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金融在我国农村的需求分析_财政金融论文

时间:2021-06-25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由于农村生产和经济组织方式不同,农村金融需求有不同于城市和工商金融需求的特点。我国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社会结构转型和文化传统特征等因素,农村金融需求表现出更为明显的特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设计的基本前提是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本文以我国农村金融的调查为依据,对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微型金融;农村;需求
一、农村建设中农户的资金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农村的经济发展日见成效,农民的收入水平也逐步提高,为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农村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农村的诚信体系尚未健全、农村的信用环境较为严格状况,使得专门为“三农”建设而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还很困难。在2006年汇丰—清华经管学院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报告中,他们对各地采取调研、采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农村生产活动的季节性以及农村经济抵抗风险的脆弱性,农户需要先支付种植或者蓄养成本,一些农户需要贷款购买种子化肥之类的先期生产资料。另外,在农作物遭遇自然灾害或者禽畜遇上疾病、农户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农户甚至可能需要应急贷款。
调查数据显示,一年中55.3%的农户有过借贷行为,其中半数的借贷发生在亲友之间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渠道。同时,一年中有20%的农户借钱给别人。
有人认为非正规金融的发生条件主要是正规金融供给短缺,而正规金融离开农村的原因又是农村太穷,因此把非正规金融的发生条件转到“穷”字上。调研却发现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且不说每年高达55.3%的借贷发生率,就连占农户总数7.7%的富裕家庭(人均收入万元以上)也有高达48%的借贷发生率,占总借贷发生比率的3.8%。目前仍有30%的此类家庭需要借贷,占需要借贷家庭的2.3%,这个数字放大到整个农村是十分可观的市场。从借贷的额度和分布上来看,需要小额贷款的农户占了绝大多数,其中21.2%的需求在3000元以下,57.5%的需求在1万元以下,73.6%的需求为2.5万元以下的小额信贷。同时,对较大额度的贷款需求也不少,如13.5%的农户需要5万元以上的贷款额,而这类贷款需求的平均额超过20万元。
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情况。农户可借贷的主要来源主要是亲友和信用社,分别占52%和36.9%,但在实际借款时到信用社借贷的要高一些,达44.2%,而到亲友处借钱的比可从亲友处借钱的比例要小一些,为46.9%。认为从银行能贷到款的农户为6.1%,实际上只有4.5%的农户在银行贷到款,说明到银行借贷被拒的可能性很大。由此可见,农村借贷最主要的来源还是亲友之间,信用社则是最主要的商业渠道,银行借贷发生率只是信用社的1/10,通过其他渠道借贷的只有4%.
二、农民工回乡创业对小额资金需求
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呈现双向流动的新趋势。上世纪80年代后就有农民工回乡创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明显加快。根据对301个村的调查,2006年回乡农民工3.7万多人,占外出农民工16.1万人的23%,占农村劳动力总数36.6万人的10%。农民工回乡创业可分为回到传统农业、在当地企业打工和回乡创业三部分。百县调查表明,回乡创业者占回流农民工的13.8%。据对3026名回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1990年以前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只占4%,1990年至1999年占30.6%,2000年之后占65.4%,这表明,三分之二的回乡创业者是在近6年实现的。其中2003年至2007年4月就有43%左右,年均创业人数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每年回乡创业人数的3.1倍。可见,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明显加快,它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呈现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新局面。
农民工回乡创业初期主要靠自有资金,把打工中积累的有限资金集中用于租地建厂和设备投资,开业后缺少流动资金的情况比较突出资金不足基本是依靠民间借贷,到银行贷款的不多。部分企业产品有市场,但因融资难,无力扩大规模。由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多处于地下、半地下状态,很难得到有关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式的统计数据,因此我们只能大致估算其规模。根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2002-2006年,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4倍。
2003-2006年全国农户户均借款来源大约有四种,其中来自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约占26%,来自合作基金会的借款约占1%,私人借款约占71%,其他借款约占2%,可见农民借款的大部分是来自民间。
从纵向比较地区借款的数据来看,农村非正规金融已有相当规模,东部地区农户的资金来源中有81%来自非正规金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来自非正规金融的借款比例分别为76%和70%,非正规金融以绝对优势占领了农村借贷市场。
三、农户金融需求的特征及分析
基于上述现实农村建设中农户的资金需要、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情况、农户金融需求未满足的原因、农民工回乡创业对小额资金需求作了一般性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本结论:
第一、农户资金需求较为普遍。农村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生活性金融需求和生产性金融需求。生活性金融需求主要有教育、住房、医疗、婚丧等;而生产性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经营费用的农业流动资金和第三产业的需求上,但随着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农业长期贷款需求也将相应增长。生产性需求仍然是农户资金需求的主要方面,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收入的提高及由此带来的消费观念的变化,农户贷款的生活性需求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随着农户收入的逐年提高,其远离农业生产的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与我国小农经济生产的特点和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的情况相符合。由于农业比较利益较低,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第二、第三产业,通过非农化收入来弥补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随着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农户生活费用支出,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逐步向子女教育、建房、交通通讯等改善生活质量的支出转变。这也是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的表现。
第三、就农户贷款情况来看,存在地区差异。全国各地区农户的金融需求呈现着与地区经济状态相关的差异。越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户的生产经济越偏向非农产业或是规模化农业,其越倾向于生产性借款,其金融需求主要体现为农村发展需求,他们的金融需求,不仅需要商业性金融的帮助,还需要依靠合作性质或社区银行类的特殊金融机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缓解贫困而产生的生活需求,突出表现在农户的生活性借款比例较高,生产性借款所占比例不大,农户资金集中在非生产性领域而不是生产性领域,这类需求的特点是风险高、分散化、资金需求量不高。传统农区的金融需求主要是农业生产发展所产生的需求,主要解决商业贷款能力较弱的农户融资难的问题。这类需求为商业性金融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途径,但在满足这类需求,仅仅通过商业金融服务是不能完全实现的,还得通过合作型金融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的辅助来实现。
综上分析,我国农村开展的微型金融服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更应该从上述分析中找到一些好的政策建议和方法,来引导我国农村微型金融的合理需求。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论述。
参考文献:
[1]刘玲玲、杨思群.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