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IPO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时间:2021-02-22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部分,也是企业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性、有效性等的关键制度。本文研究以IPO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为对象,明确该类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及其重要性。重点思考IPO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希望对改善IPO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有帮助。

内部控制制度是上市公司一项非常特殊且重要的制度内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其实施,对于规范上市公司经营与控制财务风险等非常重要。IPO是企业上市融资的最主要途径,而IPO企业只有做好财务内部控制等内部控制相关工作,提供真实性更高、更具备可信度的财务信息资料等IPO资料,才更有可能通过审批获得上市融资资格。而上市后IPO企业也需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降低财务风险、维护企业经验和投资者利益,这样才能在资本市场获取更好发展。财务内部控制对IPO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当前一些IPO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形式化,甚至存在严重的IPO资料造假、上市后披露信息真实性与有效性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反思IPO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寻求可行应对之法。

一、IPO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定性为: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及其他员工影响,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企业内部开展的自检自查和控制活动。巴塞尔委员会在《内部控制系统评估框架》中描述内部控制,将其归纳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及监督评价等因素。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总则中规定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与全体员工参与和实施,以对过程的有效控制为目的的特殊制度。

(二)IPO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构成及功能

财务内部控制实际上就是以财务活动相关的内容为对象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IPO企业而言,在申请IPO上市的阶段,需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由此确保提供的各类IPO审核资料真实,以便后续监管部门审核与批准。在上市后,则更需要强化财务内部控制,结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内容,重点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设定了内部控制的基本制度。并且配合企业独立董事、职业经理人以及其他内部治理组织基础等,在岗位责任制度基础上开展内部控制,初步具备一定内部控制环境。要通过财务内部控制确保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维护企业的资产安全并提升配置效率;保障财务信息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以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为核心,通过建立风险评估、资产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等综合管理部门,执行风险控制方案,落实内部控制要求。所控制的风险以生产、财务、销售等风险为主。IPO企业必须遵循公平、公开、及时、准确、真实和完整等基本原则,对企业信息进行披露,实现与投资者的信息沟通。配合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促进内部控制的沟通效率提升。此外,企业内部审计或者其他相关监督部门实施对内部控制制度与执行全过程的监督,通过专业审计技术评价内部审计的制度、执行是否有效,对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揭露,为财务内部控制改进提高指导。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达到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减少违法违规行为。

二、IPO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内部人治理下内部控制环境不佳

内部控制中,内部控制的环境是正规内部控制活动开展的基础与保障。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各部门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意识,都会影响最终的控制效果。IPO企业的财务造假是财务内部控制失效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而此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高管与大股东联合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高管与大股东都通过股票的减持套取了巨额利润。一些IPO企业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形成现代化的权力有效约束的治理结构,不能减少高管和大股东基于个人利益选择而进行财务造假的可能。在委托代理和内部治理的实践中,股东更关注如何以更小的代价获得能够为其利益目标实现提供给保障的代言人,或者企业的董事会、高管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内部人治理,追求短期利益的投机因素,威胁财务内部控制优化。

(二)缺乏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内部控制最终目的是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确保企业合法规范经营的前提下,不断改善综合的资源利用效率。但是部分IPO企业目前还无法达成这个核心的内部控制目的。有的IPO企业在过去的经营发展中,没有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控制,反而在风险严重后采取舞弊手段遮盖问题,而没有正确地对风险进行控制,这就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日渐扩大。而如果是IPO成功上市的企业,如果连续出现亏损情况,则市场估值会大幅度下降,这对于企业资本市场融资与竞争都是不利的。如果企业不进行财务造假,那么利润表就会呈现出显著亏损格局,投资者和债权人最关心的企业盈利能力会出现显著不足,那么企业自然难以从资本市场获取融资,企业经营发展等也会出现新的问题。为掩盖经营上的严重困难问题,继续在资本市场圈钱融资,相关企业可能会采取财务造假手段掩盖企业问题,而导致财务内部控制失效。

(三)内部控制的内外部审计监督未能发挥功能

一些IPO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经理和审计业务的汇报虽然直接呈报给总经理和董事会,但是却不能真正独立于企业财务等职能部门。審计部门并没有起到实际性的职能作用,审计机构如同虚设,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和权责分配上缺乏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特别是,在内部审计执行中,参与内部审计活动的人员,很多抽调自企业财务部门,这就使得财务部门主管的态度等可能影响这些被抽调人员的审计工作,进而影响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实际上,部分IPO企业的财务造假已经持续很多年,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存在频繁更换审计机构或者长期使用同一个审计机构等行为,这都是不利于外部审计监督和保障内部控制有效性的。

三、改善IPO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加强独立董事制度建设,调节高管评价方案

优化公司治理,加强独立董事制度建设,借助独立董事监督企业大股东与高管等的决策,借此降低内部人治理及相关的财务舞弊行为,也为内部控制的实现创造良好组织环境。加强监事会功能并且增加小股东席位的前提下,来适度降低少数大股东决策影响力。提升高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建立严谨的内部控制,并且企业内部自上而下全部能够有效配合和执行内部控制,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开启内部座谈会或者聘请专家等开展内部控制重要性相关的讲座、培训等,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二)细化风险评价,构建严谨全过程风险控制制度

在企业发展中,内外部环境变化是非常迅速的,在此情况下,内部控制需要控制的风险也有很多新的表现。IPO企业需要构建更加全面、动态的风险识别与动态评价监管机制,以科学的计量手段,用量化指标或数据来反馈风险及其评价结果,这样也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建立风险预警,强化内部控制对风险的约束力。

(三)提升审计质量,强化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具备独立性和权威性,不仅仅需要在职能部门设定上直接服务于董事会,也必须确保其各项业务完全独立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要确保审计部门的业务及过程独立,如果企业在内部审计部门抽调财务部门人员辅助审计的活动中,也要避免财务人员干涉审计活动,将财务人员作为审计证据提取等的辅助人员,而不应该直接参与审计业务。任何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都离不开外部审计效力不强或者审计联合上市公司舞弊的可能。还需要强化外部审计监督,借此弥补内部审计不足,并降低财务舞弊等发生可能。加强审计全过程的责任制度与监督管理,建立严谨处罚机制,借此提升审计人员的责任心,提升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志远。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7,(02)。

[2]陈留平。小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特点研究[J].会计之友,2017,(02)。

[3]王海林。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识别与诊断研究[J].会计研究,2017,(08)。

[4]王凡林,张宇。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7,(04)。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