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互动发展的优势分析与对接框架建设
作者:未知[摘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主体,融资难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民间金融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有较多的契合点,两者之间具有互动发展的良好基础。本文分析了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契合优势及现实障碍,提出了促使两者对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民间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0049-02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深化,民营经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日益突出,而中小企业是民营经济中最活跃的生力军。中小企业在充分就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资金周转不灵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难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重中之重,如何疏导和排除中小企业融资中遇到的障碍,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坚实的发展平台,不仅成为国家决策层的关注重点,也成为实务界和理论界探究的焦点课题之一。
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有鲜明对比的是民间金融的繁荣。在中国,据有关部门测算,民间融资规模在2008年大约为50000亿元。民间金融已经成为现实中广泛存在的融资方式,我国浙江、江苏等省份都是民间金融活跃的地方。中小企业的资金饥渴与民间金融的繁荣能否找到合适的对接点?民间金融如何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如何互动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2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共存与契合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与民间金融的繁荣两者共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打通两者之间有效而安全的融通渠道,促进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既需要理论和政策层面指导和约束,也需要实践经验的反馈。而分析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无疑是首要的工作。
2.1民间金融的长期繁荣
民间金融是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的。纳入我国金融监管机关管理的金融活动被称为正规金融。所以民间金融主要是指在我国银行保险系统、证券市场、农村信用社以外的经济主体所从事的融资活动,属于非正规金融范畴。我国民间金融资金储量非常巨大。截至2010年8月末全国储蓄存款余额28885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23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为16.24%;2009年8月末储蓄存款余额为248502.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8234.91亿元,增幅为24.08%,两年同期相比降低7.84%。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民间资金流向的趋利性。2008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额虽呈增长趋势,但储蓄存款增加额与增加速率都明显回落。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资金的趋利性的内在要求,存款利率的低下与物价指数的上涨迫使居民转向其他更有利可图的投放渠道,从而规避负利率的损失。
在我国,民间金融以雄厚的资金基础,在正规金融缺位的领域起到了有效的和必要的补充作用。民间资本的可投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比如参与发起设立了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兴办医疗机构,交通基础设施等。同时,中小企业旺盛的资金需求也促进了民间金融市场的繁荣,以中小企业高度密集的江苏省为例,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因为流动资金的不足而从民间信贷市场获得资金。2009年民间投资完成11746.2亿元,同比增长26.9%,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62.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2.2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在实践中又一直未能找到切实的解决办法。首先中小企业自身固有一些缺陷和弱点,如企业管理不规范、企业治理结构有缺陷、财务制度不严谨、信用缺失等问题,而且中小企业规模有限,抵御风险能力较差,这些都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问题。当然,从外部来看,我国的法律制度、金融体系、金融政策、社会环境等因素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另一方面原因。近些年为解决这一难题,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从法律政策的制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等角度,均作出了大量的努力。然而,从近几年实施效果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当前,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可以说是多元化,比如可以通过股权融资、银行借款融资、商业信用融资、国际贸易融资和政策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但现实中能够符合这些融资方式约定条件的中小企业却为数不多。更多的中小企业采用的融资方式是民间借款、内部集资、租赁等方式,虽然融资的成本较高,但是程序简便快捷,资金到位速度快。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欠发达,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门槛较高,多数企业只能依赖银行借款融资。但是商业银行普遍对中小企业持有高度谨慎的态度,“惜贷”现象严重,致使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更加恶化。
2.3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契合的理论分析
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契合点是两者互动发展的基础。①从资金需求上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频率高、额度小、期限短、需求急。民间金融手续简便、方便快捷,灵活性高。②从抵押方式上看,中小企业固定资产规模较小,难以适应严格单一的抵押贷款方式。民间金融多以小规模互助式、存单、债券等抵押贷款、票据贴现等多种形式存在。③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和管理水平的限制,难以提供和传递标准化的信息。民间金融以灵活的机制对信贷对象的资信、收入状况、还款能力进行调查,以私人方式进行信息生产与传递,更具有真实性与隐蔽性。④中小企业经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个人或家族企业容易发生道德风险,违约率较高。民间金融通过人脉关系以及人情交流,以相互信任与合作的态度来抑制和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提高合约的履约率,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资本信贷关系的改善和信用关系的建立。
3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互动发展的优势展望与现实障碍
通过以上理论分析,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两者之间存在着众多契合点,在此基础上理应有互动发展的优势:中小企业通过民间金融获得资金,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改善融资难的局面,维持正常运行或扩大生产;民间金融的富余资金通过给予中小企业资金支持而获得较高的利息收入,增强了民间资本的收益性。但是,在现阶段仍然存在着诸多障碍,使得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间的互动效用减弱。
①关于民间金融相关法制建设滞后,缺乏统一的法律依据,在实际运行中遭遇诸多法律困境。②民间金融大多缺乏正规的组织形式,运作不规范、风险控制能力差。③国家监管机构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尚处于松散状态,监管力度不够,且指引不足。④民间金融扰乱了国家正规金融的融资秩序。大量社会资金流向银行以外的民间市场,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变得相当困难。⑤民间金融一般利率较高,负债企业有限的收益要背负着沉重的利息负担,企业甚至支付不起到期债务。
4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对接的框架建设
尽管民间金融本身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不能否认它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契合性。如果能对民间金融进行规范,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将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①建立健全民间金融法律法规。对于合法民间融资给予法律保障是民间金融长远、良性发展的基础,也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对接的前提。②构建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供需双方的资金需求信息平台,增加双方信息透明度,增加效率,降低交易成本。③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对民间金融机构准入和设立、运营规模、资金投向、利率水平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管,督促和引导民间金融逐步走向正规。④理顺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处于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状态之下,这样才能构建完整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满足各类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黄琳霖.中小企业民间金融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3).
[2]郭金刚.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渠道分析[J].特区经济,2009(6).
[3]廖荣碧.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民间金融再造[J].金融经济,2009(4).
[4]刘文光,彭日东.民间融资阳光化运作的探讨[J].内蒙古金融,2009(8).
[作者简介]邢云博(1988―),男,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和绩效评价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