为主,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职业几乎跨当地的各行业,其中学生53.5%,农民20.6%,教师6.77%,公务员9.03%,商业服务人员1.61%,其他行业人员8.39%,主要以学生和农民为主。使得结果排除了性别观念差异的影响并且可以从年轻人的选择趋势看出未来彝族文化较大可能的发展方向,而基层人数众多,更贴近当地人民的日常。
2.节日习俗
在食俗方面,75%的彝族人民对彝族食俗文化都非常了解,且与传统食俗区别不大,说明饮食文化虽跟随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但因为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深入骨髓血液,汉化程度最小。
在婚俗和换裙带礼方面,每个彝族女孩都会经历换裙带礼,但仍然有16.7%的人不了解其过程及含义。非常了解(58.7%)远大于了解一点(24.6%)的人数,换裙带礼还算保存较为完整,但也亟需大力宣传,避免逐渐被遗忘。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也离不开彝族人民在文化传承的过程当中已渐渐被外界影响,有意或者无意地放弃了很多重要的传统思想,从侧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大包围以及汉族聚居区的小包围对其习俗的影响。婚俗上,大部分的彝族人民对婚俗的形式了解都比较全面,从不与外族通婚到现在接受与汉族通婚,思想的转变当然是社会环境的映射,且随通婚比例逐年的增加,汉化程度加剧。当地人民传统观念的改变说明大部分人已经接受民族融合的观念,从而在思想与行为上都接受汉化,这并非坏事,但当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就使得汉化体现增强,优秀的传统正在悄悄的消失。
在节日习俗方面,火把节和彝族年一直被认为是彝族最重要的节日,但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火把节的重视程度已严重不足,火把节的氛围一年不如一年,参加人数在减少,形式也在简化、汉化。传统的火把节不流行互相串门、走亲访友,但有83.8%的人会互相串门,过节形式逐渐被汉化,庆祝节日由本民族参加到接受其他民族参加。受社会环境影响,年轻人由于工作、学习等原因不能回家?⒓哟?统节日,外地没有过节条件,因此彝族家庭过春节比例增加。这都表明民族文化更加融合,交流更多,但彝族特色也在逐渐消失。文化的冲击、外界客观条件等导致人们思想在懈怠,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节日开始渗入人们的眼球。火热的节日氛围需要新鲜感来激发大家的兴趣,但传统的仪式感却在变少,节日举办的方向不得不趋向汉化。可喜的是,随着愈来愈多的人们呼吁传统文化的回归,国家提出文化复兴,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渐兴起,附带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有望借此次潮流回暖。
3.传统服饰
服饰是民族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婚嫁时穿传统彝族服装的比例高达94.5%,表明彝族传统服饰在重大事件上依然有保留,但仍有23%人已改向穿婚纱和其他服饰(婚礼服饰不止一套)。彝族服饰中已经渗入汉族元素,正受到冲击。随时代的发展,人们穿传统服饰的时间逐渐减少,穿着的场合和时机也变得有一定的要求,年轻人由于受到社会影响已经很少穿着彝族服装,只有部分老人才会一直穿,因此穿传统服饰的频率会随年龄的减小而降低。
4.语言文字
调查对象在和彝族同胞交流时,更愿意用彝语交流的占44.1%,更愿意用汉语交流的占8.06%,用彝汉双语交流的占47.84%,汉化已经渐渐深入彝族人民的日常交流过程当中,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72.5%的家庭存在长辈会说彝语而子女不会说彝语的情况,说明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彝语环境,但民族交流的深入使汉语参杂其中并对其产生极大影响,特别是在推行汉语的政策下,年龄越小受到的影响越大,阻碍了彝语的变革发展。
对文字而言,调查中64.8%的人能听懂但不会写,13.8%的人会写一点点,7.42%的人完全不会写,虽大部分人都认识彝文,但存在书写困难的现象,甚至有少数人已经完全不会书写,对于当地人民贴身感受表现为7.4%的人甚至认为身边会书写彝族文字的人已大幅减少。综合说明,语言文字方面受汉语冲击最大,语言文字汉化现象最为突出。三、对策与建议
传统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纽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现今,优秀彝族文化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冲击,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服饰、语言等方面不断的被汉化,民族特色在消失,甚至会导致民族多样性的消失,所以采取措施保护彝族文化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从彝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两方面入手,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为保护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言献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彝族文化形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具有滞后性,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今天,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创造性的结合,不能对所有的彝族文化都“趋之若鹜”也不能是“疾之如仇”,要摒弃落后的文化创新优秀文化,注重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加强研究与运用的结合。加强彝族文化研究,树立文化自信与自觉,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理论指导。
建立具有彝族特色的课程。在国家“大一统”教育和大力推广说普通话环境下,许多的彝族学生只能说彝语而不会写彝文,甚至是有些小孩子已经不会说彝语。教育部门应该推进彝族文化进校园,在小学到高中阶段,开设彝族课堂,引进会彝汉双语的老师,教授彝族文化,通过课程学习、考试等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彝族文化。对一些民族高校而言,应扩大彝学相关专业人数。高校彝学相关专业学生要成为彝族文化的坚守者,?鞒腥恕??展彝族文化知识培训,培养能够正确开展彝族文化教学的教师,彝学研究机构和人员要针对不同的读者,编写相应层次的彝族文化读本,对彝族传统文化普及提供蓝本支持。
现代技术发挥主观能动性。文化交流是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各层级作家、书法家、美食家、服饰、摄影家、奇石等协会和民间机构开展彝族文化交流与传承;运用好政府官员的示范作用、知名专家学者的权威作用、企业家等商家名流的支持作用、明星等公众人物的引领作用;使用现代技术如:彝文网站建设、彝语广播电视、新出现的彝语电影和电影翻译、彝语戏剧的出现和推广深度开发彝族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拓展彝族文化市场。
四、结论
综上所述,该地区彝族人已经从民族服饰,民族饮食,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族通婚情况等各方面呈现汉化现象。汉文化已经有意无意的深入彝族文化之中,就目前调查来看,汉化程度还不算太高,但根据调查预测,未来随着汉文化逐渐深入,以及现代文化的进一步冲击,汉区彝族将在服饰、饮食、习俗、语言文字等各方面逐渐被汉化,进而完全被汉化,民族特色文化最终消失。
多数人已经意识到了彝族汉化现象,大部分人希望为彝族学生提供学习文化的环境,开设彝语教学,重视彝语教学,挖掘彝族文化内涵,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教育。传媒应有系统地宣传和普及民族文化,年轻人应重新去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当地政府建立彝族文化保护区,并做开放性旅游,向外宣传彝族文化,加强对新一代年轻人的彝族文化教育,加强文化认同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续传承,努力保护好彝族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当然,通过汉区彝族汉化的现象类比我国在当下全球化时代的处境,希望中国能通过各方面努力保持自己优秀传统文化,更自信的迎接国际化冲击。
【参考文献】
[1]黄任飞.大众媒介入侵与文化认同危机:回族儿童“汉化”现象浅析[J].安徽文学,2016,(12):104-105.
[2]卢梦鸽,张洋洋.民族认同危机:少数民族小学生“汉化”现象刍议[N].红河学院学报,2016,(1).
[3]蒙黄林.基于SPSS软件对教育调查问卷分析中的相关应用[J].技能计算机与应用,2013,3(1):81-82.
[4]祁美琴.关于十年来“汉化”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的考察[J].西域研究,2006,(2):102-120.
[5]葛兆光.名实之间有关汉化殖民与帝国的争论[J].复旦学报,2016,(6):1-11.
[6]陆刚.现代教育与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J].戏剧之家,2016,9:205-206.
[7]王璞.论地方政府在保护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作用――以贵州省印江县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1,15:245.
[8]刘涛.民俗旅游中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困境根源[J].商Business,90页.
[9]黄金东.广西壮族文化保护传承机制探索[J].百色学院学报,2017,30(5):40-45.
[10]关镜泊.关于金代宗室礼仪行为方式汉化的分析[J].文教专论,104页.
作者简介傅华丽、陈莹、兰琴、兰健英、曾容、余明秋、何星,四川师范大学本科生。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传统中小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问题研究

传统中小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企业转型问题研究作者:未知基金项目:本文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基于跨境电商的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摘要:本文首先分析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