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货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_财政金融论文

时间:2021-06-14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固有弊端日益暴露,改革现行国际货币制度势在必行。国际货币制度难以回归到金本位和美元本位制,超主权货币将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但是现在其存在着一些问题。另外我们应该借鉴欧元区经验完善汇率体系,以实现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当今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后果表明,以美元霸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存在重大法律缺陷。美国利用这一点,用印钞机大量印刷的无法律保证的信用货币美元换取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和资源。

关键词:国际货币制度问题相应措施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制度非均衡的表现
制度非均衡是导致制度变迁的前提条件,也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内在动机。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这种制度非均衡因素主要有两点。
1.主体行为出现错位。
一般地说,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协调与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等几个方面。IMF成立于1945年,是一个旨在稳定国际汇价、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并通过提供短期信贷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暂不平衡问题的国际机构,IMF始终以体现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主线,美国在基金组织中一国所占的份额就达到18%,拥有绝对的否定权。IMF对会员国的贷款规模极其有限,而在资金分配方面又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其贷款按会员国交纳的份额分配,主要发达工业国占有份额的最大比重,但目前贷款资金最需要的都是发展中国家。
IMF的这些限制性条件,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要求加速资本流动自由化,反倒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此外IMF对这些面临汇率风暴冲击的国家采取强制措施,不但无法恢复投资人的信心,反而加剧了资本的外逃;提高利率又迫使私人企业的资金成本大幅提高,从而加速破产的速度,并引发通货膨胀的急剧上升。
2.相应制度缺位。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彻底瓦解,1976年签订以浮动汇率制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议从此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国际金融进入了一个没有体系的时期。这种国际货币体系不存在“超国家”的制度因素,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只是各国对外货币政策和法规的简单集合。其特征表现为:各国对外货币政策转向自由放任,取消各种限制性制度,允许货币逐步走向自由流动和货币价格的自由浮动,市场成为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包含了一大批附属的制度,并且与社会中其他制度的复合体相互作用。
(1)在金融危机的援救过程中缺乏最后的贷款者。
(2)迅速膨胀的国际资本市场缺乏国际监督和防险措施。
(3)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平稳的与金融自由化、经济一体化相匹配的国际资本市场对接机制。
(4)对以对冲基金(HedgeFund)为主要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缺乏必要的间接管理。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国际投机炒家运用对冲基金这种高杠杆的金融衔生工具疯狂炒作引起的。

二、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和存在的法律缺陷

1944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为保证战后经济建设和投资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44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洲的布雷顿森林,讨论建立新的国际货币制度。会上,美英两国各提出自己的方案,英国代表是财政部顾问、经济学家凯恩斯,美国代表是财政部官员怀特(HarryDexterWhite)。最终,在美国的坚持下,通过了以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对战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有深远影响国际货币制度。
然而,战后围绕着美元而形成的一套国际金融制度仍在按照惯性运行,以美国国家信用为保证的无含金量的信用货币美元,仍然被广泛使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欧元是第二大国际货币,但是,欧元也是信用货币,它的发行是以欧元区国家的集体信用为保证。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仍然是各国外汇储备资产中仍是最主要的货币,约占65%;欧元地位为其次,约占25%;日元、英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其它国家的货币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用于国际支付和跨境流通的数量很少。人民币刚开始国际化的过程,从总体上看,其使用范围主要还是在国内。


三、目前我国应对当前国际货币危机的法律对策和方案
第一,改进或创建新的国际金融机构。
(1)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功能。目前需进一步扩大其防范和支持当事国化解金融危机的能力,协调成员国的货币政策,提供中长期贷款以协助其克服国际收支的困难。(2)提高世界银行在稳定国际金融体制中的作用,提升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的职能。如让世界银行承担部分化解受害国金融风险的支持功能;发挥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如亚洲开发银行的作用,加强对遭受危机袭击的国家实施资金援助。(3)许多经济学家都主张建立一个最后贷款人,来避免产生金融不稳定的过度道德风险。(4)以国际清算银行为中心,建立国际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提高国际金融预防风险的能力。
第二,建立和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制度。
许多国家由于银行管理不善,引发金融过度风险;或由于银行财务状况信息不透明,延误发现和解决风险的时机;或由于监督机构不独立,使制定的监督制度不能实施,因此建立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督机构已成为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这些制度包括:(1)提高信息透明度,公开披露有关信息。(2)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管理。对冲基金以及其它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是国际货币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3)加强对银行的跨境监管。
第三,加强国际金融的合作和协调。
从国别上看,首先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要在支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如何保护和支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次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协调;三是加强地区间的国际金融合作和协调。另外,从加强合作的领域看,则包括国际金融经营环境、国际金融内部控制、国际金融市场约束以及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合作和协调。目前,中国在新的货币体系建立之前可能作出的选择是:一方面促进IMF的决策机制更加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另一方面我们可借鉴欧盟的做法,先在区域内协调,在东亚范围内用同一声音说话,凭借其整体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抗衡,这样就有可能使欧美接受中国为代表提出的某些方案,并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造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英丽:《全球视角的金融变革》,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张宇燕:《东亚金融危机与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3-4期。
[3]张宝珍:《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世界经济》1999年第5期。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