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创业热潮的掀起,制约创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也日益凸显。创业企业融资难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分析研究了创业板企业银江股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选择。分析结果认为其融资顺序符合融资优序理论和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即内源融资优先于外源融资,债务融资优先于股权融资。希望可以以此给即将创业和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企业提供一些理论与实例的启发。
关键词:企业;创业;发展阶段;融资选择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创业已成为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创业企业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创业活动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强,一系列支持鼓励创业的政策相继出台。但是我国的创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过半数的新创企业在5年内便中止。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资金的短缺。因此,研究创业企业融资决策的分析对于解决创业企业资金问题有重要意义。
下面本文将以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之一的浙江银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案例,着重分析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选择,探究融资优序理论、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体现。
一、案例企业简介
浙江银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由银江科技集团、美国INTEL公司、浙江省科技厅等共同投资建立,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城市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是中国创业板第一批上市的28家公司之一。
公司自1992年成立以来,其发展经历了初创、成长、成熟等不同的阶段。企业也进行了多次融资。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福布斯(Forbes)2010年中国最具潜力中小企业100强。其发展模式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将其作为本次案例分析的研究对象。
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选择及分析
(一)创立初期内部原始资本积累为主
银江股份的前身是浙江银江电子有限公司,该公司早在1992年便已成立。由金融电子研究所和钱江国际合资设立,注册资本210万美元,其中金融电子研究所占72%,钱江国际占28%。创立初期,银江电子的主要业务为门禁监控系统,由于初期业务单一、发展缓慢,对资金的需求主要依靠内部原始资本的积累来满足。
2003年,金融电子研究所和钱江国际将全部股权转让给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及副总经理。由于公司资产规模小,财务状况不佳,很难从外部获得资金支持,因此公司的技术都是靠股东们带头,持之以恒地钻研成功的;而公司业务也是靠一单一单做起来的。经过两年的资本积累期,银江电子终于在2005年基本奠定了在杭州智能交通方面的地位,并全额清偿了华融资产杭州办的1800万元债务。2006年,企业实现净利润927万元。
(二)成长阶段债务融资占据主导地位
从2006年开始,公司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公司在智能化系统工程产品,包括城市交通智能化、医疗信息化和建筑智能化三方面都承接了更多的业务。由于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对资金的需求也逐渐增大,仅依靠自身盈利很难满足发展需要,因此企业不得不考虑通过外部融资方式来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可用于抵押的资产也在增加,同时,企业有了初步的信用记录,信息透明度有所提高,所以企业开始较多地依赖企业以外的融资渠道。
在2006-2008年的成长期,企业承担了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这说明企业充分利用了财务杠杆的作用来进行债务融资。在债务融资中,企业较多的使用了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票据等商业信用以及短期借款等融资方式。伴随着公司资产的增多,信用的提高,银行和合作企业对银江股份开启方便之门,使其融资能力大大提升。2006到2008年公司实现持续增长盈利,2008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149万元。
(三)成熟发展期成功上市
2009年,公司的智能化系统已占据杭州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浙江省也达到了80%以上。公司开始制定进一步融资计划。早在几年前公司便有上市意向。恰逢2009年中国创业板推出,公司在进行全面分析之后,认为创业板更加适合公司的发展。首先,创业板面向创业企业,重点支持自主创新企业,要求只能经营一类主营业务,银江股份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系统工程产品供应商,十分符合创业板要求。其次,创业板上市门槛比主板上市门槛低得多,其成长性高于主板,适合银江股份这样规模处于主板公司与普通中小企业之间的企业。
2009年10月,公司经过充足的准备后,成功过会,成为浙江省首家创业板IPO公司。此次成功上市使银江股份从资本市场募集到4亿资金,公司也因此加快了发展步伐。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投入五大区域营销中心建设和北京物联网公司设立等项目,同时加大研发力度,竞争力加强,实现了全国扩张与深度开发两大战略的双管齐下。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银江股份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选择的分析,认为以银江股份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在不同阶段融资方式的选择上,仍符合融资优序理论和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所认为的顺序。这主要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有关:
创立初期,由于市场需求的狭小,生产规模有限,难以承担高额负债成本,因此十分重视自有资本的积累,避免过度的负债经营,因而主要依靠内源融资来积累资金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
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加大,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时,外源融资则成为企业扩张的主要融资手段。在外源融资中,权益融资会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经营的负面信息,当企业宣布发行股票时,投资者会调低对现有股票和新发股票的估价,导致股票价格下降、企业市场价值降低。因此银行借款等债务融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且资本市场高门槛的准入制度使得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使企业承担了较高的债务融资风险,其融资过程受到瓶颈制约。且进入成熟期的企业其财务记录和信用制度趋于完备,逐步具备了进入资本市场公开发行证券的有利条件。因此在这个阶段,企业主要依靠发行股票等方式进行股权融资。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现有资源和能力,合理进行融资规划。需要正确认识、分析和评价公司目前所处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宜公司实际情况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组合,以最优的结构达到成本和风险都相对较小的融资组合。
参考文献:
[1]陈程.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融资和债务融资顺序的实证研究.中国市场.2010(8).106.
[2]刘建勇.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经验研究.科技与管理.2008(9).43-45.
[3]田银华,宁康康.从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12).27(6).44-45.
[4]杨善国.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策略分析――汇源果汁16年发展中几次重大融资的回顾与思考.财会学习.2008(10).58-59.
[5]赵眸光.浪潮集团再创业融资方式选择及融资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