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交通卡、信用卡、银行卡等一系列卡在我们的日常出行和支付方面有着很广泛的运用,然而这些卡存在携带不便、伪造、容易遗失、因使用过多或不当而损坏或不可读、密码易被破解等诸多问题,其安全性、可靠性差,说明卡的使用仍存在很多缺点。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关于支付方式的创想———银行e指付。从现款交易到刷卡消费,再到第三方支付,直至银行e指付,这是支付方式一个发展与变革,而银行e指付则是一种新时代下的创新产物。
银行e指付是一种通过机器识别每个个体的静脉指纹而完成支付的创新支付方式。指纹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个体手指部分表皮凸起的纹路,故而几乎没有完全重合的指纹。指纹又称“人体身份证”,其本身蕴含着人体的信息,银行可以借助这一特性,成立指纹数据库。当客户到银行开户时,录入基本信息之后,银行会收录客户的指纹信息,录入到指纹数据库中,同时进行客户个人信息与指纹数据的绑定,一方面完善客户的信息;另一方面使得客户的资金具有了双重保障,更具安全性。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消费者即可完成不借助其他工具进行指纹支付,支付时只需动一动手指即可完成支付,这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从而达到安全、快捷、方便、有效的目的。
(一)国内交易规模日益增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加快增长,自2013年以来,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平均以50%的年均增速增长。2016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总交易规模达59.7万亿元。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已经超过了100万亿元。同时,由于支付企业对线下移动支付场景的持续投入,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年呈现爆发性增长,在第三方支付整体行业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2016年,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所占比例上升至54.8%,据新一期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713,458.6亿元人民币,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支付在2017年前三季度交易规模达178,429.3亿元人民币,为移动支付的1/4。(图1、图2)
(二)市场逐渐倾向新型支付方式。
对于现在大多数商业银行来说,目前还没有此类业务的开办,他们的模式依然立足于以往的模式。近几年,随着网络购物平台等的发展,传统的支付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消费者的需求,此时第三方支付方式应运而生,短短时间内便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支持。毋庸置疑,第三方支付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与此同时,银行却遭到这一支付方式的冲击;在移动支付方面,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倾向将自己的资金存入以支付宝余额宝、微信为首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得较高的收益以及更好的便利,相应的各大银行吸收的存款数额大量减少。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工商银行在2016年7月正式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成为中国首家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虽然现在工行、交行、招行等多家银行均陆续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但是其市场占有率并不高。现今,指纹识别是国际公认的应用最广、造价最低、易用性最高的身份认证技术。而指纹支付顺应了当前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的趋势,将指纹识别技术与支付解决方案相结合,创造了银行业支付的新模式。无需现金和密码就能轻松买单的消费方式尤其受到广大用户的追捧。若银行e指付在银行中得到推广使用,那么交易过程将变得更加轻松,这也将带动中国消费的增加,为中国的经济助力。银行e指付对于金融界支付技术的变革创新可谓意义重大,也是继现金支付、卡类消费、第三方支付后银行开启的新型支付方式。如果实现银行e指付的开发与推广,会带来更多的客户,同时会相应减少手机支付的使用,克服支付宝微信带来的弊端,也预示着指纹支付业务在中国市场未来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目前,市面上所收集到的指纹大多是采集个体手指末端的指纹数据,来进行个体识别,而采集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光学采集和半导体采集。光学指纹采集在技术识别时,手指需要与读头完全接触,并需要一定的力度,很容易造成读头的损坏和磨损,导致越来越难以使用或需要定期更换读头。半导体采集方式所受影响因素过多,如干燥情况下的静电、炎热天气下的汗液以及日常机器易受磨损等都会对指纹识别造成使用不便,长期使用容易导致机器性能下降,甚至无法完成支付,加之其采集成本较高,因此使用率较低。指纹非常容易遭到他人窃取,在日常活动中,消费者无时无刻在各个地方留下指纹,犯罪分子很容易窃取指纹并进行复制,这对于资金的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采用新型的静脉指纹识别采集方式能够有效地化解以上光学采集和半导体采集所遇到的问题,多特征的融合识别技术为指纹支付提供了牢靠的保障。
图12010~2017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图
图22013~2017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结构图
(一)安全性优势。
首先,国有四大行的安全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股份制银行。加之四大行具备良好的行业经验、资金实力雄厚、风险系数低;其次,银行e指付利用静脉指纹识别支付,有效地解决了支付宝及微信支付的安全性威胁,同时也避免了支付时输入密码的泄露问题,更加安全与稳健。
(二)合作优势。
现今,指纹识别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应用最广、造价最低、易用性最高的身份认证技术。目前,市面上已经推出的产品中,如指纹门禁机、指纹打卡机等商务办公型产品,将合作指向大中小型公司,为工作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指纹保险箱、指纹储物柜等物品保管类产品,将合作指向各大银行、各大百货商场,提高物品保管的安全性;指纹无线鼠标、指纹优盘等日常生活用品,将指向每个个体,这些产品已经渐渐步入生活必需品之列;内置指纹识别装置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更是将合作范围扩大。指纹识别技术无疑是未来应用十分广泛、前景十分明朗的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把每一位持卡人的指纹通过特殊加密后存储在相应的IC卡上,并且在IC卡的读卡机上加装指纹识别系统,当读卡机阅读卡上的信息时,一同采集持卡者的指纹信息,通过比对卡上事先预留的指纹与持卡者的指纹,就可以确认持卡者是否是卡的真正主人,从而进行下一步的交易。同时,指纹IC卡也可以用于制造防伪签证或护照证件等。此产品的使用也可以是在大学生进入大学时由学校和银行合作统一办理。银行为学生办理学费支付、划转等业务,上课出勤老师也可以选择银行e指付的指纹打卡,学生的日常消费也是通过指纹支付,这样就能够扩大潜在的消费群体。
(三)产品竞争分析。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的独立机构,他们通常是选择与各大银行签订协议,然后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对接进而使交易双方能够进行安全的网络交易。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产品有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PayPal、中汇支付、拉卡拉、财付通、融宝、盛付通、腾付通、通联支付、易宝支付、中汇宝、快钱、国付宝、物流宝、网易宝、网银在线、环迅支付IPS、汇付天下、汇聚支付、宝易互通、宝付、乐富等,其中用户数量最大的是PayPal和支付宝,前者主要在欧美国家流行,后者是阿里巴巴旗下产品。因此,第三方支付与银行业务发生越来越明显的冲突,对于我们产品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四)产品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该产品可以帮助银行吸收更多的存款,银行可以对客户存入的资金进行合法的管理利用,可以获取更多的收益,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促进其更好地经营发展。银行通过该产品为广大学生提供的更高效、更全面、更高质量的服务,扩大银行在高校圈中的知名度,与高校财务处开展合作,学生入校缴学费及上课打卡、餐饮消费等与银行挂钩,从而扩大业务范围,增加市场份额。
2、社会效益。
该产品能够满足目标群体的快捷支付需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提高了银行的影响力和其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为以后银行的业务拓展以及产品开发、银行运营等提供了方便。
指纹支付方式作为一种现代创新型支付方式,不仅是对于传统支付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同时也对市场监督提出了挑战。相关部门要做到使指纹支付方式安全有效运行,更好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对银行e指付的市场监督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一)明确监管主体,加强监管行为。
目前,我国指纹支付方式所属监管部门尚不十分清晰,采用指纹支付方式的机构可能会受到与金融业务、网络运营和商务活动有关的监管机构的监督,也可能会受到多个国家职能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从目前我国对各相关职能部门管理职责的规定来看,均未明确何方对指纹支付机构的资格审查、指纹支付的运行管理等负有监管责任。因此,可以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监管主体体系,其他机构为辅助监督。支付业务运行存在管理和监管真空,指纹支付交易中买卖双方的关系与银行间的权责关系等界定,一是依靠参照现有成熟行业的规则,二是几乎完全依赖于采用指纹支付方式的机构间的行业自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指纹支付方式的迅猛发展、业务参与者的大量增加,行业自律抵挡不过利益的诱惑,自律规则恐将会被破坏,极易导致交易风险,将对社会经济、金融造成一定的冲击,给人民生活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所以,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体的监督体系是必要的。
(二)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我国当前的信用体系还不算十分完善,所以应建立专门、专业的指纹支付平台的信用评价体系,这样便于对采用指纹支付的机构进行监管。在政府和服务机构以及消费者的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下,促进指纹支付方式全面和谐的发展。为防范信用风险,可建立指纹支付保证金制度。降低指纹支付过程中的风险,有助于保持整个支付系统的稳定,并促进其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加强对指纹支付的科研投入。
资金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的技术难题,应提高这方面的科研开发比例,发展安全的支付工具,首先保证系统、网络、渠道以及移动端口的安全。借鉴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数字证书技术,加强数据加密技术的研发应用,保障交易支付资金的安全,防范指纹支付的支付风险,提高支付技术、加强支付安全性。
(四)实行牌照管理制度,确立法律身份。
推行指纹支付机构的牌照管理,明确指纹支付机构的法律身份,是对指纹机构最有效的监管手段。指纹支付只是银行业务的补充和延伸。人民银行通过制定机构管理办法,明确指纹支付机构的性质、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技术资质、风险管理资质等进入门槛条件,以提高市场准入标准,约束机构行为。
(五)保留交易记录,形成征信数据库。
完善指纹支付机构的交易信用记录,并将其作为社会征信数据的一个来源。指纹支付机构可以通过后台详细记录的每笔电子商务交易的情况,包括时间、金额、商品名、交易双方名称、付款方式、商品质量等,并从事后投诉系统中反馈最终交易的成功与否。可通过统一各个指纹支付机构的交易记录标准,将其作为征信数据导入人民银行、信用评级机构等政府、社会征信机构,不仅有助于提高征信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将促进和规范第三方支付业务的诚信交易。
[1]吴坤阳.我国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D].安徽大学,2015.
[2]蓝若波.三代身份认证核心技术的对比[J].科技展望,2016.26(23).
[3]彭曙蓉等.指纹IC卡在考试身份认证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3(10).
[4]崔婉君.第三方支付风险及监管研究[D].安徽大学,2017.
[5]杨茵.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现状及改善建议[J].西南金融,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