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后,基于其自身较高的微观效率以及促进同业竞争等作用机理,对提升东道国银行体系的微观效率产生了较大影响。经验证据可以对这一结论给予进一步验证。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可以得到五点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外资银行,微观效率,政策启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外资银行通过购并、绿地投资等方式,快速地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对于东道国银行体系的微观效率、宏观效率、金融稳定性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而对于微观效率的研究始终是其他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一个银行体系的微观效率标志着该银行体系进行资源配置的平均效率水平,微观效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国家银行体系效率提高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从2006年12月11日开始逐步全面放开外资银行的进入。因此,外资银行进入对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体系微观效率影响的研究将为中国有关政策的制定带来有益启示。
一、外资银行影响微观效率的作用机理分析
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对于东道国银行体系微观效率的影响,其结果是比较确定的,一般而言,外资银行的进入能够提升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体系的微观效率。这主要是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机理:
1.外资银行的效率高于国内银行的效率。这种较高的效率部分地源于外资银行的下列特征:(1)外资银行的母行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技术平台,外资银行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入这个平台,且可以享受相对较低的成本和相对较高的回报;(2)外资银行可以吸取所处国际化集团的来源于多个国家的运行经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运行和管理水平;(3)外资银行进入到一个大型集团中运行可以产生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4)母行(总部)进行一体化的风险管理、业务实践(特别是借贷业务)指导和产品的开发、创新和提高,可以有力地推动外资银行自身的运行效率和运行水平;(5)通过全球化的产权市场对业务成功度的估值增加了外资银行按照期望收益进行业务调整的激励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成熟市场国家外资银行的效率是低于国内银行效率的。这种效率的差别反映了外资银行进入不同东道国目的的差别,在成熟市场国家外资银行进入的主要目的是追求银行业务的分散化及某一领域的特定化,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则主要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
2.外资银行的进入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在竞争的压力下,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的各主体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会尽可能争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充分拓展自身竞争优势,努力向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这个过程必然带动银行业微观效率的提升。
3.外资银行进入后通过技术外溢渠道,带来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方式和理念,也带来了相应的人员培训。这种外溢效应不仅及于外资银行本身,而且通过竞争机制扩展到新兴市场国家的其他银行,从而提高整个银行业的微观效率。
二、外资银行影响微观效率的经验证据
1.外资银行进入对利润水平的影响。Claessens等对于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和成熟市场国家在内的80个国家,在1988~1995年期间的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对比分析了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在净利差、期间费用、纳税和赢利能力等方面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兴市场国家,外资银行比国内银行有更大的利差、利润和纳税;而在成熟市场国家,结果正好相反。他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外资银行在银行数量份额增大的同时,伴随着国内银行在利润水平和期间费用上的下降;外资银行的进入提高了一个国家的银行业运行水平,对于银行客户有积极的福利效应。放松外资银行进入的限制尽管会减少国内银行的利润水平,但是也许会对国内经济总体上有积极的福利效应。
Demirguc-Kunt?Asli,Ross?Levine和Hong-Ghi?Min对于银行的效率与外资银行出现的关系作了经验分析。他们使用单位资产税前利润、单位资产的期间费用两个指标来度量银行业的效率,他们认为这两个指标较大的数值代表银行效率的较低水平。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数量与银行体系的单位资产税前利润及单位资产期间费用这两个指标显著地负相关;外资银行的资产与两个指标也呈现负相关,但不是很显著。这说明外资银行的进入数量促进了竞争从而提高了银行业的效率水平。大量的外资银行进入迫使国内银行减少过量的期间费用和接受较低的利润水平。外资银行与效率相关的主要指标是外资银行的数量而不是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这也说明了外资银行进入本身提高了竞争和效率。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