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项目管理与投资体制的关系,以及项目后评价在我国从引入到实施的过程,提出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管理逐步深入的必然结果,其对决策者、经营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具有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当前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实践情况,分析了如何做好后评价的关键方面,并为高效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提出具体建议,供后评价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后评价实施运用价值
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
(一)改革开放前不具备评价条件
投资体制改革以前,每一个管理阶段都由政府部门或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各部门各管一段,建设单位是被动承担具体工作的实施者,仅仅在施工组织上发挥管理作用。而在建设、经营分离的时期(未实行业主负责制之前),建设者不必考虑经营者的利益,最终经营项目的业主无法制约移交生产之前的工作。这就突出反映了计划经济时代责、权、利不统一的问题,无法解决谁评价和评价谁的矛盾。
(二)投资开放引入项目后评价
改革开放后,我国与国际组织开展了投资合作,包括世界银行和亚洲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内部都有一套比我国复杂的管理程序,后评价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经过引进资金,我国的项目管理水平逐年提高。国家有关部门逐渐意识到决策反馈和决策修正的重要意义,决策部门领导对后评价报告高度重视,要求根据后评价意见调整审批项目的思路。
(三)投资体制改革催生我国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新局面
2004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自此,投资项目由单一的审批制转变为审批、核准、备案等多种形式,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不同投资主体投资项目的管理需要,投资决策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很大程度赋予了企业,真正实现了业主负责制。《决定》要求对政府投资项目“完善重大项目稽查制度,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因此,确立了后评价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地位,开启了后评价制度在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中普及。
(四)项目后评价工作逐步深入
2005年,作为央企股东的国家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要求“企业是投资主体,也是后评价工作的主体。各中央企业要制订本企业的投资项目后评价年度工作计划,有目的地选取一定数量的投资项目开展后评价工作。要加强投资项目后评价信息和成果的反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实现后评价工作的目的”。省级国资委,如江苏、河北等省相继出台了后评价工作的意见和管理试行办法,以推动省属企业建立重大项目后评价制度。国资委与国有出资企业之间形成代理关系,企业与投资项目之间同样形成代理关系,后评价不仅是政府的需要,同时也成为投资者管理的需要。
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关键
组织机构。大型央企往往在集团层面设有后评价管理部门,有的是专门的后评价处,有的在投资计划部门兼管。这些部门负责制订本系统后评价管理办法,筛选项目,拟订工作计划,牵头组织评价工作及评价报告的初步验收。省属企业大多处于试点时期,基本仿效央企的做法。
委托形式。大型投资集团内部往往有咨询机构,由于专业化人才多,有能力组织强大的评价专家队伍,因此采用自己组织的方式更为便捷。而地方企业大多不具备自己的专业咨询机构,需要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来完成。但是应避免出现“自己评价自己”,凡是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评估、设计、监理、工程建设等单位不能成为评价机构,必须坚持“独立、科学、公正”的原则。
指标体系。后评价的范围包括目标、前期决策、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基本内容有技术、经济、管理等几大方面,国家国资委的《指南》中包括了四大部分和十五方面的内容,并提出“大型和复杂项目的后评价应该包括以上主要内容,进行完整、系统的评价。一般项目应根据后评价委托的要求和评价时点,突出项目特点等,选做一部分内容。项目中间评价应根据需要有所区别、侧重和简化”。可见,对于后评价指标尚无统一的要求,组织单位可以根据项目情况自主选择适合的指标。一些中央企业往往组织业内专家制订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实践加以完善。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